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重庆上演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土拍,
整个五一期间,市场的火爆程度刷新了记录。
如今过去十几天,
考虑到其中喧嚣和浮躁的成分差不多已经淡去,我们得以用相对冷静地回头复盘。
1.
这是今年“两集中”政策出来以后,重庆第一次集中拍地。
集中供地规则:
一、全年土地供应规模不得低于近五年平均交易量。
二、供应的土地,必须在三次之内挂出来卖。
三、土地供应计划,必须向全社会公开。
按照之前的预期,土地集中供应,会给开发商的资金起到分流的作用。
而开发商资金分流,会间接降低土拍的激烈程度。
虽然说价格不是成本决定的,但土拍价格降下来,一定程度上肯定也会有助于房价降低。
但重庆这次土拍的状态,完全相反。
怎么形容呢,就是…拍疯了的程度:
这轮土拍,重庆一共成交了46个地块,共吸金635.04亿元,
成交楼面均价9133元/㎡,平均溢价率为42.99%。
竞争最激烈的地块,溢价率达到了129%。
整个市场瞬间被燃爆。
尤其是拍出的地块附近的楼盘,房子卖得特别火:
买房要靠抢,晚上11点都有人在售楼处排队那种。
因为这次重庆人民很聪明,一下子就看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现实:
拍下的地块的楼面价,已经逼近周边在售项目的销售价了。
既然面粉跟面包一个价格了,那么接下来,面包极大概率要涨价。
上一轮2016年的行情,重庆本地人的反应是迟缓的,
差不多晚了进场的外地人半年左右。
今年反应则是非常迅速。
显然是被市场教育过了…
2.
除了溢价率高,这次土拍还有几个特点:
一、少部分在核心区,大部分在外环区域。
比如,江北区首次在集中供地的计划中挂了个零蛋,而渝中区更是已经3年没有土地供应。
因为核心区确实也没啥地了,只能靠旧改一点一点慢慢腾挪。
二、地块小
除了龙湖在大渡口区拿下了两个地块差不多加起来能到600亩以外,
其他地块都是小地块,大部分面积都在几十亩到100亩之间。
这说明,重庆主城没什么大块的土地了。
事实上,主城区的住房库存也在告急。
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重庆主城区商品房库存连续四周下降,现在的去化周期已经缩短为6.5个月。
三、除了热门地块的地王和高溢价率,还有10几块冷门地。
这个结果,算是非常符合集中供地政策的原本预期,
因为开发商资金就那么多,投了这个就没钱标别的。
不好的地块,只好面临流拍的结局。
而好的地块,或者说,只要不是那么差的地块,在“两集中”的政策下,
都是受到争抢的。
因为一年总共就拍三次地,抢不到就意味着没米下炊。
做开发商的,在一个城市拿不到地那就不用干了,直接把当地业务部门解散得了…
3.
这次土拍对市场有什么影响。
最直观的结果大家应该都已经看到了,那就是:
新房抢房;二手房挂牌量急剧减少,以及,涨价。
—— 截止今天,重庆二手房挂牌153954套,比5月4号的158898套减少了近5000套。
现在各种营销、造势的因素已经消停,但市场依旧持续高温。
目测热度还会继续持续至少两三个月。
从我们对市场的感受来看,这一轮土拍,极有可能要开启重庆一轮大的行情。
虽然在这之前,好的位置好的板块也在涨,但相对还是比较温和,
而这次土拍带来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市场反应的激烈程度远远超出预期。
用我们重庆合作的团队的话说就是,
在重庆做房产十几年,没见过这架势。
重庆房产市场这回是怕要变天了。
也有人说,重庆到底能不能涨起来,要再观察两个月才能见分晓。
嗯…如果是站在看客或者“评论家”的角度,这个说法完全没问题而且十分保险。
只是对买房决策没有任何用处而已。
“观望”这种做法,只适用于静淡期,
反正买了没影响,不买也没关系。
但在市场热度启动期,一旦行情开启,两个月足以走完一大波涨幅,
空仓的风险太大。
等你观察出结果了,大概率也买不起了…
所以这种形势下,负责任的建议是现在就给出判断:涨?还是不涨?
我的判断是:看涨。
4.
现在重庆对外地人不限购,
但如果市场热度过高,接下来不排除会出台限购政策的可能。
况且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本身开发商自己就会惜售,会卡购买人群的资格和资金。
现在是折扣收回、优惠减少,捂盘惜售,以及封盘不卖,
再下一步,可能购房资格也要没了...
如果你有打算买重庆,这次反应一定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