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几天春节放假大部分人不想上班,但只有股民投资者想早点上班开盘可以交易。上几天港股市场全部都是红彤彤的一片,港股市场给投资者发了一个大大的牛年红包,所以很多人期待A股也想发个牛年大红包,但是今天的A股市场一开盘就来当头一棒了,大盘跳水创业板更加大跳水蹦了,去年表现非常厉害的股票统一蹦,不管消费品还是白酒还是新能源医疗等,全部蹦倒。
为什么今天创业板蹦的比其他指数还要厉,因为今天的创业板指数权重统一大蹦5点以上,抱团股统一出现的股权上的松动。
以为创业板权重指数为例,像金龙鱼宁德时代这些去年行情表现相当好的票,今年牛年开年出现大幅度的下跌,包括一些疫情影响受益的医疗企业也是一样。
其实今天这行情是一九行情的表现,从权重指数的个股全部下跌,而其他企业在上涨。所以可以看到指数绿,但是大部分股票还在红。
为什么牛年开年A股第一个交易日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问题出现这里了。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十年期年期的国债出现了1年内的新高,这样的问题就是会造成折现率在提升,从而导致高估值公司就会下跌,市场慢慢从去年的逆周期的企业,会慢慢转向为顺周期的企业上。
什么是逆周期企业像快消费品,去年因为疫情影响下的白酒还有一些食品饮料以及医药医疗等企业,因为再去年的疫情影响下导致这些行业加快周期的轮动。
那什么是顺周期的企业,比如银行、地产、基建、家电等,我也估计今天的一些基金机构们他们在调整换股布局,所以等下午就可能知道了他们买了什么,一些股票等他们布局买好股价上又起来了。
所以我们散户投资者今年要大力布局投资顺周期行业的企业股票,今年市场主逻辑在这里。
今天创业板 开门黑,开年果然新气象。创业板黑的也和以前不一样了,就122家下跌,都是以前大涨票惹得祸。所以市场走的行情是不可预测的。
那为什么今天的美的集团出现大跌的表现,比其他家电企业还要多呢?
因为去年市场一些机构基金的基金把美的集团作为消费企业的,业绩与市场预期去判断了。市场也在纠正自己决策上的错误,知道美的这些业绩的连续高成长是不可能持续了,因为去年的疫情严重影响导致,海外出口代工和销售订单很大一部分被美的接走了,而且小家电板块业绩也是高增长,从而判断美的的业绩高预期增长的表现。但今年下来中国的疫情差不多得到的缓解国外疫情也慢慢稳定下来,全世界的疫苗也在接种,所以市场资金走向后疫情复苏的节奏,所以这些资金都是先知先觉的出手。
还有一个情况是今天的新闻也爆出说,家电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美的集团的腾挪空间并不大。因此,近年来,美的集团在家电主业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多元化力度,开启“买买买”模式。
2020年12月30日,美的集团微信公众号发布《美的:重新出发》文章,宣布美的集团的整体业务架构从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创新业务四大板块更迭为全新的五大业务板块:智能家居事业群、机电事业群、暖通与楼宇事业部、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和数字化创新业务。
2021年1月15日,方洪波在美的集团经营年会上表示,2021年美的的重点是创新、突破、布局,要敢于进行颠覆性投资。而就在方洪波上述表态的前后两个月里,美的集团的多元化投资开始全面加速,收购菱王电梯、进军半导体、投资跨境电商,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等等。
回顾美的集团多元化发展之路,迈出的重要第一步当属收购德国机器人公司库卡集团。显然,美的集团收购库卡这一步走的并不成功。
那么,本次美的集团迈出第二步,进军医疗服务领域,能否走的顺利一些呢?答案其实并不乐观。
首先,美的集团收购医疗与其主业不存在优势互补。其次,回到市值上再看,收购万东医疗的消息公之于众后,并没有给美的集团的股价带来明显提升,说明资本市场并不看好此事,万东医疗显然不是美的集团市值的“神药”。
坚守主营业务,打造百年老店,可能是美的集团方洪波渐行渐远的初心。扎扎实实做好产品和服务,才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发展之道。
