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锋哥收到很多关于回迁房的咨询,而且咨询量不断的在增加。
从去年的7.15新政后,大家有没有观察到朋友圈的回迁房信息是不是多了?再到今年2.08政策后,数量也更多了?身边议论回迁房的人也是不是多了?
答案是肯定的!
为什么会多了?
原因在于名额、信贷。因为政策调控导致商品房量成交受限,投资名额门槛提高,或者说是投资回报缩水,自然从业人员和投资者把目光转移了回迁房!
什么是回迁房
锋哥先跟大家什么来普及一下回迁房。
回迁房的概念源于拆迁,发展商征收土地时,赔给回迁户的房子,这是中国特殊的拆迁政策的产物。
本质上客户购买回迁房买的是“待拆迁”的旧物业,是一套“商品房期房”。而拆迁主体本质是针对原物业进行补偿,而不必管原物业背后的权利人是张三还是李四。一旦客户与拆迁公司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客户便以“拆一代”的身份等着拿到开发商赔付的红本商品房就行。
价格是最大的优势,通常价格相比周边二手房5-6折左右。根据旧改拆迁和建设的不同阶段,价格也不一样, 越往后期价格越高。
其次是不要购房名额,相当于买村民的回迁指标。
不过,虽然单价便宜,但是要全款,所以资金不能贷款,这也是回迁房唯一的门槛。
综合来看,回迁房最大的优点:不限购,不限售。
最大的缺点:一次性付款,周期存在不确定因素。
回迁房有没有风险?
回迁房有没有风险?
答案是肯定的,目前深圳回迁房都是以城中村拆迁为主,所以一定会存在隐蔽性风险。
比如村民隐瞒一些信息,付了款后拿不到合同,或者一个指标多卖,中间人一环扣一环的信息差;还有一些不确定周期性的承诺等。
在目前市场来看,深圳大部分回迁房是通过中间人或机构操作交易的,所以形成了极大的信息差,对于购买投资者很难掌握相对真实信息及安全性。
因此,购买回迁房,首先要判断开发商是否属于真正有实力的品牌开发商,同时判断拆迁主体是否有实力。其次是判断物业、原权利人的真实性,最后是做好自己的资金筹划。
因回迁房投资属于私人间买卖,交易一经达成,便无法撤销。所以需要考虑成熟后,再决定投资。
回迁房的投资价值
根据目前市场购房回迁房人群来看,100%基本属于投资,而且大部分是因为不限购,不需要名字才去购买的,这导致外地人购买人群逐步增多。
分布区域上,深圳的回迁房70%-80%集中在东部,只有20%-30%在中西部,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
相比西部,东部城中村数量更多,列入拆迁计划的也多。
从目前来看,回迁房价格也是水涨船高,跟商品房的溢价类似,不同的时间段价值都会有变化。
以南山白石洲的回迁房为例,半年的时间溢价达到30%,目前市场上接近9万多,东部片区普遍在2.5万左右,也就是说是商品房5折。
回迁房交易流程:1. 确定购买意向。2. 交订金。3. 签约房屋转让协议。4. 和开发商签约拆迁补偿协议合同。5. 村委 — 街道办 —开发商—住建部—国土局等存档备案。6. 领取开发商拆迁补偿合同。7. 每月领取开发商过渡费(季度)每月。8. 等待选房——交房。9. 办理红本不动产权证
综合来看,购买回迁房必须要有耐心等待的心理预期。回迁房拿到房本的周期至少是要5年以上,对于市场上宣传的到手年限,至少在原基础上加上1.5年,这还是很顺利的情况下,否则接受不了不太建议考虑回迁房。
前面锋哥说了,回迁房最大的缺点是不确定性周期,看似乎与开发商签订了回迁房协议,但不要忽视在立项后与建设周期间的不确定性因素。
除了一次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回迁房还缺乏流通属性与金融属性,不像商品房一样买了之后中途可以用来抵押贷款,或者说是在没拿到房之前可以转让,回迁房是达不到的,这些因素大家不要轻易忽视。
锋评
在当下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下,购买回迁房是不是最佳投资选择。
锋哥的答案是可以纳入考虑,但我们更要考量以下风险因素:
是否有投资价值?
回报率是否能跑赢大市?
在购买后期间是否能接受中间的不确定的因素?
除此之外,这类交易通常是不合规。
目前,回迁房并未通过深圳五大经纪公司交易,这也导致买家无法得到交易服务保障。
其次是交易人风险,由于回迁指标房处于灰色地带,如果原业主反悔,造成的时间和诉讼成本徒增。何况一房多卖,甚至是卖了指标后,又将房产证抵押的事情并不少见。
更大的风险是,永远不知道拆迁什么时候完成,房子什么时候能拿到。
总的来看,购买回迁房相比商品房更具有挑战,只有考虑周全才行,贸然入场极容易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