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最近讨论度很高的话题:全面放开生育限制。
国家层面上也在推进这件事儿。
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近日发表答复称,
东北地区可以立足本地实际进行探索,提出实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试点方案。
生育与人口,这也是一个与房地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话题。
1.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说法:
高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
有点道理,但很遗憾,房价并不是影响生育率最重要的原因。
最直接的一个例子——
深圳的房价高吧?
但是深圳的生育率也高。
2019年,深圳市户籍人口总和生育率为1.34%。
这是个什么水平呢?
我们来看2019年全国各省份的出生率:
广东的生育率12.54‰,在全国排第十。
而深圳的1.34%,也就是13.4‰,超过了广东平均水平,
在全国也十分靠前,仅次于少数民族聚居的西藏、宁夏、青海和贵州。
我平时逛公园,遇到带娃的有时候聊起来,发现好多都是二胎,
一家两个孩子很常见,三个孩子的也有。
再看另一个数据。
2009年-2018年,高于全国平均出生率的城市有14个:
其中只有2个北方城市:徐州和济南。
其他12个都是南方城市,分别为:
深圳、泉州、厦门、南昌、广州、温州、佛山、合肥、珠海、东莞、长沙、重庆
这些城市里,只有长沙和重庆,房价相对是比较低的,
但生育率反而并不高,在这12个城市中排末尾;
反而是以高房价著称的深圳和厦门,生育率名列前茅,
房价最高的深圳,生育率更是直接排到了全国第一。
2.
生育限制率先在东北放开,是因为东北的人口问题,已然非常严峻。
根据2019年的数据,
辽宁、吉林和黑龙江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分别减少7.6万人、13.33万人和21.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0.80‰、-0.85‰、-1.01‰。
东三省人口全部负增长,一年减少42.73万人。
一个原因是,东北的人口流失非常严重。
东北经济转型困难,振兴东北振兴了这么久,也没见有什么起色。
年轻人纷纷逃离,南下发展。
再就是,东北的出生率,太低了。
这跟东北的经济形态有很大关系——
东北国有企业占比高,计划生育执行地最为彻底,少生优生的观念深入人心。
2019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出生率分别为6.45‰、6.05‰、5.73‰,
3.
不过话说回来,出生率低,不单单是东北的问题。
现在全国的生育率都低。
正常来说,生育率达到2.1,
但我国2019年的平均生育率只有1.048。
2020年的数据,只会更不乐观。
公安部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出生登记的新生儿只有1003.5万,
较2019年减少了175.5万人。
相比起开放二胎2016年的1786万,少了约783万。
断崖式下跌。
一年少一个南京城的人口...
哪怕是前面提到的,生育率比较高的城市和省份,也没有一个达到2.0。
难怪许多人口专家表示,快别试点了,赶紧直接全国范围内全面放开吧...
吉林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王晓峰认为,在东北地区“试点探索”还不够,应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限制。
全面放开生育以后,
不愿意生的人,肯定还是不生;
只愿意生一个人的人,也很难多生;
但愿意多生的人,可以多生几个。
这样在总量上,就平衡一些了…
但也可以预见,仅仅只是全面放开生育,效果有限,且持续时间短。
还需要其他的激励手段。
人口、社会学的专家们,也针对这个情况提出了许多建议。
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4.
说回房价。
我们都知道,人口是房价的基础。
尤其是在生育率一路走低的情况下,城市之间的人口争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
买房,一定要买在有人口支撑的地区。
如果一个城市既有比较高的出生率,又有很强的人口流入,
那这座城市的房子,就值得看好。
跟出生率高的城市交叉一下,我们就可以找到同时占据高生育率和高人口流入两个优势的城市,有:
深圳、广州、厦门、佛山、合肥、珠海、东莞、长沙、重庆
如果一个城市,出生率一般,但人口吸附能力强,那同样也有价值,
最典型的代表是北京和上海。
一座城市只要有强大的人口吸引力,就算本地人不生孩子,也会有源源不断的外来人口涌入,它的房子就有人买。
但如果一个城市没有人口流入,甚至在不断流出,
就算有比较高的出生率,依然不是好的选择,投资要远离。
至于像东北这样,生育率低且人口流失严重的地方,
如果有条件,建议连钱带人,都往更好的城市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