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存钱,而不是乱花。他们认为花钱就是赔钱,存钱就是赚钱。
这个逻辑源于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但显然走偏了。平时勤俭持家就好,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要谨慎生活。不能用的钱应该存进银行以备不时之需。存的钱越多,人性越吝啬。只要花钱,就相当于做生意,赔钱;只要你省钱,就相当于做生意赚钱。相当于鲁迅小说《故乡》中塑造的“豆腐师”。杨二说:“你越富有,你越拒绝放松;你越不肯放松,你就越富有。”
可能有钱人都这样。越有钱越存钱,越没钱越大方。比尔盖茨是个有钱人,开的车只比普通车高一点点,不是开豪车环游世界;马云的旅行也很低调,没有什么大仗。但是,有些人就不一样了。领导走在一个位置上,警车开路,各种大小下属陪着,租了很多鲜花和红地毯,有的甚至临时搭建了一个演讲的平台,让自己很有面子。那是宣扬公权力的威望。这是浪费纳税人的钱。如果他们自己花钱,就不会去做。他们恐怕比谁都抠门,什么都节俭。很多网络名人都赚了钱,但不再低调。他们买好车买好房,穿好衣服,花钱也不心疼。因为他们想为自己做宣传,进一步圈钱,必须不遗余力。况且钱是粉丝奖励或者卖货获得的,比较容易获得,所以也不觉得差。毕竟他们是在为自己做宣传,满足个人欲望。
然后,做生意似乎不是存钱那么简单,而是花钱投资,不花钱似乎也不可能赚钱。当然也有“空手套白狼”的商业现象,但大多数商业活动都是花钱的,鼓励顾客花钱。与小农经济下的省钱观念相比,商业行为简直就是浪费。
因为只有花钱买卖才能促进商品在市场上的流通,而当商品流通时,商家才能赚更多的钱。只是存钱而没有实现商品的升值,只会增加钱在银行的利息。生意做好了,钱来的快,比把钱存银行好多了。但是,做生意是有风险的。亏了钱,可以亏很多钱,甚至负债累累。
结果很多普通人看到了生意萧条,看到了很多人赔钱的现象,也没什么本事,就觉得把钱存银行比较合适。省吃俭用,省钱就是赚钱,克制欲望,尽量不乱花钱,因为花钱不是自己的钱,不容易赚回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花钱就是赔钱,存钱就是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