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城市租住生活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超75%的租房人群租龄超过3年,其中租房6-9年的占比达3成,租房10年以上超12%。可以说,租房已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在城市定居的选择。
但是,在租房这件事上存在困扰的青年人比例却高达82.5%。
是什么让租客泥足深陷,不堪其扰?我们在众多租房雷区中总结了四大“雷神”。
选房前永远不会低估
交通的重要性
在选房前,什么样的房子更有市场?对比2020年及2021年调研,新青年关注的租房因素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交通便利程度、租金及周边和室内配套成为影响新青年决定租房的三大重要因素。
交通便捷是租客的首要刚需。剑桥大学等机构曾对3.4万余名上班族展开调查,发现通勤在1小时以上的上班族,精神抑郁的几率高出平均水平33%,产生与工作相关压力的风险高出12%,每晚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的可能性提高46%……
实际上,我们在上期调研数据讨论过,深圳青年平均可接受的通勤时长也基本在1小时以内,在工作热门区域一小时范围内的公寓或更容易出租。
迈入社会第一步
就差点被租金劝退
对于在城市漂泊的大多数人来说,租房是他们的基础生存需求,但房租也是一头掏空口袋的吞金兽。
根据珊瑚数据调查,深圳城中村租客平均房租收入比为21%,但再覆盖商品房租房人群后发现,这条线“被”平均至30%,仅有不到两成的租客愿意租金超过收入的30%。
梦想是美好的,但实际作为高新企业聚集地的深圳,房租收入比却已然超过大部分人的接受范围,达到了35.05%,对于刚毕业和单身青年而言,租房压力较大。
据此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白领青年月薪水平,测算出单房整租租金的最高舒适线为3295元,再与深圳本地找房平台上的租金对比发现,深圳的租房压力普遍存在明显偏大情况。
90后的新青年凡事看重性价比,对于高支出的租房也是一样,他们对租赁中的居住品质满意吗?
你哭着对我说
“海景房都是骗人的”
刚迈入社会的新青年因为缺乏租房经验和手头资金不宽裕,最容易被各种租房陷阱给“坑”得在风中凌乱,同时也更直接地揭示了租房服务的乱象。
在调研近5000位头部城市近两年的毕业生后发现,居住体验类问题是他们遇到最多的“坑”, 占比约为31.6%,其次是房屋交易类,占比约为31.42%。
具体来看,毕业青年在租房时遇到的三大痛点依次是「虚假房源信息」、「由于工作、房租等原因频繁搬家」和「安全隐患」。其中「虚假房源信息」为近两年来租房时最扎心的存在,所谓网络一线海景房,现实“1线”海景房。
对比两年排名能发现,维修责任和克扣押金问题相较去年有较大改善,但房屋质量、恶意抬高房租和租房合约保障等相关的硬核租房问题却日益刺激着新青年租客的神经。
公寓难容的是
深漂之躯&干饭之魂
除了服务,公寓设计也直接影响到租住满意度。
珊瑚数据曾统计过,不愿“开门见床”和渴望“独立厨房”是深圳城中村租客的日常drama。
现实生活中,深圳租客们仍然对「内部空间小」和「烹饪不便」感到极为不满,尤其是有七成集中式公寓的租客都一致认为公寓房间小,容身难。
集中式公寓项目大多配备有公共区域,目的是为租户提供更便捷的配套生活服务和社交服务,但根据反馈,在公区设计中,40%的集中式公寓都存在「各区域划分不独立」的问题,比如运动区和阅读区互无隔断;洗衣间、就餐区在人来人往的过道处等,环境相对嘈杂。
其次,厨房问题也被再次提到,对于已经有大笔开销的深圳青年来说,自己做饭确实是一个省钱又健康的饮食习惯,但目前深圳的公寓设计并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要求,干饭难。
深圳新青年的梦中情房
可概况四点
不谈白日梦,深圳新青年能为之掏钱的房子到底是怎样?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数据反馈情况,可以总结4点:
交通便利,离工作地1小时通勤范围内。
参考租客可接纳的30%房租收入比制定租金,性价比需更合理。
线上宣传+线下服务是影响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麻雀虽小,五脏一定规整且齐全,尤其是公区功能布局和厨房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