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还记得城东新城的8大综合体吗?

  01

  上周六,东站万象汇终于开业了。

  这是让城东人民久等的商业综合体,从拿地到开业,耗时近10年之久。

  名字也从最初的华润欢乐颂,到五彩城,再到今天的万象汇,几经波折。

  作为一个对商业综合体“如饥似渴”的城东人民,我第一时间跑去了万象汇。

  咔咔咔,按下几张洋气的照片,欢天喜地Po朋友圈。

  原以为会引发一群“围观者”的欢呼,没想到竟唤起了一段尘封已久的集体回忆。

  02

  “卖XX项目时吹的8大综合体,终于来了一个!”

  “帮XXX项目吹的8大综合体,终于来了一个!”

  “城东新城百万商业综合体,终于来了一个!”

  ……

  一条朋友圈,炸出了一群曾经奋斗在城东新城的地产“开荒牛”,一晃,是七八年前的事了。

  这是一件又好笑又可气的事。

  谁也不曾料想到,房子都交付五六年了,早早规划的综合体才姗姗而来。

  更“奇妙”的是,除了万象汇和烂尾的港龙城,几乎没人记得清那所谓的8大综合体,究竟是哪八大。

  03

  翻阅了杭州城市的相关规划,这8大综合体,还真不是开发商的自吹自擂。

  回溯到2006年,杭州正式开始实施“决战东部”战略。

  根据政府的规划愿景,城东新城将建设八大城市综合体,体量占据城东新城三分之一的土地。

  包括地铁上盖综合体、高端写字楼、五星级酒店等20多个商业项目,其中体量10万㎡以上项目10个,体量20万㎡以上项目有5个,总体量约有240万㎡。

  曾经最被寄予厚望的城东新城商业规划,结果却成为了当下城东发展的一大软肋。

  未免有些讽刺。

  04

  都说跟着规划去买房,不用怀疑,这一定是真理,可不要因为这8大综合体对此产生怀疑。

  即便期许的商业配套没能成型,但七八年前买这里的朋友,如今的资产多少也翻倍了吧。

  当时买在这里的,更多的是看好东站交通枢纽的定位,是便捷的交通和大牌开发商的品牌支撑,商业是加分项,而非必须项。

  只不过,随着其他距离武林门更远板块的“房价迅猛腾飞”,城东的朋友们开始心有不甘。

  城东真的缺商业吗?真是因为少了几个综合体,房价就乏力了?

  不见得。

  05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买房看的规划,从不以量取胜。

  一看城市发展大方向。

  比如“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比如“跨江发展到拥江发展”,比如“城西科创大走廊”,几年前就提出的城市大规划你听进去了吗?

  二看区域小定位。是城市新中心?交通枢纽?产业新城?

  以房价涨幅的经验论,中心价值>产业价值>交通价值。当然产业价值还得看是哪门子产业,未来科技城的房价支撑,离不开高收入的阿里员工。

  三看附加值。商业?医疗?教育?交通?生态?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认为教育>交通>商业>生态>医疗。学区房有多值钱,问问家长们都知道。

  当然,大多数板块的价值因素都是叠加的,不可能只有单一价值,毋庸置疑,叠加的越多,板块自然越值钱。

  如果现在在未来科技城三兄弟所在区域落一个知名的学校资源,那这房价就更了不得了。

  06

  总有人感叹,城东新城住着感觉真挺好,各种方便,但为啥房价感觉到了瓶颈期,连申花都拼不过了。

  我认为作为交通枢纽定位的城东新城已经基本完成了使命,接下去,随着地铁6号线和4号线二期的相继通车,它需要转型。

  这也是为什么,钱江新城2.0的规划里,有了城东新城。

  一个万象汇还远远不够,十字天幕街区(一街一中心)能否打造成功,是关键。毕竟,城东新城已经没有更多的土地给到新的大牌商业了。

  白石会展中心能否成功运营,是板块产业的新契机。定位浙江省最大进口商品特色街区和长三角区域进口商品展示中心,这个会展中心的运营极为重要。

  当然,如果突然落地一个知名学校,以上那两点短时间内就都不重要了。

  07

  昨天,德信中心首开房源全部售罄,改善客户对城东新城是认可的。

  而万象汇的开业,其意义不仅仅是丰满了城东的商业版图,我更希望它是城东新城转型升级的开端。

  忘记那8大综合体吧,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寄希望于新的城东新城。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shangye/20201223242300.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