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3月6日)全国“两会”盛大开幕,带给我们什么新的热点信息?
本周热点当数“未来五年”首年的“两会”。昨日政协会开幕,手语“唱”国歌成为关注点。今日,政府工作报告及今年工作目标成为关注点,强调开好局、起好步;同时还特别提出“十四五”规划,点名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两会“十大”核心亮点在哪里?
2021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质量效益”、“创新驱动”、“强大国内市场”、“乡村振兴”、“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绿色发展”、“共同富裕”、“开好局起好步”、“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增进民生福祉”……成为今年两会的一些热点亮词。
△2021全国两会
下面整理核心如下:
1、“十四五”主要目标,提出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
2、减税,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
3、促进消费,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
4、住房方面,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
5、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6、产业方面,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7、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延长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
8、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
9、继续对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推动放开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
10、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从今年两会报告热点词发现,经济稳健,减税,促进消费,提高质量发展,推动战略科技产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促进就业,解决好住房需求等,都成为新一年的关注点。此外,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给出了经济增长的预期指标,充分展现出经济增长的信心。
特别针对楼市的“描述”,重视住房需求的解决!
今年的两会,对于楼市的描述特别侧重“住房需求”。
对于楼市的关注点描述,两会报告提及“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两会报告的住房问题“描述”
文字中,提出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这点剑指大城市的住房问题,按照国家的思路,是从保障房和共有产权房的供给推动,另外一点也可见,在商品住房这个概念上还是有所“薄弱”对待。
此外,还有代表提及“租购同权”等热点方案。
新的一年,“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已经成为楼市调控最强音。对于深圳而言,住房供应问题可谓是相对突出。以深圳180万套商品房来看,2000多万的人口,住房问题依旧比较迫切。为此,深圳近两年在供应土地上面,增加大量的安居房、人才房、公共租赁房来增大住房的供应,符合国家所导向的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的供给思路。
深圳近期连番采取雷霆措施积极调控,也彰显出“稳预期、稳房价”的做法,落实住房不炒的调控理念,封堵假离婚购房、骗取购房资金等违规行为,同时对房价波动大的二手房市场“开刀”,提出参考价制度。
调控之余,深圳将“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作为2021年度重点任务之一,切实增加市场供应。深圳市住建局近日也透露,2021年深圳新增供应预计超过1500万㎡。其中,公共租赁住房占比约6成,商品住房占比约4成。
深圳近期还有推出的“左手封堵商务公寓新增供应,右手推动存量公寓住宅化”之措施,不难看出,此举也是鼓励现有物业向住宅的转化,解困住房问题。
在深圳的深汕地区,今年已经启动了多个保障住房的建设,包括临安里项目、临富里、临泰里等,将可供应3274套公共租赁性住房!
△深汕开建三千多套公租房
回顾去年的数据,深圳新开工住房大增160%,说明已经将重视付诸行动。按照统计,深圳至今已动工未销售土地面积为307.74公顷,说明还有大量的住宅待入市。预计在“十四五”期间,深圳住房面积每年将新增8万-10万套左右的供应量,深圳必将进入住宅用地和住房供应的大放量和大涨潮时代。以此看来,深圳已经在认真执行解决住宅供应短缺的突出问题,有可能迎来最大的“建房计划”热潮。
数据也显示,目前深圳存量住宅有400多个,其中未来宅地供应量最大的4个区是:龙岗区92个、宝安区76个、龙华区和光明区均为57个。按照存量宅地达到970.78万平方米规模计算,深圳至少还有约20万套房准备进入市场。未来,深圳的住房结构将是60%的公共住房加上40%的商品住房;到2035年,将建设达到170万套住房,数量巨大。
△深圳增大住房供应
此外,深圳“十四五”规划也重点提出了“保持合理产业用地规模,提高居住用地比例”,包括提高居住用地比例,保持合理产业用地规模、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规范长租公寓市场、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改善城中村居住配套等建议。住宅土地供应和城市更新释放土地,将是深圳增量住房供应的两种重要模式。
本次两会,大湾区一些关键词也出现在两会报告之上。
大会提及“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优化经济布局、区域协调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这次的两会,关系粤港澳的提案也有不少。如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白鹤祥提案建议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提案建议创办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大学;雪松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劲提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提案,面对全球汽车“芯片荒”,中国汽车要先“强芯”,要加大对汽车电子产业链的精准扶持等。
可以预见的是,新的“十四五”首年,将是一个稳步“迈好步”的第一年,深圳解决“突出”住房需求问题是会否成为新的榜样,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