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信了别人十年前跟你说的:“别瞎折腾了,干啥都不如砸锅卖铁去买房子”,那么你现在大概率吃穿不愁、活得轻松又惬意。只因为过去的十年可以说是房价头也不回、一路上涨的十年。
在深圳,这种涨幅尤其刺眼。这么说吧,不用讲你要是20年前或者10年前在深圳买了房会怎么样,哪怕就是5年前只要你勇敢的买进了深圳,现在可能都是躺着数钱、做梦都会笑醒的状态。
如果你真的有一台能带你回到10年前的时光机,也许压根不用别人说,你都会心无旁骛的去买房子。
当然,除了买房你能干的事还有很多,但因为房价不讲武德的上涨,房子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有眼无珠、一步错过步步错过的代名词。
普通人最好的投资还是房子?
在楼市摸爬滚打的人或许都听说过以下这个段子:
“一个男人十年前毅然以60多万元卖掉了自己在南山的房子,拿着这笔钱去创业,经过十年努力打拼,公司走上了正轨,赚到400万纯利润,然后他用全部利润再加上部分银行贷款,把自己当初卖掉的那套房子又买回来了,毕竟小孩要上学。在深圳,明明可以买房致富,他非要装逼创业!”
呆毛君一直都认为,段子是源自生活的。真正令人心有余悸的,是无论你多么努力奋斗、拼搏,到头来却始终跑不过也追不上那一纸房价。公司走上正轨赚到了钱,还能把当年卖掉的房子买回来,可一旦亏了呢?那就是叫人不敢深想的血本无归。
就在前两天,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在路演中就“十年长牛,穿越周期”话题分享了他自己的判断。其中有一段不但说到了深圳的楼市,而且提到了“普通人最好的投资是房子”。
有的人深以为然,有的人半信半疑,自然也就还有人觉得“那个靠炒房致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但斌是这么说的:“在过去的13年中(2008-2021年),尽管相关部门为了抑制房价上涨过快,先后出台了很多楼市调控政策,但房价还是从2万元/平方米,涨到了20万元/平方米,部分小区单价甚至接近40万元/平方米,可能有的小区房价已经超过了40万元/平方米!”
2004年但斌创建了东方港湾投资公司,2007年、2012年两次入选全球杰出华人投资者,最近4年更是连续获得有中国私募界奥斯卡之称的金牛奖。
他接着说到:“如果有一般的朋友来向自己咨询投资什么好,我都会跟他说,如果你不专业,千万别买股票,对你来说最好的投资是买房!”
对此,他给出的原因是,一般情况下,普通购房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常识,就可以判断出一套房子到底是不是学区房、是不是背山面海、是不是黄金地段等等;而若只靠常识投资股票,会让你亏成零头!
买还是不买?市场也很纠结
“年年难过年年过,年年过得都不错。”
这是但斌过去29年的体会,放在这里说,是因为呆毛君觉得,这何尝不是像极了近几年的深圳楼市?
自从5年前国家提出“房住不炒”,全国各大热点城市的楼市调控政策就如雨点般的砸下来。对深圳而言,除了2019年给豪宅税短暂松绑过一阵以外,可以说其余时候但凡出政策,清一色的都是在收紧。
调控“最严”复“最严”,或许刚开始人们也曾真的相信过,调控可以掐住房价上涨的喉咙,到后来才发现,层不不穷的政策除了一次次误伤刚需和给炒房客找了些麻烦以外,该不该涨反正房价一直没有回过头。
可以说直到去年底甚至今年初,政府一套组合拳下来,深圳人才发现这次可能是玩真的了。
可毕竟被市场教育了这么多年,你现在要让人在短时间内把状态从“后悔没有早点买房子”调整成“绝不站岗,等待抄底”确实也有点困难。
从深圳贝壳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来看,三月的深圳楼市,二手房成交量虽不及巅峰,但仍比新房成交套数要高。
市场当下的纠结和博弈体现在,业主普遍不爱放盘了,可同时买家也不爱去看房了。
不少业主为了表明自己资金雄厚,还能撑很久,房子即使不卖也无所谓,甚至提高了放盘价,或者索性撤盘不卖了。
业主这么做的逻辑是,不能让买家觉得,参考价发布后,房价很快就会下降。
可现在的买家也非常精明,不会常常去看房,因为他们怕业主发现,需要买房的人非常多,房子不愁卖不掉。
为了表明自己不缺房子,不需要买房也可以过得很好,很多买家都会问业主,你的房子指导价多少,愿意按照指导价卖吗?如果不愿意我可付不起首付。
买家这样做的逻辑是,不能让业主觉得,虽然参考价发布了,但房子是刚需产品,买家非要买房不可,深圳的二手房不愁卖不掉,房价还要继续上涨。
游走在远见与嘴炮的边缘
“投资比的什么?是比谁看得远,看得准,敢重仓,能坚持”。
但斌说,短期走势的判断都是算命。你在眼下看,投资有很多问题会困扰你,但它拉长了看,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那么问题就来了,恰如周董唱的那一句:“时间是一种解药,也是我现在正服下的毒药”。只有等到媳妇熬成婆,方能把风景都看透,谁都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深圳的房子还能不能买?要不要卖?见仁见智,买卖对了是远见和运气;即使买卖错了,也不过是运气和马后炮罢了。
呆毛君觉得,你要实在是房产太多担心崩盘睡不着觉,卖掉几套变现也未尝不可;要是资金链中短期没什么风险,房子放那收租至少绝大多数人也都还是羡慕不来。
对于纠结于要不要上车的刚需一族而言,就像他们说的那样,每一次市场的横盘期都是一次也许并不那么绝佳,但你绝对不应该错过的上车“窗口期”。
在一个“长牛”或者“慢牛”的过程中,千金难买牛回头。在没有遇到极端“黑天鹅”事件的情况下,呆毛君认为,他们说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信的,但也不要急于一下就把子弹打出去,毕竟这样一个与“膨城”业主博弈的机会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