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焦虑的“房都”,深圳房住不炒任重道远!

  1

  正在研究综合调控政策……

  2019的8.18先行示范区开启本轮房价上涨的一年后,深圳终于在2020年7.15出台史上最严新政,此时深圳的成交均价是66855/m²,同比已经上涨22.4%。

  然而,深圳的炒房热情已不是一纸715禁令所能冲退。

  下半年,职业炒房公司仍然在吸纳全国资金下注前海宝中,炒房散户依旧代持众筹冲击一个个限价新盘。

  2020年11月,深圳的抢房事件终于被央媒曝光,深圳住建局回应正在研究综合调控政策。

  50天后,715新补丁流传于网络,规定家庭购房时无资格者无法登记在房本上,虽意图堵死“假结婚”炒房,但《民法典》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仍可分割,所以只是增加“假结婚”炒房风险而已,切不死。

  22日,住建局又发布通告,严惩华润城四期12名代持者。但这并未对被代持者(真正出钱的人)造成任何影响,打个一点也不恰当的比方,为了打击代孕去惩罚代孕的妈妈而不去管郑爽。

  无论是补丁或通告基本没有对市场有实质性的撼动,715至今,业主们的信心不减反增,深圳的挂牌价仍然在不断升高,所谓的“综合调控”到底是五年限售、提高增值税,还是交易环节房产税?什么时候出?市场一片迷茫。

  反正,越研究时间越久,恐怕火越难扑灭。

  为什么上海对“房住不炒”觉悟高、手段快,而深圳却有所滞后呢?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上海对GDP的热情不及深圳。

  四个一线城市中,唯一在十四五定下经济目标的城市,是深圳,提出达到4万亿的目标,如若实现可能逼近北京的经济总量。

  深圳更在乎GDP还表现在:

  (1)2019三季度,深圳经历了经济增速0.5%的“失速”事件,一记“取消豪宅税”立马转危为安;

  (2)2020年深圳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2%,据了解新增房地产投资增幅超过20%;2019年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仅4.9%,深圳同期数据则为15.9%。可见,魔都上海放弃房地产为支柱的意愿强烈。

  说深圳不依赖房地产是假的,土地收入少但对投资的拉动贡献最大,由房地产交易产生的税收也十分可观。以此观之,迟迟不出调控政策,很可能是担心投鼠忌器。

  2

  房都深圳

  腾讯的股价终于摸到了700元。

  然而,深圳人对腾讯已没啥兴趣了,对在生死关头的华为也没那么关心了,勾起他们所有激情的,唯有房子。

  2020年12月,深圳二手房成交均价首次突破7万/m²,且不论新房,不断上涨的二手房价就已经可以给炒房客们巨大的套利空间,市场怎能平静?

  冬去春来,又到了妈妈们考虑孩子上学的时候。21世纪新闻爆出深圳学位房突破32万/m²的消息,国城花园一栋破楼超过半数A股上市公司市值,这让焦虑的家长们怎能安心?

  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深圳平均收入6.5万/年来算,深圳家庭买一套深圳湾的房子需要不吃不喝142年,深圳的人均GDP/房价与日本90年泡沫时期的东京只差7.6%,已经比香港97年经济危机时的新界要低。

  按照目前的均价,算上小产权房,深圳的房子总共估值33万亿,美股市值37万亿美元,深圳房子已经可以买下七分之一个美国。

  从2016年10月以来,采用行政手段限价、限购调控楼市,变成了猫捉老鼠的游戏。事实证明,老鼠比猫聪明。在深圳,跳涨、反价、炒作、控盘、争学位、博棚改……早已不是新闻,他们对这座城市房价的信心,比对腾讯的股价更有看好。

  天健、龙光两大前海神盘开盘在即,沙井海岸城等网红项目蓄势待发,他们即将带来的风吹草动,又会引起楼市怎样的震动?限制新房价格,给房价统计表一个“好看”的数字,却激发了全体深圳人的炒房热情,政策走向它的反面,如此荒诞。

  继帝都北京、魔都上海之后,深圳已坐稳房都。

  3

  结

  某天我在腾讯的食堂吃饭,听到他们的员工不是谈房子就是谈学校,谈学校的最后还是引申到学区房。

  很显然,几套房子加点杠杆,利润甚至比深圳最赚钱的公司的收入,还要多。

  如果中国最顶尖的一批市场型科技人才都着房子,谁还去想芯片呢?

  深圳或许真的该出手了。但是,猫能有些新打法让老鼠心服口服吗?退出表面凶狠的行政手段,用市场化的方式对待市场行为,当其时也!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shangye/20210123242822.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