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即将迎来另一个IPO。
九月十八日消息,京东旗下超级独角兽京东健康计划最早于本月在香港上市。根据彭博社的报道,京东健康聘请美银和瑞银在香港安排10亿美元的IPO。投资圈(ID:pedaily2012)第一时间向京东方面求证,对方回复“不作评论”。
去年,京东健康正式从京东集团剥离出来,将医药零售、医药批发、互联网医疗、健康城市四大业务板块整合在一起。上月,京东健康宣布获得了高瓴资本8.3亿美元的投资,之后估值达到300亿美元,成为全球估值增长最快的独角兽。
京东健康一旦上市,将是刘强东收获的第四个IPO——继京东、达达和京东数科之后,又一个即将上市的公司。这些年来,淡出公众视野的“东哥”,化身IPO收割者,旗下的独角兽京东数科、京东健康、京东物流、京东工业品等都在排队上市。
在全球最年轻的独角兽公司IPO的时候,他刚刚投资了8亿美元,估值超过2000亿美元。
京东集团在3个月前向港交所提交了第二次上市申请时就透露了这一点:它已经向港交所申请豁免在未来3年内分拆一家香港上市的子公司。
现在,京东这一赴港上市子公司浮出水面。九月十七日,京东健康作为京东的一部分,计划首次在本月在香港上市。另外,有消息称,京东健康可能通过此次IPO筹集至少10亿美元。
投资圈第一时间向京东方面对这则新闻求证,京东方面没有予以否认,回应称“不发表评论”。事实上,早在两个月前,京东健康就已秘密启动了赴港IPO计划。现在看来,京东健康IPO的大概率已经实现。
据统计,京东健康于2019年5月正式与京东集团分离,目前已成为京东集团内第四大业务,仅次于零售、数码科技和物流。
值得注意的是,在拆分之时,京东健康获得了超过10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CPE中国基金(CPEChinaFund)和中金资本(CICCCapITal)等业内知名投资机构。2018年11月15日,京东集团披露,京东健康的A轮融资价值约为70亿美元。
截至今年8月17日,京东2020年年报中披露,京东健康与高瓴资本签署了一份关于京东健康B轮不可赎回优先股融资的最终协议,高瓴资本预计投资将超过8.3亿美元,京东健康在投资后估值将达到300亿美元。
换句话说,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京东健康股价就飙升了230亿美元,刷新了“估值增长最快的独角兽”纪录。
刘强东曾经誓言:“健康这个领域做得好,可以再造一个京东。”此外,马云还公开表示,未来十年内只有大健康产业才能超越阿里。
但马云的行动却更快。阿里巴巴与云锋基金合作,于2014年投资1.7亿美元,收购中信21世纪的54.3%的港股股份,并于同年10月将中信21世纪更名为“阿里健康”,正式进军医疗行业。同年,腾讯也涉足医疗领域,通过“投资+流”的方式孵化出微医、丁香园等一批独角兽企业,并开始尝试独立运营。
京东健康CEO辛利军曾坦言,“京东虽然起步晚,但并不代表做得慢,晚了就能看到这个市场的格局和痛点。”阿里健康截至昨天收盘时,市值为2536.73亿港元(约327亿美元)。按照估值,目前京东健康与阿里健康的差距还不算太大。
背后坐镇刘强东,京东健康的掌舵人浮出水面。
京东健康崛起并非一帆风顺。
回到2011年7月,京东与九州通共同组建了京东好药师,进军医药电子商务领域。京东在2013年又收购了青岛安吉堂大药房,之后更名为京东大药房,药品零售开始全面发力。接下来的几年里,京东建立了第三方医药B2B批发平台“药京采”,并在在线诊疗、健康管理等领域进行了尝试。
直至2019年5月,京东整合了旗下医药零售、医药批发、互联网医疗、健康城市四大业务板块,组建京东健康,并分拆独立运营。从此,在京东低调了7年的辛利军,开始走上舞台。
早些年,辛利军在苏州当教师,后来开始创业。辛利军于2012年10月正式加入京东,先后担任京东商城开放平台部总经理、京东商城家居生活事业部总裁、京东商城家居生活服务集团总裁等职务。6月17日,京东集团宣布了新的人事任命,辛利军出任京东健康首席执行官,负责京东健康的战略、管理和业务发展。
据媒体报道,在正式担任京东健康CEO之前,辛利军曾被刘强东拉到北京郊区聊天。那时刘强东只提到两点:一是给京东这么多兄弟积个福,让他们好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二是在初期可以不计投入。
刘强东也对京东健康的KPI做出了特殊的要求——考核京东健康的KPI不是绩效指标,而是用户满意度。辛利军刚听了,却觉得“很好笑”。
多年对KPI的压力早已习以为常,辛利军从不认为年度绩效KPI是件很严重的事情。但后来辛利军才发现,对于互联网服务和产品,用户满意度一向难以客观地量化,这反而成了他的一个挑战。
很幸运,辛利军没有失败。他没有将自己定位为一名职业经理人,认为企业家的心态只会让人看得更长远。
目前,京东大药房的营收已经超过了四大医药零售连锁上市企业,京东的健康零售业务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医药零售渠道。而且在网络医疗板块,京东网络医院自2020年起,率先向全国用户提供全科免费咨询服务,平均每日咨询人数超过10万人次。
Similian对京东健康的计划远不止销售药品。很久很久以前,京东健康成立之前,刘强东就问过辛利军:“你们是要搞健康产品零售,还是要深入互联网医疗领域?辛利军选择后者。
对辛利军来说,京东健康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是健康管理。如今,在中国,像美国、欧洲这样的健康管理公司尚未出现,市值超过数千亿,这就是他将带领京东健康走向的未来。
"东哥"变身IPO接盘侠,坐拥两大公司,排队等待独角兽。
如果没有任何意外,京东健康将成为刘强东收获的第四家IPO——继京东、达达和京东数科之后的另一家IPO。
达达集团于今年6月5日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达达股份在上市后节节攀升,发行价从每股16美元涨至29美元,目前市值超过62亿美元。达达与京东集团的O2O子公司京东到家在2016年进行了合并,达达招股书显示,作为达达集团最大股东和IPO的基石投资者,京东集团持有京东集团47.4%的股份。
之后,京东集团完成了在港交所的二级上市,市值接近9000亿港元。认购书显示,刘强东持有京东14.7%的股份,投票权多达78.4%。
并且让外界感受到京东系的成长与壮大,是京东四大独角兽阵营的形成。
新近诞生的京东系独角兽是京东工业。四月二十四日,京东已签署2.3亿美元的A轮融资协议,由GGV纪源资本领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CPE等投资机构跟投,之后估值超过20亿美元,一跃成为行业内估值最高的公司。
从此,刘强东聚集了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京东健康,京东工业品四大独角兽,并坐拥京东,达达两大上市公司。
在京东系独角兽中,京东数科已率先发起IPO冲锋。2020年6月,京东数科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准备在科创板上市,本月提交了上市申请。尽管陈生强目前是京东数科的CEO及法人代表,但刘强东仍是其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此外,京东还将成为刘强东的第三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