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改变。
1984年10月10日,中德两国正式签订了《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资合同》,中国合资车企正式拉开序幕。2020年1月7日,上海超级工厂,在马斯克的“尬舞”下,国产特斯拉交付,从那时起开启了“潘多拉魔盒”。
与传统汽车企业不同,特斯拉以节节攀升的市值成功地吸引了资本市场的目光,它更像是一家科技公司。
今年以来,特斯拉的股价一直高涨,其股价年内涨幅超过400%,去年一年内已上涨近9倍,而同期标普500指数涨幅仅为20%。
尽管如此,九月是马斯克最失望的月份。单挑过空头,怼过同业,却没想到在万众瞩目的“电竞日”输了一场。
不包括在标普500指数中的9月4日,特斯拉创下了历史最大跌幅。与苹果借机推出新产品提振股价的做法相似,特斯拉原本打算借“电池日”拉升股价,没想到却事与愿违,甚至连马斯克都没能提前炒作救市,22日当天特斯拉市值蒸发220亿美元。
资本市场表现平平,下跌=不满意。
操作员,商人,革命者?
"我们餐厅里有韭菜和水饺."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对中国公司禁止吃韭菜的做法作出了回应。
特斯拉害怕韭菜,跌不起。
9月份的股市大跌难改马斯克得到了回报,5号他得到了第三档股票回报,总回报达85亿美元。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显示,马斯克本人的资产净值已达68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四。
马斯克的财富与特斯拉的股票紧密相连,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实现了盈利目标,比马斯克收获更多。目前,特斯拉的年产量远远低于世界上任何一个主要汽车制造商,但无论如何,它都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
一再失约的“电池日”更为珍贵,马斯克还吊足了市场胃口,市场甚至在当日忽视了特斯拉的股东大会。”“电池日”前夕,马斯克频繁登上平台,欲言又止,他似乎暗示着另一项迫在眉睫的新技术正在颠覆行业生态。
几个月来,特斯拉的“4680”型电池只是提升了电池密度,却没有达到百万英里的密度,这是分析师们关注的焦点。在电池日活动结束时,投资者高度期待的百万英里电池仍然不见踪影,特斯拉股价也下跌了近7%。另外,虽然整个车体的铸件成本降低了40%,但却不能确定使用哪种金属。
缺乏关键技术令市场失望,发布技术的时机也不明朗。Mack说,这次会议上展示的部分技术“几乎可以使用”,而且目前还没有量产的时限。Massk只是说加州有个试验场,但是离这里还很远。这种新型电池在一年内就可以达到10GW的生产能力。
电池日期间,马斯克一直在强调成本,而其背后仍是汽车销售。事实上,只有制造汽车和交付汽车的数量比较确定。Massk甚至抛出了一个售价25000美元(将近17万人民币)的入门车型,这个时间基本上可以确定,就在“大约三年之后”。
当马斯克抛头露面拯救股价、强调降价是为了卖车时,他更像一名职业经理人,技术革命成了噱头。
究竟特斯拉是否是“韭菜镰刀”?
机灵的空手
早些时候,聪明的空头们已经准备好了弹药,也许他们“真的讨厌”特斯拉股票。
"求助!"24日,特斯拉遭遇网络全面中断,车主无法通过APP与汽车联网,当日该股大幅跳水,截至收盘跌幅10.34%,市值蒸发409亿美元。
在股价暴涨的同时,在“空军”中,总会有一些意志坚定,永不回头的投资者,他们并非无名的人——
KynikosAssociates全球最大空头对冲基金创办人查诺斯、绿光资本创始人埃因霍恩、《大空头》原型MichaelBurry等人都坚定地看空了特斯拉,并表示,特斯拉估值过高、荒谬的高估值是资本市场最大的泡沫,其业务增长和盈利的可持续性较低,以及长期高负债率是特斯拉最大的运营风险。
华尔街分析人士也持同样观点,目前关注特斯拉股价的证券公司共有33家,其中10家被"抛售",只有8家表示应该买进。
MichaelBurry认为,特斯拉的销售增长乏力,采用了低级别磷酸锂离子电池,仍能跑得上里程。值得一提的是,磷酸锂电池确实更便宜,但是它主要被载在低端的新能源汽车中,而这并非高端汽车的发展方向。
3年后,17万人可以开一辆无人驾驶的特斯拉?这个目标不可能仅仅通过低端制造来实现,那么特斯拉肯定会努力降低电池的成本,这意味着三年后,无论是自研还是外采,特斯拉肯定会大幅降低电池的成本,甚至实现真正的“无钴”。
由于百万英里电池只停留在PPT阶段,Marcker's会紧抓供应商,未来对松下、LG、宁德时代等供应商的采购将继续增加,而且不会减少。虽然马斯克一直对电池抱有雄心,但其在动力电池方面的领先地位完全依赖于收购。
所以,对于目前的特斯拉来说,要想实现电池革命,就需要在技术路线上进行革新,维护供应链。
昨天奥迪A3再现?
关注中国市场,不断下探抢占各细分市场,如今特斯拉越来越像大众了,风头过后,最终,特斯拉还是一家车企。
电池技术自给自足成为行业标杆并不是其最大的理想,但出售这些汽车肯定会被特斯拉拖后腿。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2020年特斯拉的出货量仍可能增长30%至40%,而与同业相比,这是个不错的成绩,而与自身相比则稍显逊色。
不管三年后特斯拉能否真正拥有170,000辆高续航全自动驾驶汽车,这种策略意图已经被送到了国内厂商手中——在170,000辆汽车下探垄断中高端市场的情况下。
目前,特斯拉非常看好国内市场,中国正面临着结构性调整,消费升级趋势十分明显。占全球销售额一半以上的是中国市场。虽然疾病爆发时有了好转,但中国消费者仍然偏好豪华汽车。6月份豪华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7%,达到创纪录的市场占有率。
另外,本地化生产使特斯拉成为“买得起的高档车”,国产Model3上市不到一年,就进行了5次调价,从最初的35.58万元(无补贴)降至目前的27.155万元(有补贴),降幅约24%。
自造车的日子本来就不太好,今年上半年,自造车市场份额跌破40%的“市占率红线”,创下10年来最低水平。而且强势的特斯拉再次蚕食了自己的份额,如今特斯拉依然占据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的位置,同时Model3继续压低价格,抢占下行市场空间。
就拿Model3来说,这款车定位于B级豪华轿车,这是奥迪A4L、宝马3系和奔驰C级的天下,如果随后继续降价25万元或更低,Model3将继续占领B级平民车市场,而这部分市场空间(超过20万元)体量可以达到120万辆/年。
特斯拉涌入市场,这样的手法非常像大众集团,即打造奥迪A3抢占A级豪华车市场。
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最受打击的依然是不断蜕变的自主品牌。对于自主品牌来说,特斯拉可能是一场噩梦;但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他肯定是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