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们曾经多么意气风发,最终都会老去。如果不是积累了巨大网络资源的人,那么等我们老了,赚钱能力自然会急剧下降甚至丧失。等我们老了,连出卖体力赚钱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对于任何人来说,养老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以前我们的传统是“养儿防老”,现在时代变了,生活压力很大。孩子长大后面临巨大的就业竞争,然后就是自己孩子的教育等一系列负担。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依靠子女养老,而是自己规划养老。如果银行有200万现金,是否足够支撑他们未来30年的养老?
虽然我知道很多人不会赞同,但我觉得已经足够了。
首先,能有200万存款的人很少。央行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存款余额为192.88万亿,但这是存款余额总额。单看居民存款,2019年居民存款增加9.7万亿元,达到82.14万亿元。按中国14亿总人口计算,人均存款5.8万元。
也就是说,如果有200万存款,这是中国目前人均存款水平的35倍,那么其他存款少得多的人仍然可以养老。有200万存款的人在全国所有人中是极其优秀的。为什么他们不能养老?
其次,再来看全国人均消费支出。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59元,名义上比上年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5.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063元,增长7.5%,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328元,增长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
如果未来30年全年支出比上年增长8.6%,未来30年共支出296.2万元。我们把这200万放在银行里,假设我们可以得到5%的年利率(有的银行的能源存款可以达到这个利率),那么未来30年的利息收入就是300万元,可以弥补支出。
当然,未来30年利率可能不会保持在5%,利率可能会逐渐下降,可能不会有那么多利息。但利率下降,一般通胀水平也会下降(目前发达国家通胀水平在2%以下),支出增长也会下降。同时,未来30年的第一期,年息不能花掉,所以利息可以留在银行获得复利,实际利息高于300万,仍然可以弥补支出。而且,即使利息真的抵不上支出,在最后一次,还有200万本金可以花,也足够养老了。
最后,在我的计算中,养老金主要是提供200万元的利息,采用全国平均支出水平。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存在差异,确实有些地方的支出会明显高于计算值。但总的来说,人老了之后,社交费用、学习费用、应酬费用都会减少。我觉得安全度过他们的晚年不是问题。
同时可以把该交的社保都交了,这样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对养老的钱也不会有太大影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我国人均基本养老金待遇为每年37800元,月平均养老金为3153元。银行存款200万,按5%利率计算,还有一个月利息8333元,比全国平均养老金高很多。人家没有存款,要靠养老金养老。他们手里有200万,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