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房价上涨,谁背锅?

  海风又吹过了四十年,深圳也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边陲小镇。

  四十年前1000元/平的房子,如今均价62323元/㎡。有幸从这段历史中经过的人,应该会有一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回头看,“东湖丽苑”就像是一颗种子,只是如今被淹没在炒房大军中的人们,似乎已经没空去理会这场游戏当时是如何按下的开始键,又是如何的,忘了按暂停。

  当年特区成立后,国家拿出3000万元贷款,专供开发深圳经济特区,但这点钱即使放在当年也都还不够搞2平方公里土地的三通一平。于是乎“出租土地,用地金换现金”这样一个大胆的想法诞生了。

  种子已然种下,深圳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要“先行先试”,崭新的“试验田”里会开出怎么样的未来,当时没人知道。

  本就“该死的炒房团”

  当你看到现如今几近疯狂的“打新族”,你会不会有那么一瞬间就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那些“倒爷”?

  同样都是为了搞钱,唯一的区别是当年的“倒爷”小到粮票大到飞机,无所不倒,而现在的“打新族”一门心思倒房子。不知道这到底算是历史的一种进步还是倒退?

  但至少当年,国务院曾两次发出紧急文件“打击投机倒把”,这也使之成为当时年度最重要的经济运动。

  不知道那些如今在赶场般的“打新”中一次又一次陪跑的人,不甘之余也会不会想:“如果当年打击投机倒把能斩草除根的话,刚需现在应该不至于这么难的”。

  或许我们这一代本可以不用一边骂着“炒房团”一边却又慢慢变成以前自己最厌恶的那种人。

  短短3年时间,他们把温州房价从2000元/平炒到7000元/平。同年,北京(楼盘)的房价才4716元/平,上海(楼盘)才3658元/平,当年,温州只不过是一个三线城市。

  房价成为“笼子外的鸟”

  有人说,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当年的“倒爷”长什么样我不知道,但我却目睹了如今的真刚需和假刚需是如何的发了疯拼了命都要“打新”。

  因为在深圳,买房来钱实在是太快了!以深圳西部的宝安为例,两年多前400万出头的房子,如今挂牌价已经突破了700万。掐头去尾四舍五入一下,买了这里的房基本等于年入150万。

  而据报道,深圳市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27757元,折算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0646元(四舍五入)。

  也就是说,这两年在深圳,买房的收益堪比打工几十年。

  就像你看到的一样,深圳房价已经成为了一只“笼子外的鸟”。你买或不买,房价涨幅和收益就在那里,只有多不会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shangye/20201208242139.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