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绝杀!学区房在加速崩盘?

  上海市教委公布了高中录取改革办法,2022年开始实施。

  这个改革一出,上海学区房登上了热搜…

  因为这个政策调整,对学区房的影响实在是太太太大了。

  办法实施细则比较复杂,我放在了阅读原文,有需要的自己去看。

  下面来稍微简单解释下。

  ---

  从2022年起,上海的高中录取,分为三种方式:

  自主招生、统一招生、名额分配。

  自主招生:

  高中自行举办考试录取生源。

  不超过招生计划总数的6%。

  统一招生:

  全市统一考试,学校按照学生志愿和成绩录取生源。

  含自主招生在内,招收比例为招生计划总数的35%-50%。

  名额分配:

  招生名额按照报名人数所占比例分配到各个区,和各个不选择生源的初中。

  招收比例为招生计划总数的50%-65%。

  录取时,名额分配的考生按照1:2的比例投档(这里很重要,下面会解释)。

  改革之后与之前最大的变化,就是这个“名额分配”。

  以前没有或者很少分配名额,学生参加统一考试,学校按分数录取,所有人都是凭成绩说话。

  而现在,名额分配占了一半以上的比例,

  相当于,处在这一半比例里的学生,从全市竞争转为区内竞争或校内竞争。

  这会带来什么变化呢?

  我们举个例子来模拟一下。

  假设某委属市实验高中A是上海最好的高中之一,

  2022年的招生名额是1000人,那么,

  该高中可以通过自行举办考试的方式,招收60人;

  全市统一考试,招收290人;

  分配给下面16个区,共计1000x65%x80%=520人,

  分配给各个初中,共计1000x65%x20%=130人。

  这些分配到区和校的名额,录取时按照1:2投档,然后由招生学校进行综合考查后录取50%。

  作为应届考生——

  假设你所在的学校分到了2个名额,

  那么,你只要考全校前4名,就可以拿到进A高中的投档名额;

  如果没考全校前4也没关系,因为你所在的区还有30个名额,你如果能在区里剩下的考生中排进前60名,也可以拿到A高中投档名额;

  拿到这个名额以后,再去和其他所有拿到名额的考生一起参加A高中的综合考查,

  综合考查成绩进入前50%,你就被该高中录取啦。

  如果你不想走上面这种分配名额的方式,或者通过这个方式没考上,

  你还可以参加全市统考,考进全市前290名可以进A高中就读,也可以参加A高中的自主招生考试。

  呐,按照新出的改革方案,中考大概就是这么个流程。

  这里我们也能看出,

  一个成绩一般的学生,靠去一个更差劲的学校做“鸡头”考上好高中,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

  因为这个方案里面有个纠错机制,就是前面提到的,分配名额按1:2投档。

  不管是按区,还是按学校拿到的分配名额,

  都是双倍人数入选,然后再由招生学校组织综合考查,——可以理解为决赛。

  决赛还会筛掉一半的人。

  也就是说,就算你通过菜校成绩第一的方式拿到了进入决赛圈的资格,

  但决赛圈里的对手,仍然是来自全市各个区的TOP。

  如果区与区之间、校与校之间的教学差异很大,差校的学生进了决赛圈依旧有可能落选。

  ---

  但不论如何,单从考高中的难易程度来讲,

  同样的成绩,在优质片区优质初中里当凤尾,还就真不如去差点的片区差点的初中当鸡头。

  因为后者拿到分配名额的概率大太多了。

  那这…还念什么好学校,还买什么学区房啊!

  每次学区政策的调整,都会让学区房洗一次牌,

  这次上海更直接是绝杀。

  什么叫价值毁灭,这就是。

  上海前期靠着学区大涨的,比如张江、前滩等地,房价有望均值回归。

  据传,北京市教委也在组织学习,

  如果北京也跟进,对于东西城和海淀的房价影响会非常大。

  品质小区、大户型还好,最多就是跌点价,

  学票价值占了大头的老破小,怕是要直接被干趴下。

  由这个改革开始,

  一线城市的学区房,尤其是小户型,不再是好的投资标的。

  学票溢价太高,政策风险太大,建议回避。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所有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shangye/20210320243670.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