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惠州加速抢深圳人模式

  惠州开始加速抢人啦!

  近日,惠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惠州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的行动方案(2021—2023年)》,主动对接深圳。

  此前觉得可能要凉凉的地铁14号线惠州段以及深惠城际,均重点提及。方案明确加快深惠城际项目前期工作,推进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开工,支持深圳将城市轨道交通延伸至临深片区。协调助推赣深铁路、深汕铁路、广汕铁路建设,携手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这也和4月底的深圳都市圈正式确立呼应。

  4月25日,广东省政府正式公布《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强调,构建现代化都市圈体系,并明确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河源、汕尾等两市的都市区部分。

  这是以广东省政府名义印发的公开文件中首次公布深圳都市圈的范围。惠州“融湾入圈”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清晰。政策的明确,对于惠州楼市也将有促进作用。

  01

  深圳1小时通勤圈范围确认

  还是要从4月底发布的《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来说起。

  此次《目标纲要》正式确定了深圳都市圈的范围,不是像过去深莞惠经济圈(3+2)中5个地级市的全域叠加,而且更加遵循1小时通勤圈的空间距离的原则,有利于一体化的发展。

  该纲要列出了广东五大都市圈的范围。包括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以及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其中,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河源、汕尾等两市的都市区部分。

  湾区大地产也查看了资料发现,深圳都市圈最早定义是包含深圳、东莞、惠州、汕尾和河源5个城市,土地面积约为36312平方公里,占广东省的20.2%。

  但是此次修改后,汕尾和河源只是都市区部分纳入了范围。因而­11347平方公里的惠州,在深圳都市圈总体范围的16468平方公里中,占据了69%的面积。

  无疑是提高了惠州的发展地位。而且湾区大地产还关注到,深圳都市圈建设重点中,提及的是推动深莞惠一体化发展,加强三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统筹协调,建设跨区域产城融合组团。而河源、汕尾主动承接核心城市功能疏解、产业资源外溢、社会服务延伸。

  简而言之,东莞、惠州都会和深圳一体化发展。未来当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02

  交通、产业通通融入深圳

  对于惠州而言,这是一个机会。

  要知道去年9月东莞市就明确提出临深九镇高水平对接和融入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探索与深圳共建“深莞深度融合示范区”。而中山也不停以深中通道来炒作翠亨新区的价值。

  而惠州一直没有对融入深圳有太多篇幅描述,但是近日在《行动方案》中,惠州官方用了1.2万字,多方面要主动融入深圳。

1

多维度交通打造

  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地铁14号线以及深惠城际的最新进展。

  去年年底一份关于深汕高铁、深惠城际项目建设方案的惠州政府批文流出,提到了深汕高铁惠州段:建设费用由深圳承担,惠州对境内的开展征地拆迁工作,但征拆费用要深圳支付。

  深汕高铁主要满足深圳市至深汕合作区的快速通勤,各项费用应由深汕两地负责,惠州不应该也无能力承担项目融资成本和运营补亏责任。

  而地铁14号线惠州段,惠州政府在去年11月还做了如下回复:惠州不具备地铁建设条件,近期无法动工。

  惠州常住人口虽然有488万人,但惠城、惠阳、大亚湾、仲恺4区常住人口只有254万人,距离300万的门槛,还差46万人。尽管去年惠州降低了落户门槛,但凭借惠州的人口吸引力,无法在短时间内达标。

  当大家认为地铁14号线以及深惠城际要凉凉的时候,《行动方案》给了市场一个定心丸,惠州政府说“我们要建。”

  《行动方案》中提到,要加快深惠城际项目前期工作,推进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开工,支持深圳将城市轨道交通延伸至临深片区。协调助推赣深铁路、深汕铁路、广汕铁路建设,携手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目前,深圳至汕尾铁路、广州至河源铁路也已列入广东省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计划。未来,惠州将拥有5条高铁,其中连通深圳的高铁就有3条,深惠通勤出行更加便捷。

