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房地产摸到山顶后如何增长

  如此声势强劲的调控政策下,中国房地产企业不可能不思考:行业到顶了吗?

  尽管早在2013年,万科就喊出了从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尽管郁亮前年还在说“我们找不到一个像房地产一样赚钱且前景相当的行业”。

  地产标杆的大旗从万科传递到碧桂园,后者2020年年报显示:

  2020年,碧桂园实现总营业收入4629亿元,毛利润约1009.1亿元,净利润约541亿元。

  同比有所下降,原因主要来自于因疫情影响结转收入滞后、销售利润率下降,以及农业、机器人等新业务的前期研发投入加大。

  碧桂园没有放弃努力。

  在毛利率只有21.8%的情况下,通过节约营销费用、行政费用,以及汇兑收益,碧桂园净利润率仍然达到11.7%,与2019年几乎持平。

  营销、行政、财务三项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从7.2%下降至6%,可见碧桂园的所谓“一率五力”改革颇有成效。

  高处不胜寒,身在“山顶”,作为龙头房企必须把风险控制在绝对安全范围之内。而“三道红线”、“限价限贷”的政策下,房企最大的压力在于:

  不能冒险通过增加负债,去推动地产规模继续发展。

  截至2020年末,碧桂园有息负债3265亿元,同比下降431亿元;同期货币资金下降848亿元至1836亿元。

  在总权益增加384亿元的情况下,碧桂园的净借贷比率55.6%,处于行业低位。

  这样的数据,还原到实际业务中,可以这样阐述:

  2020年开始,受疫情影响,叠加限价、“三道红线”调控因素,碧桂园销售额增长放缓、利润率阶段性下行,同时难以获得增量资金推动规模发展,还必须逐渐将负债减少,顺应监管和行业变化。

  当然,这句话适合绝大部分企业,这是一个行业的拐点。

  如何应对这种局面?从实际行动来看,碧桂园采用了一些策略。

  首先是高质量稳步增长,以目前的高土地储备,以及每年合理补充储备,碧桂园有信心未来三年保持权益销售额10%的增长。

  另一个销售额增长来源,是凭借综合实力增加自身市场份额。碧桂园目前财务状况稳健、对中低线城市熟悉度,以及管理架构的调整,足以支撑份额增加。

  其次是降本增效,行政、营销、财务费用的降低,初步显示出碧桂园公司改革行动的成效;

  再次是新业务的发展,建筑机器人旨在通过科技力量降低房屋开发成本,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也是希望协同主业发展,农业则是面向业主以及未来生意模式的探索。

  碧桂园总裁及执行董事莫斌强调:“建筑机器人会逐步地进入批量生产,有信心建筑机器人在明年可以盈利。而机器人餐厅也开了80间,亦有信心在明年也全面实现盈利。”

  还是郁亮那句话,行业进入白银时代,并不是就说白银不值钱了。

  整个中国商品房销售规模无论是17万亿元,还是有战略家预言的20万亿元,明显的天花板已经看到了。

  残酷竞争已经开始,如何让企业不在竞争中落败,再没有了金融杠杆、土地红利、房价暴涨这些因素遮掩。

  战略布局是否得当,精细化管理是否真正实施,结果将全面体现在财务报表之上。2020年的财报证明,碧桂园已经开始适应新时代的竞争。

  碧桂园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仍然高达350.2亿元,上市公司的静态市盈率也仅有4.42倍。

  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对公司的最新寄语是“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他通过增持股票释放对未来的信心。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所有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shangye/20210327243748.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