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柜员指控银行“十二罪”

  从事业务半年,感谢领导和前辈们的指导和关心。这半年来,**给了我很多机遇和挑战,也给了我很多不可磨灭的记忆,让我在工作中积累了必要的工作技能和经验,同时也学会了在工作之外做人的道理。

  这些我都很珍惜,很欣赏。

  但是,因为一些原因,我不得不辞职,结束彼此之间的雇佣关系。

  01.

  业务流程极其繁琐。

  领导好像没用过网点的机器,误以为业务处理慢就是柜员手速达不到要求,就以加快柜员自身速度为目的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

  根据几个月的柜台经验,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机器卡住了,就是远程授权耽误了时间。

  我理解你们银行从风险的角度设置这些步骤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分散风险,但是制定规则的人绝对不会站出来为我们这些小柜员说话。客户的不理解让我们苦不堪言,但我们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太可笑了。

  02.

  评估体系是反人类的。

  限制太多,服务标准要求大家像机器人一样站着走。除此之外,它还规定了物品的摆放位置,扼杀了人性中的活力和创造力。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老人,被长期制度化后,无法适应外界,选择了自杀。你的银行对人的约束和扼杀,是无法用金钱等有价值的东西来量化的。

  03.

  防员工胜过防外贼。

  银行的所有账户都受到监督,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客户之间的任何转账都将受到监督和调查。

  护照和通行证都收齐了。如果要休假(如果非要休假的话),要经过非常复杂的手续,费时费力,极大地影响了你的旅行心情。

  表示保护客户隐私,内部员工变得透明。

  04.

  任务不现实。

  为了制造虚假繁荣而无视经济的自然规律。众所周知,经济周期有盛有衰,但你们银行规定的任务是芝麻开花年年涨。这科学吗?

  这种不顾实际情况的盲目任务,惩罚所有员工,很多任务无法完成,只能自己买。

  05.

  工作性质消耗人脉。

  没有不累不辛苦的工作,但总能给亲朋好友提供点什么。

  医生很努力,但大家都愿意交医生朋友;警察很努力,但也愿意让大多数人交个警察朋友;教师和公务员也是如此。

  换句话说,如果你有一个银行基层员工的朋友,能给人际交往带来什么好处?

  优惠存贷款利率?不好意思,分行行长不一定有这个权限。理财建议?很多都是文字,与其说是技术含量。相反,这家银行的基层朋友会经常派一些营销朋友来找你要信用卡,ETC贵金属理财等等。

  关键是不同银行的产品已经同质化了。你愿意办理很多信用卡吗?你乐意拆了A行的ETC冒充B行吗?

  人际交往讲究互惠互利,而银行基层员工基本上只能消费人脉,帮助不大。说实话,还不如超市售货员,说不定还能便宜几块钱。久而久之,朋友和家人敬而远之才是最可悲的。

  06.

  工作没有价值感和成就感。

  虽然我喜欢和各种各样的人聊天,但是目的性很强的聊天让我有一种本能的抵触。

  性格上的趋同性让我不愿意强迫别人。在被别人拒绝的时候,我厌恶的是不断的纠结,不是不能拉下脸,而是不愿意强迫自己。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上班前有多敢爱多恨。上班后越来越不自信,优柔寡断,患得患失,生活在不断的恐惧中。

  07.

  经常被客户显示下限。

  有想不透怎么解释的人,有品行不好找别人茬的人,有拿钱作弊的人,甚至还有贪得无厌想搬走礼物区的人。

  由于你行工作的性质和要求,你无法给予这些人相应的制裁,但你自己的员工却不断受到这些人的洗礼,对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潜在的巨大创伤。

  08.

  升职之后,我的工作和生活都不是我想要的。

  我学会了换工作,也想象过着生活。但遗憾的是,没有一个让我向往。运营总监每天心事重重,要解决我最讨厌的投诉。营销副总裁就更不用说了,我讨厌销售。有闲有钱的二线办公永远不会是我的眼中钉。于是我的上升通道主观客观都被堵死了。想都别想分支机构的工作机会。至于总公司,洗洗睡吧。

  09.

  不愿意被驯化为商业机器。

  柜台最擅长抹去自己所有的意识,让自己变成一台只会做生意的机器。驯化时间越长,离机器越近。久而久之,它失去了一切赖以为生的技能,只能在这里乞讨为生。

  这样主动权就完全交给银行了,无论银行怎么决定都只能接受。也许领导会告诉自己还有希望,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有多渺茫。为了徒劳的希望而浪费宝贵的生命不是明智的决定。毕竟站着挣钱和跪着乞讨是两种东西。

  10.

  严重的身体伤害。

  三餐不定,你憋着尿,没有午休时间,早起开无意义的早会,业务考试时不时的占用你宝贵的休息时间。

  我工作年限短,健康威胁包括抑郁、易怒、心绞痛、便秘、肩颈痛。网上甚至有40岁女柜员猝死的案例。

  11.

  我工作很久了,神经病。

  我搜索了如何报复人,记录了所有欺负我的人,但基本上都是无条件执行的。面对社会上的其他人,充满猜疑和恶意,容易发火和争吵,负能量迸发。感觉这样下去负能量会碾压我和我的爱。我相信你的银行不会为我的女朋友付款。

  12.

  官僚主义太重。

  他们都在银行和服务业工作。当在前线的士兵在寻求后方(办公室)支援时,很容易出现问题被拖延和忽视。以前只见过这种情况,不想深究为什么背后有官僚作风。这种情况我改变不了,只能改变自己。很奇怪,一个想通过市场竞争来盈利的企业,为什么会有如此严重的官僚体系,给人一种非常尴尬的感觉。

  工作中也思考过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不妨在最后的书面交流中快速吐槽一下。

  为什么银行每年要招上千的大学毕业生?想象他们的纯真,想象他们的背后。

  我想每一个像我这样走进银行的毕业生,都或多或少的想过把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然而...也许柜员职业监管下的自由,僵尸客户的忙碌,会让人对工作感到厌烦,但真正对这份工作失去希望的,是银行对员工资源的无限压榨。

  在银行眼里,每个毕业生都意味着一个家庭群体,每个家庭群体都可以通过银行从毕业生身上榨取资源。

  更别提二代官员和二代富豪了。作为工薪阶层家庭的孩子,帮助存款最终会被提取,周边资源也会枯竭。厚着脸皮在亲戚和家人面前游说,在同学聚会上一次又一次地推销,我逐渐发现我的工作是如何把我变成这样的...希望自己聪明。

  不是没想过银行的好处,工作很稳定,收入很稳定,五险两金,看似体面的工作(家人吹牛用的)。

  我也知道如果我离开银行,我会失去这些东西。毕竟转穷三年也不是没有道理。然而,我意识到时代在变。随着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的兴起,这家庞大的国有银行开始拖着生锈的脚,开始了艰难的改革。如果这样庞大的制度需要改革创新,上层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要改革迎合国家和市场的潮流,那么我们这一代人必然成为改革的牺牲品,无处可去。

  打个比方,一艘巨轮在风雨中前行,那么我们这些站在栏杆边的基层员工,就是因为海浪海啸带来的摇晃,第一个掉进水里的人。

  只有两种办法,要么不顾一切的挤进船舱,要么尊严的下海。

  小屋会很稳很舒服,但是活动区域只有一亩三分地,失去了欣赏世界的机会,一天到晚在自己的一个小屋里看不到初升的太阳。

  海底可能有鲨鱼会吞食自己,也可能有美丽的海底世界在等着它们。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jinrong/20200919241217.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