  除了高铁,深惠两地的高速公路网也越来越密。截至去年年底,惠州已通车高速公路18条,通车总里程达850.7公里。其中,长深高速惠深( 惠盐)段、沈海(深汕西)高速、惠深沿海高速、武深高速新博-博深段都与深圳紧密相连。全市7个县(区)中,每个县(区)至少有一条高速公路通往深圳。

  今年初,串起深圳、惠州、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深汕高铁开工建设,惠州将设两个站;“丰”字交通主框架中对接深圳、东莞的深莞惠红色干线正全面施工。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开工深惠城际、穗莞深城际前海至皇岗口岸段、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等项目。

  除了陆路交通,针对航空交通,惠州还规划按照深圳第二机场功能推进惠州千万级干线机场建设,启动飞行区扩建工程,旅客吞吐量突破300万人次。同样作为海洋城市,惠州还将推进惠州港与盐田港联动发展,支持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2

产业加速融合

  产业融合也是另一个重点。

  在此次《行动方案》中,惠州提出将建立与“双区”城市合理分工、高效协同的产业衔接机制,重点加强与深圳、东莞等市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与广州的装备制造、超高清视频、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规划对接,促进形成跨区域产业集群生态圈。

  湾区大地产查看资料发现,以深圳为核心、惠州入列的产业集群众多。

  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中,提及了惠州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先进材料产业集群、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等,显示出深惠在新兴产业协同合作方面有着巨大的空间。

  近年来,惠州进一步吸引深圳新兴产业资源落地,深惠产业链协同创新步伐不断加快。

  今年4月20日,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洪带队到深圳调研有关企业并参加深圳-惠州产业协同创新对接交流会。本次对接会共有72宗来自大湾区的项目签约,投资总额逾860亿元,涉及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

  根据惠州市商务部门数据统计,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全市签约项目347宗,投资总额7356亿元。其中,来自深圳的项目111宗,占总宗数的32%,投资金额1070亿元,占投资总额的14.5%。

  03

  深圳人都买惠州哪里?

  惠州主动后,对于其楼市也会有促进作用。毕竟去年,不少深圳客分流至其他城市了。

  湾区大地产关注到,从深圳客买房城市占比变化来看,惠州去年虽然是首选,占比为22.9%,但是比起2019年的29.4%是有所下滑的。

  部分深圳买家已经将目光投向了中山、广州、珠海等地。像拥有着深中通道的中山,购房占比就从1.8%提升至3.2%,广州凭借着南沙也从0.2%提升至2.3%。

  但是惠州楼市成交量依然在高位。

  据乐有家研究中心监测,2020年惠州市一手住宅供不应求。供应面积收缩,仅1572万平,环比下降10.4%,销售面积却有1635万平,环比上涨16.6%。

  这背后就有深圳买家的助推作用。

  数据显示,深圳买家依然是惠州楼市的主力,去年占比达到56%,甚至远超过惠州本地人19%。

  很大原因就是“715”新政后,不少深圳买家丧失了深圳的购房资格,转而将目光投入周边城市,不限购的惠州就成为了首选。惠州去年成交量为15.09万套,同比上涨14.4%。

  湾区大地产认为,惠州如今正式纳入深圳都市圈的范围,无疑又给深圳买家买惠州一个“定心丸”。

  除了惠州不限购,有规划利好外,惠州房价低,容易上车也是重要因素。

  虽然去年,惠州一手住宅成交均价为11535元/平,环比上涨6.5%,套均总价为128万元/套。但是,对比深圳,惠州价格还是比较亲民,以4.5倍的价格差距,俘获了深圳买家。

  而惠州要买哪里?

  首选自然是地理位置靠近深圳的。像是大亚湾区去年是“深圳客”的首选,购房占比达到35.2%。而惠阳区、仲恺区分别达到21.9%和21.0%。

  其次,在惠州买房依然是跟着交通走,最能看得见的地铁14号线,连接深圳惠州的黄金线路,就成为了深圳客去年关注的重点。

  未来深惠城际线路上的站点也值得关注的。4月就最新公布了深惠城际方案设沥林北、陈江南、镇隆,串联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镇隆源兴产业片区等重要城市发展片区。这也是为何仲恺区近年来的成交量不断上扬的重要原因。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所有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shangye/20210510244242.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