两会报告出来了,作为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今年的两会报告究竟对房地产做了哪些要求?
今天腔调楼市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历年关键词提炼
稳字当头,旧改延续
首先,我们来总结一下近4年以来,两会对房地产都提出过哪些要求:
看下来,腔调总结出以下几个关键词:稳、房住不炒、旧改。
无论是哪一年,无论当年是疫情还是金融暴雷,“稳”一直是出现在每次报告里的关键词,而且有时候出现不止一次。
其次就是“房住不炒”,这个概念除了19年没有提以外,其他三年均出现在政府报告中。2019年虽然报告未提及,但也在其他地方提到了这个词。
“稳”和“房住不炒”一直是近几年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主基调,一切相关政策也会围绕这两点来走。
此外,旧改棚改是一套延续的政策:
2018年,3年棚改正式启动;
2019年棚改延续,旧改开启;
2020年棚改基本完成,旧改开始发力;
今年,旧改成为主要攻坚任务。
今年有哪些新变化?
大城市、住房难、租房
今年两会突出强调了几个新的问题:
1. 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2.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3.增加土地供应,保障租赁住房市场。
4.解决新市民、年轻人住房困难。
这四个点确实是往年未曾提及的,尤其是大城市住房问题和租赁住房市场,预计将成为今年ZF工作的重点之一。
“三稳”
不像往年,今年不仅再次重申“房住不炒”,而且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稳地价,稳房价和稳预期。
稳地价,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关注到,上海已经开始管理开发商拿地价格过高的问题的。
上个月,某创溢价超过36%拿下普陀一块地,被约谈就明确坐实了:
今年,上海拿地价格会被严格限制,从房价源头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
除了对购房者,这点对于中小开发商估计也是一个利好,毕竟在限制高溢价拿地的框架下,中小开发商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公平竞争。
稳房价,这个大家应该都很清楚了,上海最近的一系列政策操作,都在像稳房价的方向走。
这里腔调需要强调一下,对于房价,ZF要求的是稳。这意味着,ZF希望的是,房价不能涨得过快,也不能猛烈下跌,而是在平稳基础上缓步增长。
元旦的时候,腔调曾经做过今年上海楼市的预测,当时估计今年上海新房价格涨幅在5%左右,最高不会超过8%。
当时有粉丝觉得太保守了,现在看来,真的不保守,甚至估计得有点高了。
ZF希望的还是像去年处理疫情的模式一样,先控制住局势,稳住过快的价格涨幅,给后面的政策调控和挤出楼市泡沫留足操作的时间。
稳预期,这一点更像是前面两点的总结,让今年楼市预期在整体可控的范围内,维稳为主。
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第二点比较重要,与第三点、第四点是直接关联的。
这点明确标明了大城市,说明北上广深成武这些重点大城市将被格外关注。
尤其是去年年末热了一波的上海楼市,肯定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这里的住房突出问题,既指的是买房,更指的是租房。而且结合之后对于租赁住房市场的规范要求,可以明确的是,租房问题应该更重要。
这点,应该是根据去年下半年蛋壳暴雷事件带来的影响过于深远,对租房年轻人生活的破坏力过强而产生的。
因此,今年的租房市场,尤其是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租房市场会被格外关照。
当然,这里主要规范的肯定是像自如这样的大型租房公司,但不确定ZF会不会对个人房东同样出台相关政策进行监管。
除了政策规范和监管,报告还明确表明,要降低租赁住房的税费负担,虽然这一点也是针对大型租房公司,但具体措施会不会影响到租房价格还两说。
而且,腔调估计为了配合租房市场的监管,会增加租房市场的网上信息填写渠道,在规范市场的同时,为之后房产税的信息总结整理工作做前期铺垫。
增加租房市场供应
这一点应该是对租房和买房市场影响比较大的。
根据会议的要求,今年国家肯定会大力续推公租房,保障性住房和共有产权房的供应。
这样势必会引流不少年轻人和家庭前往保障性住房和公租房那里,对无房的年轻人而言是极大的利好。
但一部分市场需求被公租房引流,也意味着在普通租房市场和短期购房市场的需求会下滑。尤其是对租房市场影响会更加明显。
之后,购房周期可能会在政策和银行房贷的多重影响下被进一步拉长。
最后,总结一下:
1.今年房价会在调控下稳定微涨,ZF的强压政策与市场过于火热冲破限制的力道过大有直接关系。
2. 在按住楼市过快上涨的同时,租房市场将成为重点监管和调控对象。
3. 今年是年轻无房刚需的政策福利年。
4. 维稳一直都是政策的大方向,不要听信暴涨或暴跌的言论。
5. 再说句简单的“人话”:今年想靠投资买房赚大钱还是建议歇几年,无房刚需建议今年买房一步到位,一次性满足5-10年的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