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暗流涌动!深圳这些的“异类”房子,能买吗?

  深圳回迁房、小产权房

  如今的市场状态是怎样的?

  据乐有家数据显示,在深圳拥有一套商品住宅的大概是143.5万人,2套以上的有15.3万人,而在深圳拥有3套及以上住宅的,大概是5.3万人。

  而小产权、单位自建房或无房约1850万人,占比84%,即该类人群是深圳最大的人群数量,可见其市场的庞大。

  深圳住房需求非常旺盛,从2010到2019年,新增的户籍人口增加了30.5万人,但2010和2019年相比,一二手住宅成交量甚至还减少了44674套。

  不少家庭想要自住只能选择价格更为低廉的小产权,而投资者又想以低价买入回迁房等待旧改后财富新一轮增值。

  这个市场的供应量又非常的庞大。

  据生菜投资数据,目前尚未确认实施主体、可交易回迁指标的项目共485个,累计拆除用地面积43.2平方公里。

  按平均35%土地贡献率、规划6.0容积率,更新可开发新建物业建筑面积16850万平方米,一般需回迁40%,回迁物业建面约6740万平方米。

  假设平均每个业主拿出0.1%回迁指标出售,可投资回迁指标达6.7万㎡,市场规模庞大,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新项目要拆迁。

  需求旺盛,供应庞大,成为深圳回迁房、小产权市场如今的现状。

  为什么这两年流行此类交易?

  哪类房产风险最大?

  为什么这两年回迁房市场有许多购房者涌入,回迁房的买卖也更为流行呢?

  据介绍,早期,开发商为了抢占项目会提前下手购入回迁房,为后面的拆迁动工做好铺垫。

  2012-2018年上半年,融资大环境都相对宽松,为了加快拆迁,开发商宁愿“以钱换房”。

  2018年下半年至今,开发商融资难度开始变大,只要不影响其拆迁进度,更多也希望“以房换房”。

  然而近几年房价大涨,外地炒房客不断涌入,但不少人缺乏购房指标,今年715新政后,深圳购房名额更具有稀缺性,小产权和回迁房也就涌入大众眼中。

  那一般来说,购买回迁房主要是源于哪些类型的房产?

  主要分为9大类型,分别是红本房产、绿本房、历史遗留回执、两证一书农民房、猪肝本、回迁房、历史遗留回执、小产权房、无任何手续的违建。

  如果要购入回迁房,其中的9种类型应该怎样区别?根据陈海登专家的分析:

  ◆按照风险低至高来算,红本房≥绿本=猪肝本>回迁指标房>两证一书>历史遗留申报>新增违建

  ◆按过户可行性来看,红本房>回迁指标房>猪肝本(未登记)=两证一书=历史遗留申报两规处理>绿本或猪肝本(已登记)>新增违建(无法核实权利人)

  可以看出来,市场上基本上只有红本房(即已取得不动产权证,为市场商品房,可在三级市场进行转让)能够自由交易,但是价格更高;而像绿本房(包括了微利房、福利房等)是无法交易的。

  两规回执、申请历史遗留等类型,根据更新条例,难度较大;而工改保或工改居类型都存在巨大的风险。

  买卖回迁房、小产权有哪些利与弊?

  购入又有哪些风险?

  关于小产权、回迁房的购入,不少人主要是由于没有名额或者是规避限购名额后迫不得已的结果。

  这类产品以较低的价格受到普通家庭的青睐,基本上回迁房的价格比市场上现有商品房低一半,约50%-60%之间。

  另外,如果购买的小产权或回迁房被纳入旧改项目,且进度快速,那么拆迁谈判后签订搬迁安置补偿协议,可以获得一定的过渡费、搬迁补偿费、奖励费、装修费...

  但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有利就有弊。

  短期内买入此类房产需要一次性付款,资金压力较大,另外,无法按揭抵押,难以融资。

  除此之外,也存在各种买卖回迁房风险,等待期限难以确定,而且针对安置补偿协议后面的各种费用。

  即便有过渡费,但回迁时间漫长,资金使用效率未必划算,尤其搬迁安置补偿协议更

  新局备案后,急用钱也无法转卖。

  购入小产权、回迁房有哪些风险?

  1、确权风险:如果发生业主反悔或不配合确权、村集体不配合、开发商不配合、房产绿本无法买卖、公示流程有异议、街道认可出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基本上算是“花钱打水漂”。

  2、旧改项目本身风险:比如项目推迟等待、各种航空限高、生态敏感区、紫线、黄线、橙线、地铁保护区等因素导致项目迟迟未能推进都会导致回迁房购入后的“拆迁梦”会变成遥遥无期的事。

  而且过早的介入回迁房买卖,如果项目不符合计划立项条件,需要等待十几年,最后的结果以只能自己承担。

  另外,开发商方面的合作风险也需要谨慎对待,如果开发商操盘能力缺失、经济方面产生纠纷、和利害关系人等矛盾纠纷问题,那么回迁项目也并不会很容易兑现。

  3、村方面的风险:对于不同的村有不同的合作方法,其中的复杂性更是要全方位考虑,如果村集体修改合作协议,推翻之前合作的开发商,各种利益分配不均衡等诸如此类的内部矛盾,同样会影响项目的进展,投资者也会损失惨重。

  总的来说,在如今开发商融资成本逐渐升高、三道红线压迫的情况下,任何城市更新项目的推进都不是简简单单能完成的。

  而普通购房者想要进入这个“新”市场,需要有足够的研判能力,甚至是实地考察,了解更多的信息,才能稍微清晰地分辨项目是坑是赚!

  因此不少项目都是越前期越具有风险,越到后期,尤其专项规划阶段,项目风险越小,而价格也是越早期越低,越后期越高。

  当不少专业人士甚至开发商玩转小产权、回迁房市场都会被“坑到”时,普通人以小博大,也可能会被深度套牢,一定需要谨慎对待!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shangye/20210123242821.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