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最近的讲话,让人觉得,买房就是一桩罪过,好像跟国家过不去,你不能指望房价会涨。
按说房子是商品,商品房嘛,就像辣条、螺蛳粉和汽车一样,想买就买,不想买就不买。而实际上,房地产在中国,已经完全不是一个经济问题,甚至国家考虑这个事情,很多时候,并非出于纯粹的经济效益。
高房价,就是错的,哪怕它本来就应该高,只要有人买不起就是错的,政府就有责任让人人买得起房子,这正是,我们祖国的伟大之处。
一 刚需和投资
刚需会有越来越多的选择,各种类型的房屋市场上都有,而投资则相反,选择的范围越来越小,而且更专业,更艰难。
道不同,不相为谋。为了刚需,为了居住(享受)和出于投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为了享受,可以不计成本,可以全款买房,可以买郊区别墅,可以买城乡结合部CEO盘,都不算错,也不应受到批评,因为人有享受的权力,就像选择吃鱼子酱还是热干面一样。
如果完全出于投资增值的考虑,则是另外一回事,只有在完全出于投资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比较。
比如,刚需首套房就不能算是完全的投资(当然兼具投资的属性),因为侧重点考虑即刻居住的舒适和方便。
而纯投资的二套、三套,重点考虑未来升值的空间。居住舒服,甚至配套良好的,并不一定是升值空间最大的,因为利好已经吃尽,升值空间大的,不一定适合居住,可能赌的是未来。
很多人,混淆了购房的目的,拿自己的立场去批判别人。比如说海南的旅游地产,如果老年人退休了,就想晒太阳治哮喘,以自有财产,购置一套,完全是英明的决策。
再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公寓爱好者,他就买公寓,什么增值税高,对他来说都不是重要的问题。
因为他是一位不婚丁克主义者,自己有足够的钱,住一线城市,公寓管理严格,服务到位,距离市中心最近,楼下就是繁华街道,吃喝玩乐方便。
按他的原话:单身的人住在小区里,看见别人三三两两,一大家子,托儿带女的没意思,买个公寓,总比天天住五星级酒店划算。
只有在纯粹投资的情况下,才能比较两个标的的优劣,是贷款,还是不贷款,是公寓还是住宅,是老城还是新区,是老破大,还是精装修期房……每一种产品,存在不同的利弊。实际上可以有无数种计算方法,比如一个全要素的模型,参加文章——购房的23个参考维度(下篇)————购房的23个参考维度(上篇)
即便是投资,也要看投资产品的主体——人。不同身价的人,选择的偏好和目的完全不同,所以任何房产不能一概而论,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一个资金紧张,急于赚钱的新手,当然以“稳”为主要策略,而投资的老鸟,资金已经进入良性循环,眼光可能放的更长远,看的更清晰,在各个不同的城市,进行整体布局。
许多参考要素,完全在于投资者本人,对信息的把握,对政策的自信程度。有人自信20公里的新区不算远,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做好的半成熟区域,只等着产业和居民的填补,而有的人会觉得,20公里,简直比地球到月亮的距离还要遥远。
我们说的都是细节上的,具体的考虑。而人所共知的内容,不再重复。比如公寓,旅游地产,无产业的新区,精装修的远郊,写字楼,商铺,别墅,完全没有金融属性的老房,二线城市以下的非中心房子,这都是投资必须要回避的。
二贷款和利率
投资房产等于变相的吃国家的红利,首先是城市化进程的红利,其次是不可遏制的通货膨胀的红利。
当然这里的投资,绝对不是全款买完以后,等他升值赚钱,闭着眼买房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这里的投资是利用贷款杠杆,通过合法的协商,合法规避税费,获得的收益。
贷款对个人来说是负债,而这种负债是利率最低的负债。所有长期的,来回滚动的贷款,本质都是对货币的做空。低利率的房贷,在房价和通胀的加持下,看起来是负债,其实是个人最优质的资产。
正因为如此,国家才严控贷款,防止有些人通过这个途径,获取大量的财富,造成或者显得社会不公平。通过通胀发财的专利只属于个别人,不是所有人。
我们知道,房地产贷款有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两种,所有的投资者都会选择等额本息。因为利息不敏感,因为持有就是收益,本金的收益。
你看,等额本金的本金和利息,分别是长方形和三角形,等额本息则是两个基本反着放置的斜面。
如果你的目的是,长期持有贷款,享受低息,当然要选择等额本息。
那么,你为什么要长期持有贷款呢?看下面。
利息反映资金的时间价值,如果一笔资金(贷款)长达30年,那你感觉应该是高利息,还是低利息?
换种说法,朋友张三,借您100万,一张口要借30年,你借不借?
只有国家才会让你以极低的价格,使用一笔资金,长达二十年以上,国家赌的是你的未来,未来作为一个打工人,为国家社会创造财富,你借助的是国家的发展,是整体行业和社会财富的上升、成本的摊低。互相利用,狼狈为奸。
过去五年、十年、二十年,押房价涨的人,收益巨大。而现在不论从——长期看人口,中期看金融,短期看政策的无用顺口溜来说,还是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甚至国际局势变幻的事实,房地产政策正经历转折的初步调整期。
即便是调整期,时间也很长,至少是以三五年为单位,所以看涨房产的人,仍然有看涨的道理。
我们无法想象,当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子都不涨的时候,是多么糟糕的时候,这一天也许永远不会到来,也最好不要到来。
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房子——好的房子,依然是最好的资产。从这个角度看,我也可以说一句,本文值100万,哈哈。
本质上来说,房地产泡沫是一个被偷换的概念,现实中,除了发生意外,你见过几个人还不起月供的?
过去,押房地产,完全就是押中国经济;现在,押房地产就是押中国经济的转型和未来,恭喜这些押中的人。
一个人,在二线城市以上的限购区域,一生只能有两次房贷的机会,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贷款年限逐渐缩短。因为国家并不自信,经济发展的红利,不可能永远持续。
所以最坏的情况,要么国家破产,要么你个人破产,而每个人房贷人的破产,等同于国家破产,你说怎么办?
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