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一线房产再创新高,背后的原因发人深思!

  PART ONE |壹

  艰难的2020年已经落幕,但是回想起来,她却屡屡以另一种方式提醒世人去年所历经的种种惊心动魄。

  ——除了疫情之外,例如一线和准一线城市出现的楼市“打新潮”。

  “你永远赚不到超乎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

  ——很多人认为房价不会再涨了,楼市不会再出现“颠”峰了, 好吧,让我们先来看最新的成交数据:

  ■今年1月上海一二手房成交继续呈现了上涨态势。

  尤其是一手房销售创下53个月以来(自2016年9月)的历史新高!据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1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143.5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7%。这一成交数据创53个月来新高。

  1月份新房成交均价为5971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4.9%。

  上海1月首周起步成交量就突破20万平方米,高调起步后仅仅调整1周成交量就翻身向上,最后一周在翘尾效应等多因素叠加下,成交量攀升到64万平方米,并且创新高,一周相当于一月的交易量。

  虽然二手房还没有官方统计数据,不过综合中介机构的数据,截至1月24日,二手房成交估算在3.5万套左右,对比2020年12月3.9万套成交量,热度不减。

  ▲二手房房价方面:上海1月二手房均价 53047 元/m²,上海12月二手房均价 52530 元/m²,环比上月上涨 0.98%,同比去年上涨 4.09%

  ■再看看深圳、无独有偶,深圳1月份的成交也是当仁不让,同样再创新高!

  ▲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楼市开局良好,供需活跃,1月份备案成交8356套新房住宅,环比增加57.1%,成交面积814396平方米,环比增加60.5%

  ▲2015年1月—2021年1月深圳新房成交套数,可见今年1月8356套是六年以来成交量最高的月份,远远超过2015年同期7288套的水平。

  PART TWO |贰

  1月份一线城市楼市的逆势飘红,也直接影响了全国楼市的成交预期。

  ——2月1日“中指研究院”发布“百城房价指数”显示:2021年1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5853元人民币,环比上涨0.37%,同比上涨3.56%;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5542元,环比上涨0.32%,同比上涨3.22%。

  全国范围看,楼市热度依然主要集中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和“大湾区”区域。

  2021年首月,东莞、扬州、金华等新建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居前列,京津冀区域新房价格普遍下跌。

  与去年同期相比,深圳1月份二手房价同比涨幅超20%;东莞、宁波、淮安、盐城涨幅在10.0%—20.0%之间。

  2020年这一轮一线城市楼市的异动,很像2015年的那一波行情,房价先从一线城市涨起,迅速蔓延到二三线城市。

  短短的一年多时间,房价翻了一倍,也直接导致2016年底,国家正式提出对于房地产行业影响极其深远的政策——房住不炒。

  可以说面对疫情的影响,监管部门的严控并没有丝毫放松,这一轮行情也不例外,各地主管部门立刻做出了升级版的政策调控:

  ■1月21日,上海八部门联合出台新政,从打击“假离婚”购房、调整增值税征免年限、优先满足“无房家庭”购房等多方面进一步加强市场调控。

  ■1月22日,深圳住建局发布通知,对部分群体“代持”购房的行为采取停止购房资格、取消公共住房轮候资格、停止公积金贷款资格等严厉处罚措施。

  ■1月27日,广州的工农建中四大行房贷利率集体上涨,具体调整方案为:首套房房贷利率为LPR+55基点;二套房房贷利率为LPR+75基点。而此前的房贷利率为首套房LPR+40基点,二套房则是LPR+60基点。

  ■近期银行业也纷纷加大了对于客户还款能力和信贷资信的审核,房贷放款时间明显延长。

  PART THREE |叁

  一个沉重的话题是:2020年底冬季的到来,国内部分地区的疫情出现反复,随着病毒变异、国际社会更是忧心忡忡。

  很多人看不明白,在种种不确定的前景之下,为什么一线城市“打新、代持”现象屡禁不止,楼市能走出“逆势飘红”的上涨态势?

  “楼市开讲”简单归纳一下火爆行情背后的原因:

  1)政策收紧的信号越来越强,不少买家担心后续调控政策越来越严格,购买资格和资信审查越来越苛刻,导致没法买房,干脆就及早下手导致1月份成交出现飙升。

  2)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出现的每一波行情背后主要靠资金的支持,上海这一轮市场异动与资金有很大关系,尤其是本应扶持实体经济的经营贷、信用贷等巧立名目、违规进入楼市,助长了炒风!

  最近,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在“经济工作会议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专题研讨会上在谈及货币政策的时候指出:2020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宏观杠杆率上升25个百分点,是2009年以来升幅最高的一次......有些领域的泡沫已经显现。

  ▲ 众所周知,2020年随着疫情对经济带来的持续影响,全球范围内进行了一轮货币大放水,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

  正是货币宽松驱使了居民加杠杆购房——央行报告显示:2020年末,本外币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3.62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比上年末高7.5个百分点;全年增加2.27万亿元,同比多增1万亿元。

  3)面对汹涌的行情,主管部门一手抓调控、一手增加楼市的供应。

  以深圳为例: 1月27日深圳住建局披露,2021年第一季度计划入市的商品住宅及商务公寓项目22个,约有9165套商品住宅入市,加大保障供给的力度、从供给侧继续为深圳楼市注入活力。

  深圳一季度预计供应房源面积为96.22万㎡, 其中:商品住宅93.78万㎡,9165套;商务公寓2.43万㎡。

  包括大家普遍关注的缙山府、光明万科光年四季和中海寰宇时代、沙井海岸城,南山深铁懿府、玖裕茗院、香山道公馆、坪山信达泰和金尊府等等热点项目陆续拿证推售。

  一季度加大了楼市的供应量,除了自住和改善性楼盘积极推盘之外,部分豪宅项目也想在年前创收、抢闸发售——1月份备受市场关注的前海两大房价“10万+”的豪宅项目:龙光前海天境\天健悦桂府入市,同样是开盘即售罄,再一次显示出深圳强大的购买力。

  4)年底不买房、一年又百忙,“就地过年”助推热销惯性。

  今年不同往日,就地过年让大家留在自己的城市不必返乡过年,使得去年年底市场热销的“惯性”没有受到干扰!更加不会出现往年一到春节假期楼市就会出现“休眠期”。

  5)2020开始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全球大放水导致输入型通胀已经不可避免。

  通胀的结果导致资产价格猛涨,货币涌入之际,穷人囤现金,富人囤资产。

  只有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没有任何投资途径的穷人成为最吃亏的群体。

  投资理财这个概念穷人基本没有,中产阶层部分人有这个意识,而富人就比较重视——在这个全世界都在印钞的时代,人民币也不能免俗,钱只会越来越水。

  对于楼市而言:“今年20、明年18”,大家亲眼目睹货币的购买力更是直线下跌而普遍产生的无力感、挥散不去!

  这个时候,富人们需要一个锚点才会让资产升值,这个锚点就是一线城市具有高回报特质的优质资产。

  这么说吧:一线城市房价的话语权掌握在财富“金字塔”顶尖那一拨有钱人手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shangye/20210203243082.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