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自从计分摇号制实行以来,开盘日光已经成为一个常见的现象了。
一方面,从去年11月就开始的楼市热潮,在年后的政策强压下,市场终归需要泄压口将庞大的需求消化掉。
另一方面,现在看来,计分摇号制更像是开发商忠实客户的筛选器。
但凡是主动参与摇号并入围的购房客,都是“吃定该项目”的,无论排号如何,这130%的客群里面总是有接下“最差户型”的人。
而且在最近的新政补丁中,如果获得新房认购资格,一旦放弃将有一个月的限购期。
这更是让购房者不得不全押在某个项目上,一旦获得资格,硬着头皮也要接,如果不接,就是一个月的时间损失。
“时间就是金钱。”
即便经过这130%的筛选还有剩余,外面还围观着一大批购房者虎视眈眈呢!
上海楼市僧多粥少的局面,始终没有被打破。
比如6月10号,甚至出现了一日连开四盘全部日光的现象。
一日四盘日光
入围吃肉,未入围喝底汤
首先是招商虹桥公馆,376组意向认购入围摇号选房。
当入围客户选房结束后,276套房源只剩余6套一楼房源,随后针对剩余房源进行了第二轮选房(未入围客户选房),最终276套房源全部售罄。
宝山的上实海上菁英同样经历了二轮选房:
725组入围客户选完后,也只剩下几套一楼户型,随后在第二场选房中全部售罄。
而同一天的另外两个项目:万科西郊都会(363套)和浦东的君御公馆(308套)则直接被入围客户一轮选完,根本轮不到第二场。
而且,这四个项目不完全是高入围分项目,唯一能算高分的只能是招商虹桥公馆的62.65分。像万科西郊是47分,上实是41.8分,君御公馆56.7分,都算是是一些投资客冲一冲就能达到的分数。
按理说他们火热程度肯定比不上虹桥悦澜、仁恒金桥、弘久新弘北外滩这样的区域级红盘,但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日光是常态。
第二批已有18盘日光
日光——“名盘之壁”
据腔调楼市的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12日,第二批47个项目预计有24个触发计分制。
当前有21个项目公布入围分数,其中有18个项目开盘几乎日光。
分别是:陆家嘴锦绣观澜、璟雲里、光明九胤、绿地东上海、金地峯范、佳兆业金茂未来城、大华公园城市、中建壹府澜庭、红星宝山天铂、弘久新弘北外滩、公元2040、建发云锦湾、阳光城未来悦、虹桥悦澜,外加上文提到的四个项目。
日光或已成为当下上海的“名盘之壁”即——非日光下无名盘。
当然,这只是一句调侃
计分摇号制不仅成为了开发商的“忠实客户筛选器”,更是上海购房群体的“分层器”,还是中等偏上质量的项目“优势放大器”。
为什么是“分层器”?
50分段的客户压根不会考虑60分段的盘,60分段的客户也不会考虑70分+的项目,至于40分左右的,只会看远郊次热盘...
分数已经在无形中,让客户主动按分数段分层。
为什么是“优势放大器”?
如果入围分数高,那说明这个盘高分客户多,热度肯定高;如果入围分数很低,地段还不错,那就是“分数洼地”,会吸引不少投资二套去“捡漏”。
无论如何,都会吸引相应的客户去争夺有限的房源。
楼市的显示器
我们一直都说,分数就是当下上海楼市的供求关系另一种表现。
新政之前,是认筹率、房价和清盘速度,新政之后,就是分数和清盘速度。
当前,上海楼市就是供不应求,无论是内环、中环、外环、乃至五大新城交通枢纽点,新盘的供应量还是远不及庞大的购房人数。
清盘速度和分数就是上海楼市热度的显示器。
但愿,随着后续新盘的持续大批量供应,这种供求严重不平衡的情况能得到缓解。
6月已行至中旬,第三批还没开盘的项目也所剩无几,考虑入手的人要抓紧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