今天爆出这条新闻也可能对于市场上,大机构的基金等资金可能对于美的接下去的发展,存在一些的担忧等。
今天还有一条的信息比较的劲爆;
2月17日晚间,智通财经APP独家首发报道了高瓴资本斥资2亿美金参与比亚迪股份的最新一轮定向增发股票的购买。高瓴资本拟以更高金额参与认购,但未得到比亚迪方面的积极回应,故最终确定在2亿美金。
有消息称,高瓴资本斥资2亿美金参与了比亚迪最新一轮定向增发股票的购买。比亚迪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确认了这一消息,并表示:“我们对高瓴资本参与本轮定增表示感谢和认可。相信前瞻资本与先进智造的结合会给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日前,高瓴资本公布了截至2020年第四季度末的美股持仓情况,文件内容显示,其减持了多家新能源汽车中概股,其中包括蔚来、理想、小鹏3家中国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的全部股份。截至2020年末,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三家公司的股价相对于2020年第三季度末的涨幅分别为66%、113%与130%。高瓴资本是小鹏汽车早期的投资人,是理想汽车IPO的认购方之一。这表明高瓴资本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投资收益非常可观。
对于高瓴资本减持的动作,有观点认为,虽然3家新造车企业在市值上已经超过了多数传统车企,但是由于全球车企纷纷进军新能源造车领域,市场竞争上仍然存在不确定性。高瓴资本作为投资公司,意识到想要获得乐观的远期投资回报率,就需要将投资重心从整车制造厂转移到新能源产业链上。
比亚迪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较早,近几年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观,与旗下燃油汽车做到五五开。不过有分析指出,预计随着其他传统车企开始大力布局新能源领域以及造车新势力的崛起,或对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造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也有分析指出,相比特斯拉,比亚迪有很大空间。比亚迪销量、毛利润约为特斯拉的二分之一,市值约为特斯拉的九分之一。如果说新能源车企估值存在泡沫,比亚迪的泡沫是“最坚硬”的。从高瓴资本去年以来的操作上来看,也似乎印证着这点。
根据高瓴资本的股票持仓情况来看,在新能源板块上依然重资了业务范围覆盖光伏和锂电产业的部分企业,侧面印证了高瓴资本持续看好新能源产业链上、中游的新材料和电池等领域。
但是,此次参与比亚迪定增,似乎却表明不再持有蔚来、理想、小鹏任何股权的高瓴资本,正在“调头”转入传统燃油车企的新能源发展中。而促使这一决策的主要原因,或许是高瓴资本意识到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优势。
数据显示,比亚迪在2020年累计销量426972辆,同比下滑7.46%。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为189689辆,同比下滑17.35%。
反观蔚来、理想、小鹏3家造车新势力企业,2020年,蔚来共交付43728辆新车,同比增长112.6%;理想首个完整销售年份共交付32624 辆新车;小鹏共交付27041辆新车,同比增长112%。
虽然在销量数据对比中,比亚迪未能显现出优于蔚来、理想、小鹏的市场增长速度。但是,能够吸引作为亚洲地区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投资基金之一的高瓴资本参与定增,无疑证明了资本市场对比亚迪发展前景的认可。
至于现在我们投资者能不能去追,我觉得还是先看一看吧,因为去年的比亚迪股价表现相当不错市场资金的预期已经打满了
去年的比亚迪股价市场机构已经打满业绩预期了,已经涨价了3倍多了。从今天市场股价上反映,市场对于高瓴资本进入定增比亚迪,不是特别的兴奋,可能也是参与的金额有点小2亿美元12亿左右人民币的价格,对于去年好几个定增的项目都是几十亿人民币甚至百亿元参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