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谈谈与学区房有关的热点。
一则是官方有可能禁止校外培训,拼家长、拼校内的时候来了,在房地产角度来说,利好学区房。
另一则是,深圳又有学区房“爆雷”了!唉!
去年是闹得纷纷扬扬的“深高南8小区学位事件”,今年轮到“南山外国语学区房事件”。
难道辛辛苦苦攒钱买了学区房也不一定稳?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南山商品房变集资房
入学积分蒸发20分
事发小区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位于深圳市高新南区白石路与沙河路交汇处。
按照南山区教育局公示的最新学区地图,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所属学区为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科苑小学、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新中学。
“南外”金招牌,也是妥妥的名校学区。
5月27日、5月29日,小区业主为自己的孩子提交小一、初一入学报名申请。
6月9日、10日,小区5B、5D栋两栋楼的业主上网查询报名情况,发现自己房产类别从“自购商品房(不动产权证)”修改为“自建房、集资房”,并按照集资房计算住房积分(积分为20分),原来积分是40分。
这犹豫晴天霹雳,对业主的影响有多大?
相差20分,意味着自己的小孩有可能上不了“南外”名校,将分流到更远的学校就读。
而关键的问题,就出在房子上。
即生态园一区5B、5D的房子是不是“住宅”性质?
1、是“公寓”还是“住宅类中的单身宿舍”?
深圳市房地产信息平台显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一区5栋于2015年9月取得预售许可证,项目土地用图为“工业用地”,房屋用途为“公寓”。
但是,关于5B和5D的用地属性,根据《关于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公寓相关情况的复函》内容显示,生态园一区1栋公寓(即5B和5D)属于一类工业用地内适建的单身宿舍,不属于商务公寓,属于住宅类中的单身宿舍。
而且,在一区5栋的一套二手房交易税费表中,房屋属性也注明的是“住宅”,并按照1.5%缴纳了契税。
2、限购限贷,首付三成,占住宅名额,算不算住宅?
据悉,深圳湾科技生态园项目于2016年开盘,均价5万元/㎡左右,价格区间是4.2-5.5万元/㎡,户型是34-82㎡。
项目仅供南山科技园高新区企业及其员工购买,需交满13个月社保并满足深圳限购人群(企业购买除外),并且按照深圳市住宅类房产进行限购限贷。
且该房产同时符合首套首贷条件的购房者可以三成首付,还用掉了业主的一张房票。
自生态园入住以来,根据南山区教育局《南山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积分入学实施办法(2020版)》的规定,生态园业主子女报名均按照住宅类商品房进行积分(积分为40分)
过去三年都按住宅类进行入学积分,为何今年却“自购商品房变集资房”,积分40分降为20分?
生态园业主代表已经先后数次去南山区教育局、南山区规自局、南山区住建局、南山区信访办、深圳市住建局等多个政府部门申诉和沟通,目前,这个问题,还没得到妥善解决。
回顾“深高南事件”
今年入学依然顺利
由土地性质和房屋用途而引发的“学位房”风波除了上述事件外,还有“沸沸扬扬”的“深高南事件”。
去年5月份,深高南的八个小区(泰安轩、泰康轩、泰然公寓、财富广场、杭钢大厦、有色大厦、竹园小区和安华小区),业主在临近报名截止前一天,获悉录取基础分从一类80分降为三类70分,理由是房产证用途一栏写的不是商品房,而是单身公寓。
但是,这些小区房子按住宅性质限购限售,交易按商品房税费收取,在房产证上,土地用途却写着“商业、单身公寓及配套设施”,用途一栏写着“单身公寓”。
这些都是历史遗留问题。
之前开发商拿地的性质是商业或工业用地,但因为早年监管不力,开发商通过各种方式变更了土地年限和土地性质,由50年变更为70年,建成了住宅却没有补交地价。
结果就是房产证的土地用途仍标注为商业或工业用地,却按照住宅销售,多年来房管局认定为住宅,入学也按住宅性质申请学位。
最后,经过8个小区业主齐心合力,和有关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协商后,入学积分均已恢复至80分。
并且,今年这些小区带“单身公寓”房屋用途的房产,申请入学一切顺利,依旧归类为“一类房产”。
买学区房需谨慎
正常住宅最靠谱
以史为鉴,今天说这两件事,是想劝告意愿买学区房的购房者,一定要买正常产权性质的住宅,尽量不要买存在产权性质隐患的非正常住宅。
但也要做好心理准备,有些“名校”学区房也并不是万年不变的。
2016年深圳全面放开二胎,很多家庭二胎到今年差不多5岁,这意味着,在未来1-2年,很多家庭,老二开始上小学,老大可能面临小升初。
随着适龄儿童人数的急剧增长、港澳籍适龄儿童放开入学等,深圳学位供应压力越来越大,教育局难免会不断更新积分标准或学区划分,在未来,关于“学位风波”的事件预计还会频繁出现。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能够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但深圳优质教育资源紧缺,也是不争的事实。
未来,希望学位不再是深圳家长、更不是这座城市的焦虑。
深圳,仍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