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赣深高铁和广汕高铁的开建,令得“仲恺”成为惠州新一代的热点区。
基于“惠州高铁”时代的来临,近年来不少置业者将目光投向南区的惠州仲恺,置业热潮也从传统的大亚湾、惠阳扩散到仲恺与博罗。自2015年东进战略以来,惠州的楼市已经逐步形成“临深”置业热区,但这几年的发展,惠州楼市有“南进”与回归“中心”的发展趋势(惠城区新房去年成交400万平方,成交面积勇夺全市第一,超越大亚湾)。在惠州北站附近与惠城的楼市,逐步热起来。
一年超过2.5万套,仲恺逐渐成为“新秀”?
“逆风破浪、勇往前行”似乎成为这一年不少城市楼市成交的形容。像上海、北京、武汉、成都成交量市场都异常火爆,同样在大湾区的广州、惠州、佛山、深圳、东莞都是成交量异常火热的城市,整体大湾区成交市场突破7000万平方(约70万套,成交7195万平方米,同比上涨7%,成交额达到6093亿)。
“地热”、“房热”是惠州过去一年的形容。卖房猛增三成,达到2299亿!卖地翻倍,达到1643万平(比2019年的923万平方多出几乎一倍)!
惠州去年经历了从“低谷”到“超高峰”成交过程。从一季度合计不足2万套市场,到后面一个季度成交数万套,全年新房住宅总成交量达到160496套(1685.45万㎡,较2019年全年成交总量上升22.68%),成交总量位于榜首(连续多年霸屏大湾区),是大湾区成交量最高的城市。
△2020年惠州的各区成交量
其中成交前列的区域分别是大亚湾、惠阳、惠城、仲恺、博罗四大区域,其中仲恺成交量达到25182套,突破2.5万套一年。同时也发现,大亚湾以往一年有4万套成交量,如今已经下降到3万套一年的水平,有逐步“降温”趋势。而仲恺去年11月以来,每个月有3500多套市场成交,跃居近期全市成交的热点区。
△仲恺成交的势力
像仲恺的隆生花园、奥园尚雅花园,成为全市某一个单月的“销冠”。其中隆生花园以2000多套年度成交,位居惠州全年成交楼盘的前五。
△仲恺楼盘列入年度销量榜单
自去年深圳715新政,东莞725新政后,惠州成为承接深圳、东莞客置业的重要基地,成为深圳都市圈中购买力最强劲的城市。至今惠州每周仍然有3000多套新房的成交市场,保持每个月过万套的市场高量。以此看出,惠州是大湾区中成交量最抢眼的城市之一。惠州的政策也是大湾区最“松”的城市,全市不限购,而且去年仅仅是加强市场监管和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的一些措施,此系列政策不足以影响到惠州楼市成交量。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仲恺成交近几年惠州成交量较高的城区,有点“新秀”区意味。
仲恺的市场从2017年的1万多套一年,到如今的2万多套一年的市场。其实自2017年开始,仲恺、博罗已经成为惠州房企拿地的热点。自此,2017年开始惠州楼市热点明显在扩散,过去惠城区、惠阳大亚湾比较热,到现在仲恺、博罗、惠东甚至龙门县等区域的楼市热度都在明显升温。
仲恺强化“仲恺大道”规划发展,城区正跃级!
仲恺的规划最吸睛的当数仲恺的高铁核心,沿着仲恺大道的开发,是主流的规划思路。去年11月仲恺也已经发布了《仲恺大道沿线城市更新单元补偿安置实施方案》,意在加快仲恺区的发展。
仲恺正以快速的“工业强区”跃升为“惠州副城市中心”,成为深莞惠“中心”靠拢的关键城区。
此外,仲恺启动了大量的城市更新计划,自2019年开始,计划3年完成10平方公里的更新改造。单一条仲恺大道就有17个城市更新单元。区域规划来看,仲恺的惠环轻轨站北片区将是未来仲恺的CBD片区,将有大量高端居住、商业办公聚集;仲恺陈江白云片区侧重工业的建设。
仲恺大量的规划发展,使得仲恺去年成为惠州全市土拍的热地。按照统计,去年仲恺出让土地达到304万平方(其中住宅用地260万平方),是年度土地拍卖较为活跃的一个区域。而对比之下,大亚湾仅仅14万平方的土地供应。连续几年来,仲恺新房供应量也逐年走高,从1万多套到2020年达到2.7万套一年,排在惠州房源供应量最大的区域之一。目前恒大、卓越、佳兆业、华润、龙湖、星河等巨头房企都纷纷进驻仲恺。按照2021年的数据显示,仲恺区年内将有780万平方土地的释放,其中住宅体量近600万平方米,叠加223万平方米的潜在供应,预计2021年仲恺将成为全市供应热点区域。
仲恺无疑是惠州未来规划与供货重要的集中区域,成为置业者买房的“追逐地”。
仲恺承载“南大门”未来,置业价值持续升温!
