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两会”将于3月5日举行,届时将定调“十四五”中国真正的经济发展宏图。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作为“十四五”开局第一年,且还是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后跨入下一个100年现代化国家进程的首年,建党100周年之际,显得这次的“两会”意义非常重大。
值此“两会”前夕,粤港澳大湾区将又有什么新的发展?“两会”将又有什么新的看点,会释放哪些“重磅”民生利好?大湾区楼市新看点在哪里?一起关注。
“两会”预计性亮点有哪些?
去年面对疫情,中国“两会”聚焦是减税降费、培育新动能、复工复产、政府特别国债、积极宽松货币政策。
那么今年的“两会”聚焦的亮点将主要体现在哪几大方面?
预见性更加关心中国的“科技战略”,中国的“工业制造”,中国的“品质生活”,中国“智能+数字”新经济形态。
一、“十四五”规划宏图。“十四五”规划的公布及2035年的草案蓝图,将是这次两会一个焦点。
二、经济质量升级及“科技智造”,大力发展“民族制造业”。
三、经济“双循环”战略及国内升级消费市场。
四、“质量发展”与“质量生活”。
五、农村与农业振兴计划。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领头湾区”,其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潮流中有重要的带领作用。如不出意外,粤港澳大湾区一些字眼必定会出现在今年“两会”报告中。
从2021年全国“两会”议程来看,会议会审核政府工作报告,还审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草案,及2021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草案,将释放系列的“经济信号”。
中国作为目前全世界唯一正增长经济体,其过往的经济“攻关”经验及未来经济宏图展望势必吸引世界人的瞩目。
大湾区楼市看点,“融合趋势”更加显著!
“两会”前夕大湾区楼市有哪些看点?
在两会没开之前,大湾区楼市已经呈现一定的分化。东莞、深圳、广州加强楼市调控,封堵“假离婚”等购房做法。深圳还打出“二手房参考价”制度,对持续走热一年的二手房市场进行“降温”。紧跟着,东莞“半夜鸡叫式”的“莞六条”加强版调控,收紧购房条件、提升购房首付等。
与此同时,大湾区的惠州、佛山、中山、珠海等城市,购房政策环境相对宽松,目前没有政策出台,预计这些城市的楼市成交,将延续节前的购买行情。
正面方面:
利好于大湾区楼市,必定是“两会”传递出来对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预期。
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建设”为主流的大湾区城市建设,将通过“互通互补”,搭建更好的大湾区经济局面,利于“置业”行情的推高。
负面方面:
楼市过热的城市,面临“调控”收紧。如深圳已经是大湾区第一个同步全国上海、杭州调控的城市,拉开了全国调控的序幕。这些调控政策短期势必对对应城市楼市成交造成影响。
大湾区楼市现状:
成交量普遍保持较好的行情,个别城市成交萎缩。按照统计数据,过去的1月份,深圳、广州、东莞、惠州、佛山都保持强盛的成交量市场。
△今年1月大湾区城市成交火爆
2月份以来,受春节影响,各地成交有所降温,但如佛山、广州“就地过年”热潮,春节成交量市场还不错。数据显示,深圳在春节两周住宅成交面积同比2019年猛涨840%;北京是上涨69%,广州则上涨了78%,就地过年迅速拉动“节前”买楼的热情,甚至有些城市春节期间成交也相对火热。数据显示,2021年春节长假期间(2月11日-2月17日)广州全市一手住宅网签58套,比去年同期的25套增长了140%;东莞2021年春节期间(2.1-2.21),东莞新建商品住宅供应约为864套,新房网签约为1321套,环比大幅上涨了110%。到了节后,深圳、佛山新房楼市都步入正轨,成交量基本恢复每天的正常水平。
东莞1月新房均价达到2.9万一平方,保持持续性的上涨,楼价热度持续升温。
预计两会后大湾区楼市看点:
1、成交恢复“春季购房热情”,个别城市因调控成交“受阻”。
2、深圳、东莞房价调整,其他城市房价持稳向上趋势。
3、“基建热情”及“轨道建设”拉动片区置业的行情。
4、大湾区“城市群”融合趋势逐步加速,带动“都市圈”置业。
大湾区入市楼盘“盘点”!
一季度,预计3月份是入市楼盘一个“小高峰”月份。从目前大湾区预售和供应楼盘来看,广州、深圳等地陆续有新楼盘预售入市。
像东莞长安的莲花华庭(万科瑧山府),已经达到4.2万一平方均价。
广州南沙的中国铁建海语熙岸也已经预售入市,均价30000元/㎡。此项目落于南沙的明珠湾,属于热门板块。
深圳有两个罗湖的楼盘已经宣布预售入市,华润万象华府和缙山府,房价都不低,其中缙山府达到8.92万/㎡,华润万象华府房价均价约8.9万/㎡。这两个项目都在红岭金融带区域,特别是缙山府,有深中学区的加持。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公布规划纲要的两周年,经济总值不断攀升,跨越11万亿,工业产业增加值突破3万亿,人口规模已经冲破七千万,预计大湾区城市的置业行情持续“向上”。
深圳近期也公布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提及建设前海深港国际服务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等,加快布局建设具有牵引力辐射力带动力的重大战略平台,推动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深圳都市圈,促进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
广东“十四五”规划要求构建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打造12312交通体系,GDP总量将达到14万亿左右,提及以深化广深“双城”联动强化核心引擎功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湾区“双子城”,放大辐射带动和示范效应。特别是交通的建设,着力建设“半小时交通圈”,推进建设广州至深圳高铁新通道。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大湾区置业“一体化进程”。
预计今年的两会,会进一步“助力”大湾区“置业”,带动“湾区生活圈”快速形成。“两会”前夕,大湾区楼市看点仍然“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