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卖菜都有“惊喜消费”了

  2020年,连卖菜都将开启“惊喜消费”的新时代。

  95、00后,手动做盲盒并不陌生。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娃娃,很多年轻人不惜代价,甚至依靠“盲箱”生存。

  但如果盲盒里的东西不是玩具,而是猪肉、鸡蛋、扇贝、油菜、胡萝卜等新鲜菜肴。,你还喜欢打开“新鲜版”的盲盒吗?

  “新鲜的盲盒也能解决人生最大的难题,真的很刺激。”谈到个人经历,王梦娇非常激动。

  2020年8月的一天,王梦娇去楼下的生鲜超市买菜。令她惊讶的是,超市居然卖新鲜的盲盒。“有15元、25元、35元三种选择,每个盒子外观都不一样。”

  “好奇,从中档价位抽了一盒喜欢的。令人惊讶的是,盒子里的蔬菜包括玉米、青豆、婴儿蔬菜、海带等。,整体上也很实惠。"王梦娇说。

  很大程度上,现在的鲜盲盒更像是一种营销噱头,通过满足用户的好奇心和好奇心来带动商品的销售。从商业角度来说,这不是一种运营流量的手段。

  众所周知,保鲜平台的客户往往成本高,客户粘度低。特别是2020年,生鲜行业再次被资本选中,新一轮的用户竞争悄然开始。

  根据CVSource的数据,近80亿资金在40天内涌入新的轨道。与此同时,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巨头纷纷来抢“菜市场”,就连之前“破产重组”的生鲜公司也宣布收到巨额投资意向书。

  显然,在生鲜行业,2020年注定是竞争的一年。

  生鲜食品玩“盲箱”的时候,买菜要“赌”运气?

  盲箱之风吹向生鲜行业。

  “你可以解锁你的新生活,得到一个新鲜的盲盒,做一顿美味的饭菜,和家人一起旅行……”Touzhong.com发现,早在2020年5月,新秀站和哈罗自行车就联合推出了“新鲜盲箱”免费申请活动。

  两个月后,金商生鲜也开始通过直播发送一箱盲鲜食品的福利。据悉,用户在其平台上参加每小时一次的抽奖活动(一次3个),在主播截图后,可以获得一个新鲜的盲箱。这些盲盒的主要内容有小龙虾拌面、金上椒鸡、饕餮牛蛙、鲜动牛蛙、金上酸菜鱼等等。

  由此可见,盲箱在生鲜平台营销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玩法”。但是在消费者方面,赢得喜欢的菜完全是靠自己的运气。

  前不久,90后蒋平慧在一个新鲜的平台上买了一个新鲜的盲盒。打开后就像是“意外的惊喜”,菜品清新精致。

  “感觉自己中大奖了,人生第一次体会到买菜的乐趣。”江平辉很激动。

  事实上,随着盲箱经济的不断繁荣,盲箱已经成为各大商家进行营销的利器。从最初的潮流玩具类,到书籍、美容化妆品、矿泉水等盲盒自动售货机,再到现在的机票、保鲜盲盒等盲盒,盲盒正以新的商业模式慢慢“走出圈子”,走向大众消费。

  “新鲜的盲盒更多的是一种推广方式,迎合了人类好奇的心理,比如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或者惊喜。”专注于消费品投资的投资者告诉中国投资网,特别是当以90后为代表的Z一代崛起并开始主导新的消费潮流时,盲箱自然成为新鲜平台上卖商品的花式方式之一。

  2019年,天猫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近20万消费者每年花费2万多元收集盲盒,其中95后占大多数。盲盒已经成为90后最“烧钱”的硬核游戏,甚至是一种急需的消费模式。

  但在上述投资者眼中,如果“一切都可以是盲箱”,那么盲箱的抢眼力量就会大大削弱。"毕竟盲盒的使用需要附加一些合适的场景。如果所有的品类都以盲盒的形式进行营销,消费者会越来越失去新鲜感,最终的结果可能不会像想象的那么令人满意。"