仲恺地处惠州的西南边,雄踞惠州“南大门”战略高地,靠近惠城区、惠阳区,这是仲恺优势的区位体现。一来以靠近惠州中心区惠城,逐渐发展成熟;二来以靠近惠阳区,成为临深客户置业的热点区。
仲恺置业优势分为几大点,特别看几组数据。
一、人口。
仲恺以新区自居(下辖潼湖、惠环、陈江、潼侨、仲恺高新科技产业区),也称“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目前常住人口44.6万人,345平方公里。以仲恺的人口量,比大亚湾还多,可见,仲恺有比较成熟的人群资源。
二、经济。
仲恺一年有600多亿的GDP(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已经达到631.6亿元),比东莞塘厦还牛逼。320平方公里内有数千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16家,可见仲恺是惠州工业最发达的城区之一,也是经济实力强劲的区域。
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企业的惠州三家公司,都落于仲恺区(即为TCL科技、亿纬锂能和德赛西威)。去年仲恺疯狂引进产业。按照统计,2020年,仲恺新引进了174宗产业项目,包括星河梧村人工智能产业园、赣锋锂业、中集新能源智谷、百富终端、视联动力等优质项目,计划投资总额约1356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产值约2720亿元。可以预见今后几年仲恺在壮大工业产能的同时,有望打造更多更高端的新兴产业集群。预计在工业加持下,仲恺经济有望突破千亿级别。仲恺有如深圳南山之神韵,成为惠州独特的高科技区域。
三、产业。
仲恺定位高新技术产业区,本身是工业强区,一年有2800亿产业值,其中电子信息产值约2000亿元,可谓是电子信息产业重地(按照惠州的规划,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主战场放在仲恺)。仲恺分布了众多高新科技企业,如亿纬锂能、龙旗电子、华阳集团、反正科技、雷曼光电、赢合科技、信利集团、三星电子、索尼电子、科锐报半导体、德国西门子、德赛集团、TCL科技、LG电子、硕贝德、中京电子等巨头。以此看来,仲恺的产业根基不差,众多的世界500强企业都有在此落户。
仲恺区的产业以智能终端和新型显示产业为主,包括北斗、半导体、激光、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当下热点形态的产业。分布的产业园有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园、潼湖生态智慧区、东江高新科技产业园、潼湖中韩(惠州)产业园、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等。强劲的仲恺产业,将为仲恺的置业价值提供强劲的支撑力。
四、配套与轨道。
仲恺有优渥的生态资源,占地33万㎡的仲恺公园、潼湖湿地、国家5A级红花湖、观洞湖森林公园、潼侨公园、惠城区唯一国家级城市森林公园。
△仲恺潼湖湿地公园
更有多所学校相拥,如红旗幼儿园、红旗小学、仲恺二中、仲恺实验学校、惠南实验学校。
△仲恺惠南实验学校
轨道是仲恺一大优势亮点,特别是高铁枢纽新城。坐拥“4主干道3城轨2高速1机场”多维交通(主干道如惠盐高速等),约30分钟通深莞,约15分钟达惠州中心,畅享深莞惠同城生活。如经过仲恺区的莞惠城轨已经通车(仲恺拥有沥林、仲恺、惠环三个站),深惠城际很快开建(仲恺南站等),莞佛城轨今年通车;赣深高铁今年将通车(设有仲恺站、惠州北站,将来30分钟可以到深圳北),广汕高铁预计2022年也将通车,一波利好的轨道建设正利好仲恺。
△ 正在建的赣深高铁仲恺站
五、价格优势。
仲恺整体均价1万(2020年均价正式突破1万,为10623元/平方),比起惠州的1.3万均价明显偏低(2020年惠州全市均价12500元/㎡)。特别是靠近的惠阳、大亚湾(1.6万/平方)、惠城房价都比仲恺高,故而仲恺的价格优势就相对凸显。按照惠州今年刚刚公布的普通住宅房价标准来看,大亚湾、惠城、惠阳普通住宅标准都已经提高到1.6万一平方,仲恺高新区为14972元/平方米标准。
△ 仲恺新区普通住宅标准线
其实惠州整体均价“较稳”,是基于惠州的地价都十分稳定。从统计数据看出,去年惠州出让一倍多的土地,地价仍然维持在1427元/平米,从2017年的1176元/平米,仅仅是300多元幅度的上涨,五年来地价涨幅颇为微小,如此低成本的土地,自然成为众多房企抢滩惠州的“关键”。但面对拍地的热情,像惠城最高楼面价达到1.5万/平方,仲恺最高楼面价达到5600多元每平。
六、楼盘价值。
去年仲恺新房以隆生仲恺花园(此盘距离仲恺高铁站才500多米,备受市场青睐)、奥园尚雅花园、碧桂园潼湖科学城、佳兆业时代可园、壹城峰荟、保利锦城、凤鸣湾花园、城南春天、龙光玖云台、龙光玖榕府为主。
△碧桂园潼湖科学城
仲恺的二手房市场情况,按照历年数据发现,仲恺是惠州二手房成交量最好的区域,每年有2万多套(2016年惠州4万套总成交量中,有2万套来自仲恺),成为惠州各大区域二手房成交量最高的区域,可见这里的二手房市场相当成熟,自然为这里的置业价值提供保障。像TCL康城四季房价为10348元每平、花伴里花园房价为9631元/m2,整体二手房均价9000-1万幅度为主。
仲恺,以“强盛”工业引领未来,以“卖地之王”逐步绝尘于惠州各区,以其“南大门”战略高地的优势,未来的“仲恺置业”绝对会赚足眼球!伴随深莞惠“半小时经济生活圈”的到来,仲恺将是未来持续置业惠州头排阵地,成为持续的热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