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哪个城市的楼市最魔幻,恐怕非“深圳”莫属了。
就在近日,深圳集中推出6个新盘,使得房产界的打新大军不仅为了打印征信而挤爆银行,而且还把网上登记系统挤崩了。
与此同时,深圳也进一步出台了楼市调控的相关政策:
1月22日,深圳对代持“打新”予以处罚。深圳住建局认定,对华润城四期12名认购人作出“三暂停”处罚,并将有关违法违规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1月23日,深圳出台措施加强购房资格审查,对在申购商品住房过程中,有假离婚、代持、假流水等违规行为的相关人员,作出“3年不得在深圳购房”的处罚。
不过,持续“高烧”不退的深圳楼市似乎并没有明显的降温。
根据1月份的深圳楼市交易数据,新房住宅成交8356套,环比增加57.1%,是近一年成交量最高的月份,而二手住宅也成交7008套,环比增加2.1%,差不多回到了去年新政前的水平。
更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楼市高层住宅单价的天花板也在不断被突破,就连一些中介听了都惊掉了下巴。
那么,深圳楼市高层住宅单价的天花板到底顶到了什么程度呢?
突破40万
南山区豪宅再引热议
深圳南山豪宅区多集中在蛇口、深圳湾一带,当年位于深圳人才公园对面的深圳湾一号就以30万每平米的单价,刷新了深圳房价的新纪录。
如今,这个记录被再次打破。
据网上的说法,原来是恒裕滨城二期的一套建筑面积约83.5平米的二手房源,挂牌总价竟达到了3388万,折合单价约40.57万元每平米,使得该盘挂牌价再创新高,于是也才有了大陆高层住宅单价天花板突破40万的叫法。
事实上,恒裕滨城已经不是一次因为“房价”,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了。
因为早在2019年,恒裕滨城二期就因为“业主抱团涨价"事件被深圳住建局直接点名批评恶意炒作二手房价,并且对此作出惩罚,暂时暂停办理该小区的网签手续。
不过有趣的是,目前各大中介网站上,并不能看到恒裕滨城二期的挂牌房源信息。至于那套挂牌总价高达40万每平米的房源,通过截图上显示的信息可以判断,只有中介通过内网打开才能看到该套房源,而外网根本无法显示。
可见,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大背景下,人们对于“高房价”还是敏感的,与其节外生枝,不如低调做事。
而且在深圳,经常会出现某个单一的房源挂牌的单价比实际成交单价更高,挂牌价往往不是最后的成交价。
据近一周的成交数据显示,深圳至少有20余套顶豪产品成交。其中,房价最高的也出自恒裕滨城,不过单价只是刚刚突破30万每平米,与上述单价超40万每平米的房源相比,也差了有10万每平米。
22个20万+
谁在影响深圳的高房价
众所周知,李嘉诚曾说:“决定房地产价值的因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而这句话道出了房子的真谛,一直被房地产业界奉为“金科玉律”。
以近一周蛇口和深圳湾豪宅区的20余套顶豪成交数据为例,事实也基本如此。
其中,除了恒裕滨城之外,其它的多是单价低于30万每平米、在10-20多万每平米徘徊的产品,譬如成交单价突破20万每平米的产品,分别是来自翡翠海岸、半岛城邦三期、三湘海尚、曦湾华府、漾日湾畔、双玺时光道、太古城等7个小区。再往下则是成交价10万每平米左右的小区,如半岛城邦二期的一套双拼房,单价仅约11万每平米。
而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点,全都位于蛇口和深圳湾的豪宅区。事实上,只要地理位置足够好,房价只会高不会低。这也是为什么福田区的华侨城、香蜜湖等,南山区的蛇口、深圳湾等能够成为深圳著名的豪宅区,因为那里的位置绝佳。
不过以上数据样本不仅不多,而且不够全面,不足以呈现蛇口和深圳湾片区的总体房价,因为具体到某个楼盘,价格也是有高有低,参差不齐的。
以如曦湾华府为例,其产品单价挂牌27万每平米起,但是曦湾华府也有别墅产品,既拉高了小区房价,也拉高了深圳湾片区整体的房价。
而除去别墅这类特殊的产品,据某平台现有的数据统计,就全深圳而言,整体均价达20万每平米以上的小区竟然有22个。
在这22个小区内,位列榜首的不是名声在外的“深圳湾一号”“恒裕滨城”,而是赫然是拥有深圳实验学校的小、初双名校学区,地处百花片区的国城花园,以及拥有南山外国语学校的小、初双名校学区,位于科苑南的博海名苑。
由此可见,除了地段之外,学区也是决定深圳房价的重要因素。
总结
深圳房价的天花板到底能突破到什么程度,40万每平米的单价给了我们极大的想象空间。
但是,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政府持续出台政策严厉打击炒房,肯定会减缓房价的上涨速度,楼市暴涨的疯狂局面将成为不可能。
当然,打击炒房并不等于房价就会暴跌。毕竟,大家对深圳的房价依然有很高的预期,再加深圳楼市供需关系依然紧张,而政策也要求以“求稳”为主,因此暴跌的可能性极低。
至于,深圳的房价未来具体会是什么样的走向,其实完全取决于货币政策。毕竟,现在资金太容易流入楼市了。涨,到底是怎么涨,稳,到底是怎么稳,谁都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