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人空巷”的金融街到身陷代持风波的“润四”再到最低278月社保才能入围的海岸城,深圳人已经为了房子忙碌大半年。
在这条“打新”的时间轴上,无论是上车门槛相对较低的华强城和门槛并不低的远洋天著,还是怎么看都不像是为纯正的无房刚需准备的“润四”,结果都无一例外的售罄了。
听说隔壁惠州腊月二十九都还在卖地,这边深圳的开发商们自然也不敢懈怠,即使南方的小年已经来敲门了,但他们仍在忙着抢收。
镰刀太多,韭菜都不够割了
如果把楼市里的新房比作镰刀,买房人比作韭菜,那么去年深圳新举起的镰刀就有53177把,而最终收割的韭菜有45384颗。
2月的南国,只见艳阳不见瑞雪,但丰年似乎依旧清晰可见。甚至就在海岸城摇号的前几天,天健悦桂府才刚卖光了427套房子,而且仅用时3小时;另一边龙光前海天境的1003套住宅在历时8小时的线上选房后也宣告售罄。
明天,海岸城就将举起它的721把镰刀,毫无疑问,从前每一颗子弹是怎样消灭一个敌人,如今每一把镰刀就怎样割掉一颗韭菜。
而且这一次楼市里的镰刀远远不止这721把,你看:
“中泰印邸正公证摇号,175批选115套”
“深铁懿府2060批选744套”
“254批选149套,龙华尚誉红山里摇号结果出炉”
“万科光年四季2022批选777套房”
“富士君悦府/君荟苑661批选368套房”
“香山道公馆106批选100套房”…
要知道,这些镰刀是同时举起又同时落下的,极限“7选1”,谁没日光谁尴尬。
而之所以让这么多的新盘同时入市,就是想营造出“镰刀太多,韭菜都不够割了”的局面。不然像之前成千上万人抢几百套房子的事情恐怕会发生7次再7次。
楼市困局:方法总比困难多
当人们知道了有8997人一窝蜂认筹了394套房子后,他们心里大概也明白,一纸新政落地只是迟早的事。
尽管你很难一竿子把8997人全打翻,说他们就是炒房客,但即使他们只是不约而同的做了一件他们很想做的事,可在“房住不炒”的主旋律下,这显然是一件“不正确”的事。
所以为了让这群执迷不悟的人悬崖勒马,新政如约而至。新政效果也不可谓不立竿见影,直接带凉了原本如日中天的二手房成交。但这种威力似乎却在新房市场失效了,打新人依然我行我素,该抢的房子他们一套都没落下。
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12名涉嫌违规申购华润城润玺一期的买房人收到了“禁买令”,被禁止在深交易房产、申请保障房与公积金贷款。
杀了“鸡”,可“猴子”还是一副“山中无老虎”的模样,或许因为在他们心中,打新的利润实在太诱人,值得铤而走险、放手一搏。
而从集中入市的7个新盘的情况来看,“老深圳”的社保优势一览无余,对那些“新深圳”形成了碾压之势。
海岸城278个月的最低社保入围月份换算过来就是23年,即使是夫妻双方均有资格,人均也需缴纳近12年的社保。
在海岸城官方发布的入围诚意登记名册里,隐去了买房人的出生年月信息,所以他们具体的年龄我们不得而知,只能以“老深圳”代指。
而就像我们怀疑“买润四的真的都是无房刚需吗?”一样,我们也会想:“真的有这么多老深圳几十年了还一套房都没挣下吗?”
答案不在各大楼盘的诚意登记名册上,而在每个人心里。只能说,我们正身处一个方法总比困难多的深圳楼市里,老韭菜不被割完,新韭菜没法登场。
只有开源才能“救”深圳?
狼行千里吃肉,这或许是由它的“狼性”决定的,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狼多肉少”的局面,呆毛君认为,要么给狼喂足够多的肉,要么,把这些狼驯成狗。
而深圳似乎刚好就正在做这两件事。
一方面,“房住不炒”的大旗一直飘扬在深圳上空,其意义就在于不厌其烦的告诫深圳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而且,今时不同往日的是,深圳住建局已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商品住房购买资格审查和管理的通知》,作假者将受到包括“禁止3年内买房、停止公积金贷款资格3年和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在内的多项处罚,已经不再是喊喊口号而已了。
另一方面,深圳去年一共释放了31宗宅地,超过了十三五头四年的总和。
更重要的是,深圳庆祝特区建立40周年的时候,国家推出深圳综改试点方案,提出综合授权清单,在土地管理制度上给予深圳大胆改革的发展空间。去年底,深圳市人大审议通过《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
旧改“双百”破局,将明显加快深圳城市更新的速度,更多宅地将从旧改项目中释放出来,市场认为这将很大程度上改善深圳楼市的供需平衡。
“在给狼喂肉的同时,慢慢驯化它”,这或许就是深圳的平抑炒房“虚火”之道。
限价,让真正的刚需能买得起房子;严格资质审查,剔除购房大军中浑水摸鱼之人,让房子落入真正的刚需手中。
愿望是美好的,但道路一定是曲折的。希望深圳的“新韭菜们”能早日登上历史舞台,希望“房住不炒”很快能从理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