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深圳人:失去房产,奋斗再多我们也将无家可归吗?

  4年多前,在深圳楼市一路高歌猛进时,人民日报就楼市发表了《失去奋斗,房产再多我们也将无家可归》的相关社论。

  它说:“纵览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历史,房地产可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不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最为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因为房价高企而失去对奋斗的信仰,相比于房子,我们更应该相信自己的双手;相比于炒房,我们更应该激发努力奋斗的士气。否则,失去奋斗,拥有再多的房产,我们也将无家可归。”

  若是将房产比作鱼、将奋斗比作熊掌,其言下之意好像是在规劝人们“炒房无涯,回头是岸”,应当舍鱼而取熊掌。

  对此,网络评论人五岳散人在微博里说:“话都是好话,人不是好人。”评论区里的人也在说:“可十年的奋斗也抵不上一年房价的涨幅”、“写一篇连自己都无法说服的软文,内心该是多么纠结”。

  从现实角度看,4年多以后的房价又过了几重山;而从人性角度来说,又有多少人能真的舍生而取义?

  奋斗在人,上车在天?

  就在人民日报发表相关社论后几天,当年的楼市就出台了“深八条”加强了被人们认为有些温和的“325”调控。在之后的两三年里,楼市的热逐渐褪去,可遍体鳞伤的人们心里的凉也早已刻骨。

  呆毛君相信,有不少人都在错过了刚开始的那一两波大涨后,抱着“有本事你继续涨,大不了我不买了”的心态和市场赌气。如果不是前年深圳一波骚操作取消了豪宅税,或许人们还沉浸在楼市正阴跌的等待中。

  到了去年年底,南方周末根据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数据按买一平方需要的年数=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元/平方米) /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的公式,计算得出了“不吃不喝50年=深圳100平”的结论。

  问题来了,就像大多数人在22岁开始工作,干到60岁退休,也不过38年。也就是说,普通人拼死拼活一辈子,可能也赚不到深圳的一套房。

  或许正因为现实如此,“上车”心切的人们才不得已在将奋斗进行到底的同时,将奋斗的强度一步步提拉到顶。

  “逐梦得拼搏,成功须奋斗”,但拼多多年轻员工的丧钟再一次成为所有“996”、“007”们的警钟。

  这一次,新华网发声,在诠释了奋斗的定义后发出了“真正的奋斗,不是透支生命!”的呐喊,同时也呼吁用人单位“保护好奋斗者,别让他们心寒!”。

  偌大的城市里,2000多万的浮生如寄。从过去的大半年里,深圳各个角落打响的一场又一场的“打新”争夺战来看,深圳人的“上车”欲望仍然强烈。

  不管是为了梦想还是为了房子,可以说奋斗仍是这座城市的底色。而奋斗在人,“上车”在天。有了那夸父逐日般的精神和毅力后,只要那梦想和房子不似那轮红日般不可追,圆梦和“上车”都应该也都会是奋斗的最终归宿。

  奋斗在深圳VS深圳在奋斗

  当人民日报说:“失去奋斗,房产再多我们也将无家可归”时,包括深圳网友在内的不少人的反应都是“难道不是失去房产,奋斗再多我们也将无家可归吗?”

  如果你要问:“买房到底有多赚钱?”有人会跟你说:“2003年的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2000元出头,到2018年的8600元每平米,上涨近4倍。”

  在2019年底楼市一片火热时,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发布的《2019中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中却显示,深圳正在面临人口净流出的态势,而且流出比例居四大一线城市之首。

  报告显示,2018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人口流出比例分别达到1.13%、0.95%、1.05%和2.56%。

  京东数科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一线城市人口流出的重要原因便是高企的房价。深圳虽然是创业者与冒险家的乐园,但高房价使得一般收入群体难以承受。

  再叠加去年疫情的影响,不少深圳人都觉得深圳的人正在减少。有人甚至搬出了深圳地铁的运营数据来论证:

  2020年8月,月客运量为14533万人次。

  2019年8月,月客运量为15714.6万人次。

  同比减少了1181.6万人次。

  2020年7月更是同比减少了2256.7万人次。

  去年,我们确实也听到了一些声音,说有的深圳人正在考虑要不要去杭州或者其他新一线城市发展。由此可见,如果不能保护好奋斗者,他们随时都可能用脚投票。

  而为了留住奋斗者不让他们寒心,深圳似乎也一直在努力。不是说房价太高吗?一方面我楼市调控的政策层出不穷,这次为了驱逐炒房客甚至不惜再一次误伤刚需;另一方面,如果不是如此严厉的限价,很多刚需的上车门槛应该会比现在要高不少。

  至于因为限价而滋生出来的“万人抢房”“众筹打新”等情况,政府主管部门也明确表示正在调查处理中,针对当前一二手房价格倒挂以及媒体反映的代持炒房等情况,正在研究综合调控政策,坚决打击市场投机炒作行为。

  2021,深圳人还将继续为了房子奔波奋斗,而深圳也在为了留住和保护好奋斗者而奋斗。

  “你说你要自由,我给你自由。”

  “你说你要安静,我安静的像宇宙。”

  如果深圳人都说:“没有房产,奋斗再多我们也将无家可归”,那么最好的结局应该是“你说你要房子,我给你房子。你说你要奋斗,就可以尽情的燃烧你的小宇宙”。

  若是等到当房价不再上升的时候,当新盘、二手成交全部凋残,那么你和她最终也不得不分散。

  所以,深圳和深圳人都好好奋斗吧。如果说深圳2035年的远景目标,是经济总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20年基础上翻一番,那么深圳人的奋斗目标可不可以是个人房产总量、家庭可支配收入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shangye/20210107242499.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