  近80亿资金在40天内涌入市场,之前“破产”的项目收到了巨大的投资意向。

  一场疫情引发了在线需求,新鲜的电子商务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每日生鲜》CFO王军曾提到,疫情两年多来给整个生鲜行业带来了渗透速度。全国玩家会进一步上升,市场份额会集中到头上。小电商企业还是有机会的。

  嗅觉敏锐的首都被风感动了,为清新的赛道掀起了又一场狂欢盛宴。根据CVSource的投资数据,在2020年6月28日至2020年8月5日的40天内,有6个保鲜平台持续受到资本青睐,融资总额约为76.55亿元。而且2020年1月以来,生鲜项目平均融资率达到3.18亿元,是近五年同期最高的。

  2020年6月28日,河南本地餐饮及食品供应链电商公司Liancai.com完成1.55亿元的B+轮融资,由美国菜牵头,河南省某国有基金公司投资;紧接着第二天,2020年6月29日,考拉买菜,完成百万元投资;2020年7月23日,《游仙日报》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4.95亿美元,也是生鲜家居行业规模最大的融资;2020年8月5日,一品鲜宣布完成25亿元的C轮融资...

  2020年8月投资社区生鲜店“兔兔买菜”的碧源园创投VC业务负责人齐宝珍表示:“中国生鲜零售市场规模超过4万亿,线下是生鲜消费的主要场景。目前90%以上买菜的人还在店里消费,但近几年线下渠道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消费场景从农贸市场向社区生鲜店转移。今年的疫情进一步加速了这种变化。”

  生鲜领域的投资人张会峰也告诉中国投资网,基于刚刚需要的高频度的品类特征,生鲜电商的想象力是巨大的。随着近两年生鲜电商模式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趋势,生鲜电商的未来方向逐渐明朗。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资本热潮到来之前,生鲜行业上演了一场生死大逃亡。2019年底,作为生鲜电商的“代萝卜”、“吉吉鲜”、“苗生活”等生鲜平台,陷入了关门歇业的风波。随后,戴萝卜也向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

  有一段时间,生鲜行业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很多创业者高喊“我玩不起资本宠儿的游戏,我再也不参与生鲜电商项目了。”

  大萝卜创始人兼CEO李阳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低估了为新鲜食品“烧钱”的速度”。根据CVSourcce的投资数据,大萝卜此前已获得近10亿元融资。

  然而,Touzhong.com发现,2020年9月4日,大萝卜微信官方账号发出两条消息,疑似恢复运营。这是帝来萝卜陷入商业危机以来,该公司微信官方账号的首次更新。微信官方账号在回复中说:“目前有门店的城市有合肥、芜湖、阜阳。如果在其他城市,也可以切到合肥看产品送货到家。"

  李阳最近还在代萝卜破产重组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当场向法院提交了投资意向书。李阳表示,9月7日晚,公司收到1000万美元投资意向书,双方已盖章生效。

  “这是资本市场对萝卜在六个月重组期内继续经营的肯定,会有新的融资进入公司。”李阳透露,3年内菜菜(代萝卜主要运营商)的投资回报率将达到1.86至0.66倍,市值将超过5亿美元,达到上市的长期目标。

  要拿下“最难的骨头”,供应链是核心。

  尽管资本一再加持,但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新鲜的电子商务是“最后的蓝海”,也是电子商务领域“最难啃的骨头”。

  自2005年新鲜电子商务在中国萌芽以来,新鲜电子商务经历了15年的探索和推进。在此期间,生鲜电商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烧钱补贴、资本泡沫、倒闭倒闭倒闭、鸡毛遍地...即使面对坎坷的发展道路,市场也发出了“新鲜电商已死”的声音。

  尽管这个领域正在出现新的参与者,但大多数企业仍然面临着高成本、低毛利的利润问题。

  此前,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中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1%实现盈利,4%持平,88%亏损,其余7%亏损巨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hongguan/20201006241374.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