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当养儿防老不再可行,养老困境的出路在哪?

  白岩松:

  我们注定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

  养老一直是我很关注、并且热衷和大家讨论的话题。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重,甚至是人口负增长时代的加速到来,以后这势必会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无可逃避。

  我们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养老前景?又该如何应对?分享一篇文章,希望大家看完都能有所感悟、有所行动。

  ﹀

  ﹀

  ﹀

  因为疫情,去年有很多人不能回家过年,包括了我老家认识的一对老夫妇。

  两口子今年六十多了,本来孩子们不回来过年,老人们已经很不好受了;恰逢年初三的时候老阿姨不小心摔了一跤,还是邻居帮忙送到医院去的。

  邻居劝老人打电话告知孩子,两位老人却只是一味叹气:

  “不想麻烦孩子。”

  老人们一个躺在病床上,一个坐在病床边,背影显得特别辛酸无助。

  生孩子是任务,养孩子是义务,靠孩子却是错误。

  我不禁想:人老了以后,到底应该怎么养老?

  1

  撕开养老的遮羞布:

  当你老了,靠谁养?

  我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个真实故事。

  昆明一个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张爱华,独自一人住在一座即将拆迁的破败老楼里。小儿子每隔两天就会过来一次,给她洗澡,带来做好的两天饭菜,放在冰箱里。

  去年年初因为疫情肆虐,大家无法出门,小儿子来的次数越来越少,最后干脆不来了。

  家里没食物了,张爱华起初用开水把老茶叶泡开,嚼着果腹,吃到犯恶心。

  就这么撑了几天,她才等来了新鲜的食物——是小儿子给她点的外卖。这外卖对于老人来说是救民稻草。

  可是渐渐地,这根稻草也要沉下去了。

  两个儿子轮周给老母亲点外卖,一开始每天两份,慢慢地变成了一次送三四天的份量——因为儿子们发现这样可以节省配送费。

  冰箱早已坏掉了,到了夏天,这些每次大量涌来的外卖就会在家里变成发烂发臭的垃圾堆。

  虽然后来疫情缓解了,两个儿子也都和母亲在同一个城市,但已经尝过外卖的甜头,他们不再登门探望老母亲。

  感冒发烧了,儿子外卖给她买来布洛芬;长褥疮?又是一只外卖来的消炎药膏。

  老人就在这样的外卖垃圾堆里过了一年,几经崩溃。

  未来,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更多这样以“自己生活困难”、“难以抽空去照顾老人”、“还有自己家要养”为借口的窘迫家庭,借着越来越发达的外卖经济,让老人们吃着外卖等死。

  2

  当养儿防老不再可行

  养老困境的出路在哪?

  大家可能觉得外卖养老听起来很荒谬,但对于经济窘困的老人来说,依靠孩子养老就可能要面对这样的后果——把自己的老年生活赌在孩子身上,只有孩子有出息、够孝顺,才有可能为自己赢得一个体面的晚年。

  但养儿防老这样的赌局,现在已经越来越没有赢面了。

  年轻人的压力越来越大,有时不是孩子不愿意养你,而是养不起,有心无力。

  现在很多年轻夫妻,白天上班赚钱养家,孩子学费、生活费、房贷车贷、四位老人的赡养费,全倚仗上班这几两工资。下班了还得照顾孩子,你说哪里有能力再去亲力亲为照顾一个失能老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口负增长的加快到来,未来老人只会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养老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也正因为养儿防老不再是可行之计,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老人陷入“养老焦虑”,另寻出路。

  可惜,困境之外,等待着老人们的,是遍地的养老骗局。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年前一则热搜新闻。

  1月19日,湖南益阳一位62岁的老人,赤身跳入资江自杀,只留下了资江桥上整齐叠好的衣裳,还有医院ICU里等待着治疗费的妻子。

  他轻生的原因,是被当地养老机构以预定养老床位并返利的模式,骗取了他一生的积蓄17万元!

  这位姓曹的老人从小父母双亡,一生没有亲生儿女,靠打杂工维持生活。如何跟老伴养老,是他闲下来时最关心的问题。

  从未买过社保和养老保险的他,发现了老年公寓后很开心,视为自己后半生的寄托——投资一定的“床位费”,公寓每个月会给你分红,老了还可以优先入住养老院,相当于预存了养老金。

  老年公寓的销售甚至不需要开会、送鸡蛋、洗脑,曹老就倾其所有,主动把两个人毕生的积蓄投了进去。

  纳诺老年公寓暴雷以后,曹老还因为没有文化、不会用智能手机而一无所知,几个月后还跑去老年公寓的门口,想质问为什么近几个月没有分红了,这才知道老年公寓暴雷的事。

  祸不单行,今年年初,曹老的老伴因为糖尿病住进了ICU。

  看着病重的妻子每天徘徊在生死边缘,自己却因为被骗得血本无归而不能救她于水火......

  羞愧与无力感,终于把他推下了资江。

  这样的悲剧不止一起,光纳诺老年公寓这个案件就涉及了2000多名老人被骗,非法集资4亿多元,多名老人因此轻生。

  其实这样的案例早年已多有发生,各种养老骗局也层出不穷,只是因为这次老人轻生而引发了热议,但是热度也仅仅维持了几天,流量退去后,无人再提起。

  当社会养老负担越来越重,这些无儿可养、或者不愿意拖累子女的老人,到底该何去何从?

  3

  体面养老

  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

  白岩松有句话说得很对:

  我们注定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趁现在腿脚还能动弹,还能自己做主,就赶紧为未来做好准备,提前给自己的晚年预留一份尊严。

  这个准备,一是观念,二就是钱。

  一边是靠孩子养、吃着外卖等死,一边是老人被骗跳江轻生,

  有人道出了养老困境的关键:就是钱。

  体面养老,是有钱人的特权。准确来说,是有钱老人的特权。

  可惜,很多老人一辈子辛苦积攒,到头来却因为无知和错误的方式,并未能如其所愿过上舒适体面的晚年。

  益阳跳江老人,就是典型的案例。

  我强烈建议大家去做一个养老金咨询与规划。

  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更严重,但他们都会早早地咨询专业人士——我想退休后保持现在的生活水平,需要多少钱?我现在每个月应该要存下多少钱?我的养老金适合什么样的投资方式,能让它稳妥地钱生钱?......

  所有细节,人家都会给你提前算好,清清楚楚。咱只要按照规划的方案来做,努力工作存钱、理财增值,老了账户里就有一笔足够的钱养老了。

  最好的晚年生活,就是不给孩子添堵,也不给自己招嫌。有老本,有健康身体,去养老院也好,“同居式”养老也罢,能够体面地老去,就是最大的幸福。

  而这个幸福建立在自己打下的经济基础上,什么都比不上自己账户里的养老金来的实在。

  因此,如果你希望让自己过上一个更有底气、更安稳的晚年,那么我都建议你现在就做养老规划,看看自己需要提前做些什么准备,未雨绸缪。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所有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hongguan/20210311243575.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