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秋日的第一杯奶茶,莫名其妙就火了?

  谁知秋分前后,全网都在刷屏,并非大闸蟹,而是“秋日第一杯奶茶”。

  那究竟是什么梗?火烧得怎么样

  这种热潮,卖火的是什么产品?

  秋日的第一杯奶茶,到底是什么滋味?

  不出所料,《秋冬第一杯奶茶》在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上全面火起来,几乎所有人的朋友圈都被刷屏了。

  普通人、茶饮圈的朋友都被蒙上了:这是什么梗?谁策划的?红色是什么颜色?

  这段文字开始是有人在微信里给对方发了“秋日第一杯奶茶”,对方二话不说,就发了一个52元的红包,意思是“拿去卖奶茶吧”。

  不久,大家都跟了上去,有晒红包的,有晒奶茶的,玩梗的目的也逐渐从要红包、秀恩爱,逐渐扩散到用花样来表达对奶茶的爱:

  你知道吗?这个年代,越是无厘头的梗,越容易一不小心成为热门话题。

  《秋日的第一杯奶茶》登上热搜,这热得像一颗火箭,中午微博话题阅读量还是上百万,下午飙升至1000万+,转眼间就超过了两亿。

  这种热销,怎么能错过茶饮品牌、抽奖互动安排,玩的比网友还嗨。

  秋日第一杯奶茶梗爆红,正如昨天因太帅登上热搜的维权小张一样,深究起来并无太多理由,就是好笑,轻松,无厘头,戳人的“玩梗心态”,消解生活的压力和无聊。

  有关这条梗,其实,茶饮圈朋友们最关心的有两件事,一是——

  二:全国网友都去喝“秋冬第一杯奶茶”了,大家喝什么呢?

  秋季第一杯奶茶,喝哪种茶?

  外网上看热闹,内行人看机遇。

  自从有那么多人晒出了他们的“秋日第一杯奶茶”,就说明这一波初秋饮品消费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们究竟发生在哪里呢?每个人都喝了多少酒?哪一类最可能获得分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这件事。

  接近30日微信指数。

  将近一个月来,全国陆续入秋,我们以22日为节点,选取30天的数据,横向对比了珍珠奶茶、杨枝甘露、烧仙草、港式奶茶的指数:

  来自30天的数据:

  本年度一直很火的烧仙草,指数最高;

  秋天和冬天是珍珠奶茶的主战场,在起伏中稳步上扬;

  港式奶茶价格一直稳定,略有上涨。

  这个数据与朋友圈,微博上的反馈相一致。昨日“秋第一杯奶茶”刷屏时,不少人晒书亦烧仙草。

  差不多三个月品牌更新。

  哪种新产品最可能出现在“秋季第一杯奶茶”名单上?

  为此,我们盘点了喜茶、奈雪茶、茶色茶、CoCo都可、茶百道、点心、古茗、煮叶茶等品牌近3个月来的部分新品:

  数据截止9月22日,其中新产品、小包装均未完全截取或标注。

  早秋喝奶茶,也可能是从夏末开始,具有一定的季节转换意义。菜单上还有葡萄,芒果,椰子,豆奶,奶油;小料,各种“冰冻”越来越多,承担着奶茶一半的美味。

  这个热浪,提供了5个启发方向。

  牛奶茶会的话题再次刷屏,但是对于许多饮料店和研发人员来说,初秋这段时间有点尴尬:

  夏季水果原料尚未用尽,冬季趋势仍不明朗,到底上什么,怎么上,没有很明确的指向。

  这次主题为“秋日的第一杯奶茶”提供了一些思考的方向:

  水果将以新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秋季和冬季菜单上。

  “葡萄乌龙茶”刚刚上线,茶底用的是葡萄窨制的乌龙茶,泡出来的茶汤有葡萄的香味,一上线就引起了业界的关注。(传送门:水果奶茶!奈雪刚推出的新产品,能不能成为冬季爆款?

  这种水果奶茶,提供了一种秋冬水果的思路:变换形态,留香。

  饮料店的水果原料,葡萄、水蜜桃、荔枝等,可考虑彻底“改头换面”,以香味、颜色、水冻等形式完美融入秋季产品,既消化库存,又提供新鲜。

  消费者对于饮料的季节变化更有认知。

  它也是这个主题最令人惊喜的地方。

  每个春天,整个食品消费领域都将迎来一波樱花、抹茶的新潮。与之相比,秋天似乎还没有形成对大量新的季节限定。

  茶中,秋天比较常见的元素是桂花,如煮叶刚推出的“大红袍豆乳拿铁”,就撒上桂花。

  另外,益禾堂还推出了新款“可饮月饼”,前些年有些品牌欧包中还推出了蟹黄口味。

  现在消费者已经开始喝“秋冬第一杯奶茶”了,简单来说就是心满意足了——这可能是秋冬限定的一个方向。

  三、“生打、噗、厚、撞”,越活越流行的名字?

  新款上市前,流行卖萌路线:波波、芝芝、芒芒、莓莓…

  本年度销售较火爆的几款产品,加入了一些很有画面感的动词,如“生打椰汁冻,葡萄撞珍品茶”,以及一些很生动的形容词,如“噗嗤鲜果泡泡茶”,“浓奶拿铁”。

  优质的产品更需要有响亮的名字。下一步,或许会有一波生动形象的秋冬产品名称出现在各大品牌的菜单上。

  茶底追“特香”,奶油顶,多层底成标配。

  此款新款中,除了乌龙茶的葡萄井盖,我还发现了两种不常见的茶底:小青柑、伯爵茶。

  由金观音、金桂,到凤凰丛中,再到下半年咖门举办的新饮力大赛,众多选手使用普洱,业界对“特殊香气”的尝试越来越大胆。

  另外,在今年的配料趋势中,“奶茶+果仁”组合已经占据了整个奶茶季。

  与此同时,小西米、西柚粒、布丁、各种冰冻、波波混搭等复合底料也在不断增加,多料已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标配。

  新概念容易“成名”新爆款。

  将近3个月来,比较明显的爆款是椰子类产品,喜茶刚推出时,很多商店卖不出去,奈雪的“霸气好椰子”,3天内就卖出十万多杯。(传送门:喜茶、奈雪都在推,椰汁饮料会不会带来新的潮流?)

  在茶饮料中出现的并非椰子。细看,这一轮椰子热,与“椰子鲜奶”的概念有关。

  以往茶饮中对椰子的应用主要是椰汁和椰奶,这种冷压法生产出的“椰奶”,口感和风味更接近自然,给人以更高价值的感觉。

  或曰:爆款,源于对传统材料的再创新。

  这一年来,“奶茶”被热得不计其数。

  在热销的背后,优质的产品永远是所有爆款的核心因素,更是品牌留在消费者心中的原点。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hongguan/20200924241264.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