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开弓也有回头箭,深圳西强东弱格局要被打破了?

  说起“西强东弱”,不同的人条件反射是不一样的。

  对于篮球迷而言,所谓“西强东弱”大概是指在“篮球之神”隐退后,NBA联盟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竞技格局。

  2007年,NBA最佳一阵、一防的十名球员更是全部来自西部,将这种格局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对于深圳人来说,“西强东弱”则是指深圳西部的房价现状以及涨幅前景要远远强于深圳东部。

  西部热点地区的地价都能赶上东部正常地区的二手房房价,而且深圳人有目共睹的是,过去一两年的涨价风暴无一例外都是始于西部。结果是西部房价猛涨,中部房价轮涨,等到了东部就成了滞涨。

  不少之前买了东部的业主都很纳闷,同一个深圳,房价涨幅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这世界从来西强东弱?

  答案是否定的。

  先说NBA,在上世纪80年代,西部只有湖人一家独大,反观东部却有凯尔特人、76人、纽约尼克斯、公牛队、活塞队群雄争霸,那时候是名副其实东强西弱的年代。

  从热心人士统计的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1986年-1989年、1993年、1997年-1999年、2009年共9个赛季中,东部球队对阵西部球队的胜率在50%以上。

  在其余26年间,均是西部球队的胜率更高一些。西强东弱是现状,但至少我们明白了,西部并非恒强,东部也并非一直孱弱。

  上图中,左边红色的条形表示东部球队的胜率,右边绿色表示西部,红色星形表示当赛季的总冠军归属。

  深圳则更是如此,四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从梧桐山流向了深圳湾,从那个以罗湖国贸、地王大厦为中心、中英街繁华如斯的深圳1.0时代逐渐走向以福田为中心的2.0时代,再到南山的3.0和如今前海的4.0时代。

  京基100、地王大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特区40年,深圳一路向西,沿途的罗湖、福田、南山、前海各自引领了10年风骚。

  可以说,我们现在看到深圳“西强东弱”的格局,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过程。

  存量时代下的破局

  人地矛盾从来都是深圳较为突出的一组矛盾,所以人多地少的深圳40年来热衷于向海要地、填海造地。

  而深圳虽然有260公里的海岸线,但适合填海的片区主要在南山和宝安。

  有人说,四十年来,深圳从蛇口和赤湾填起,填平了福田的保税区和红树湾后,向东无路可走,只能一路向西,填出了后海、深圳湾、半岛、前海、宝中、碧海、机场和沙井,最终填出了一个八十平方公里的滨海长廊。

  但2018年7月,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严控新增围填海造地,明确规定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停止围填海项目审批。

  如此一来,深圳原本一路向西的算盘里就没有多少可再生空间了,一切似乎又逐渐回到存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上来。

  记性好的人不会忘记,当年声势浩大的“东进战略”也着实让深圳东部的房价补涨了一波,从涨幅来看,甚至并不比中西部逊色多少,不过是吃了基数较低的亏,才让人在视觉上有了“东西部房价差距越来越大”的印象。

  有人说,因为对“东进战略”深信不疑而去东部买房的人都被套住了,自住影响可能相对较小,但从投资角度而言,对比这几年西部房价的涨幅,妥妥的是血亏。

  呆毛君认为,这里面多少有一点“既生瑜何生亮”的生不逢时,因为在喊出“东进战略”后没多久,深圳就开始了严厉而密集的楼市调控。

  这一次,历史除了惊人的相似以外,不同点仿佛在于,几年前是先有的“东进”再有的调控;而现在是层层调控加码在前,礼包才一个个的姗姗来迟。

  西强东弱的格局会被打破吗?

  去年10月22日,深圳40周年庆祝大会刚刚开完8天后,罗湖区就隆重召开了“产业空间推介暨招商大会”,高调宣布:一次性推出 24.4 万平方米优质产业土地和 93.4 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面向全球招商。

  据悉,罗湖在未来还将陆续拿出180公顷的土地用于全球招商,累计新增约99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这相当于50个万象城的空间,按照每个就业者需要10㎡的工作空间来计算,这意味着能容纳将近100万人工作!

  或许这并没有引起深圳人多少注意,因为只有西部才是天堂。但在罗湖区长刘智勇看来,罗湖将是深圳未来最具潜力、最有投资价值的城区之一。

  半年前,你极有可能对他的观点嗤之以鼻,甚至觉得他这是在痴人说梦。但时至今日,你再回过头去听他那段话,竟也像是藏着深意。

  蓦然回首,你会看到,去年9月4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深汕高铁深圳段线路及占用基本生态控制线情况(草案)的公示。

  深汕高铁拟在深圳段设置三座车站,分别是西丽站、罗湖北站和坪山站。

  西部一座,而东部罗湖、坪山各一座。

  随后,3月3日,经市委市政府审议批准,《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深圳国家高新区坪山园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实施。

  如果你还觉得这两则消息发布时间相隔甚久,只不过是巧合的话,3月16日,深圳罗湖区政府就《罗湖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为《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其中,提出要打造跨境消费中心,加快推进国贸免税城项目,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免税城。

  罗湖又罗湖,坪山复坪山,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深圳的司马昭之心,已经路人皆知了”?

  四十年一路向西,不论是产业还是房价,西部都可谓不负所托。而东部在起了个好头后,就把接力棒不断的往后(xī)传,硬生生的把自己从高地活成了洼地。

  这世间,平凡又普通的路太多,而幸运儿并不多。但我想,只要深圳仍是那个特区,那无论是现在被偏爱的西部还是曾经独领风骚的东部,未来终究会殊途同归。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所有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shangye/20210324243714.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