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条创业板IPO消息引发市场热议。
一个“鱼龙混杂”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市的龙门跳水。
16号下午,金龙鱼母公司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海嘉里")就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进行了审议。
说到益海嘉里,人们可能会觉得奇怪,但你一定听说过大街小巷红红火火的“1:1:1金龙鱼调和油”广告。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食品加工企业之一,拥有“金龙鱼”、“香满园”、“欧丽薇兰”等多个品牌,主要从事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等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利海嘉里主要品牌矩阵
图源:招股书。
面对此次上市,这位粮油巨无霸出手十分“狮子大开口”。
据招股书披露,益海嘉里计划以融资138.7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建设主业相关项目和扩大产能,其中包括兰州、青岛、潮州等地的项目。
而且这个数目将使它一举成为创业板有史以来募资规模最大的公司,同时,根据招股说明书数据,新股发行价格约为25元,其首发市值有望达到2000亿元,或成为目前创业板市值的第三大股东。·
不管是自身的龙头性质,还是对市值的预测,都让人对这个粮油巨无霸企业产生了极大的担忧,毕竟,从入华开拓市场,到冲击创业板,其背后的传奇故事依然让人津津乐道。
一次金龙鱼的华游。
日常生活中,金龙鱼的身影屡见不鲜,但鲜有人知道这个“地地道道”的品牌其实属于外资企业——益海嘉里母公司丰益国际(位列2020年世界500强第285位)。
丰益国际是新加坡的一家上市公司,主要经营棕榈和月桂酸,油籽和谷类,糖类和其它四个板块。
在股权结构方面,截至2019年底,Bathos持有益海嘉里99.99%的股权,而丰益国际则分别通过WCL控股、丰益中国、丰益中国(百慕达)间接持有Bathos100%的股权,因此,Bathos的股权比例为99.99%。
丰益国际的创办人是著名的马来西亚首富、亚洲糖王郭鹤年。
1949-1949郭鹤年在马来西亚成立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开始经营郭氏家族企业东升公司的传统业务(大米、面粉、豆类、糖料等),随后利用期货交易在白糖市场迅速积累资金,并通过当时对粮油、糖等商品的巨大需求,不断扩大投资,最终建立了一个由房地产酒店、保险、粮油等多个领域组成的商业帝国。
并且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郭鹤年作为海外商人,对中国市场有着莫名的情结,他力图切入中国市场,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丰益国际将在未来三年内增资中国300亿元,相当于我们过去在中国投资的总额。--外甥郭孔丰。
20世纪70年代,郭氏集团通过“借道”中粮,在深圳率先启动了粮油体制改革,并与其合资成立了南海油脂(益海嘉里前身)。
后来,通过“企业采购送年货”等措施,用小包装食用油一举打入我国市场,解决了人们上街打散装油的不便,逐渐畅销全国,后期凭借产品质量、品牌效应、销售渠道等优势,逐渐占据我国粮油市场的主导地位。
并且根据其目前的龙头性质,分析其基本面,可以发现其表现较为稳健。
2017-2019年,益海嘉里实现营业收入1507.66亿元、1670.74亿元和1707.4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94%、10.82%和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亿、51亿元和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77.97%、2.53%和5.47%。
此业绩数据则更为惊艳,要知道,2019该公司营收为2贵州茅台(854.3亿),归母净利润为海天味业(53.53亿),双汇发展(54.38亿)。
在这些企业中,厨房食品是益海嘉里最核心的业务,以直销为主,主要面向大型商超,连锁餐饮企业,生鲜电商平台和大型食品行业企业。该板块在2019年的收入为1087.83亿元,占总收入的六成。在这些项目中,食用油收入815.33亿元,厨房食品收入占到了74.95%,堪称益海嘉里的“灵魂产品”。
另外,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9.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3%;归母净利润30.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35%,可见面对疫情也具有一定的韧性。
大霸王还有近忧?
整体而言,益海嘉里这一标的的市值空间在其本身所具有的龙头地位、业绩表现上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特别是这次公开发行的明面上是为了融资扩产,实则是为了跳出外资限制区,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
"融资并非在国内上市的主要目的...摆脱'外资'的称谓和限制,也是益海嘉里进一步扩大在华业务的基础"--益海嘉里金龙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穆彦魁。
可以说,上市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毕竟现在看来,虽然益海嘉里凭借金龙鱼等产品已经摇身一变,成为粮油巨无霸,但是在运作道路上的艰难困苦也不容忽视。
实际上,目前它面临的困难是触及增长天花板。
众所周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人口大国,中国曾经为益海嘉里提供了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市场,毕竟,粮油等商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消费升级理念的渗透下,人们并不感到太多的温饱问题,加上油脂的摄入量开始下降,以利于健康,对基本粮油产品的需求便趋于稳定,接近饱和。
据公开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国内食用油消费量保持在稳定的范围内;与此同时,国内大米消费量从1.4吨增加到1.45亿吨。
与此同时,在需求难以突破之际,与中粮集团展开的激烈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虽然双方曾经达成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但由于后期因南海油脂的股权问题使双方的友谊出现裂痕(目前中粮是南海油脂最大股东,而实际控制人则为益海嘉里),后期便一拖再拖,开启了“相杀模式”。
金龙鱼撑腰,我推福临门;
你们提出了“均衡脂肪酸”的概念,打出了“1∶1∶1”的广告口号;我则提出了“天然谷物调和油”的概念;
您的金龙鱼成了奥运会惟一指定食用油品牌,我的福临门化身上海世博会惟一指定粮油产品…
可见,此一时彼一时的竞争交锋也给益海嘉里的发展带来了不少困难。
加之处于动荡的宏观环境下,很大程度上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这类粮油加工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益海嘉里因2016年国际大豆期货价格波动,发生了大幅亏损34.05亿元的套期工具,虽然当年的收入过千亿,但净利润只有8.54亿元。
因此,加上政府对粮油产品价格的干预,入局者的重资产薄利多销属性凸显,益海嘉里作为龙头也无法摆脱这一限制。
他说:“在日常用品交易中,获得1.5~2%的利润是合理的,2%以上的利润可以说是用刀刺人。千万别成为推动食品价格上涨的罪魁祸首,因为穷人要靠它生活。」--郭鹤年。
金龙鱼最近三年的收入增长率连续下滑,盈利能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弱,整体毛利率只有10%左右,远低于贵州茅台(90%)和海天味业(45%)。
"益海嘉里的整体债务规模从2017年的794亿元增至2019年的1022亿元,其中短期借款所占比重最大,上升速度最快,从2017年的547亿元增至2019年的734亿元,增幅为34%。--投标。
所以,益海嘉里需要去寻找新的增长点,比如继续向高毛利产品(调味品、日化产品等等)进行切入,毕竟在高度同质化的食品饮料板块,吃老本是不够的,作为行业的领头羊,更需要推陈出新,勇敢地走进新一轮的发展浪潮,否则等待它的就是市场的失望和高估值下的泡沫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