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上看到一个“95%的家长,都认为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应该进入前5%”的讨论,截图如上。
一方面说明了整体学习水竞争的提高造成取得前5%的排名很难,另一方面也是显示“平常人难有平常心”,人们容易高估自己,过于乐观而忽视客观规律。
生活中亘古不变的规律是,只有20%的人能跻身前五分之一。
——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说:“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去工作,去追求地位,获得成功,那90%的底层人群总会出现在那里(总有阶级和相对的贫困)。实际上,我们需要一些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来推动文明的发展。”
查理·芒格说:“别根据你的愿望来要求现实,应该依据现实来确定你的愿望。”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要更切合实际,孩子不断超越自己就是很好的了,至于能进入5%的区间,就不用强求了,也提醒我们要认识到:
1/ 请记住我们很大概率上,就是一个普通人。接受自己的普通,然后拼尽全力去与众不同。将生活看成重复博弈会改变你的博弈方式,通过持续提升去打造支持自己把握“好运”的系统,概率上的一点点提升,长期会带来巨大优势。
2/ 【5% or 95%】只有少数人可以超越绝大多数人,这是个铁律。而人性是大多数人会高估自己,伴随禀赋效应(人们会过高看重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也包含因为高估而自以为拥有的过人能力),会认为凭能力自己值得拥有更好或更多,但其实这是不依据现实的。
对于做股票投资的朋友,有兴趣可以继续扩展阅读,有关高估自己在投资市场的表现。
1/ 股市果真如此有效,任何人都不能战胜它吗?有效市场理论大体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对于一个聪明而又循规蹈矩的选股人来说,市场是非常有效的,要战胜市场是相当困难的。实际上,平均结果仅仅是平均结果,从理论上说,每个人都不能战胜市场。正如我常说的那样,生活中的一个“铁律(Iron Rule)”是:只有20%的人才能跻身于前15%。这就是事物运行的法则。
——查理·芒格
2/ 推荐点拾投资朱昂的一篇文章《别被投资中的"平均数"骗了》
在投资中我们常常会被“平均数”这个概念所误导,从而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这个市场的平均数误导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的能力应该在平均数以上,但是作为一个群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从而引发了过度自信的问题。
第二,市场上到底其他人的收益率平均数是多少,我们不仅会高估自己,同时也会高估别人。
第三,这个市场长期的平均回报率,并非是正确的短期预期收益率,因为市场是波动的,大部分时间并不提供平均回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