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两个大路子,相继要凉凉!

  既明身边很多朋友都喜欢买近年来兴起的各种互联网存款产品。

  相比传统银行的存款,互联网渠道销售的小银行存款产品收益更高、期限更灵活,加上存款保险制度50万以内的保障,深受大家追捧。

  曾经,4.8%活期的富民银行“富民宝”红极一时,既明曾经买过不少,后面还有三湘银行、众邦银行、蓝海银行、辽阳银行、中关村银行、百信银行等等,各种小银行凭借高于传统四大行的利率。

  借助京东金融、支付宝、度小满等互联网平台,飞速发展,包括既明在内的很多用户都把存款“搬家”到了互联网平台上的小银行。

  因为有“存款保险制度”单户50万的兜底额度,所以大家都很放心,再小的银行、哪怕根本没有听说过,也敢放心大胆存,这会儿知道保险的好了?

  不过,曾经非常火爆的各种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就要跟大家说拜拜了。

  因为这样做也可能引发一些潜在弊端,比如:

  一是扰乱存款市场竞争秩序,可能导致“靠档计息”、“高息揽储”等不规范行为。

  二是通过第三方平台进入银行,加大了客户信息被泄露的可能;

  三是银行需要支付给平台“导流费”,加重银行负债成本,部分中小银行吸收高成本存款,如果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跟不上,会影响其发展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

  四是银行存款结构发生变化,由于网络平台客户对利率较为敏感,一旦利率下调极易导致存款大量搬家,进而引发中小银行的风险;

  五是地方性银行通过平台向全国吸储,偏离了立足于当地、服务于当地的市场定位。

  曾经红火一时的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在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一个月内两次发文关注后,多家头部平台连夜紧急下线该业务,目前所有互联网渠道均已下架各银行的互联网存款产品。

  被指"非法金融活动",全军覆没!支付宝、微信、京东、百度、陆金所、滴滴全部下架存款业务!权威解读来了!

  平台下架,监管也开始行动了。

  1月15日晚间,银保监会、央行发布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规定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存量存款业务到期自然结清。

  这意味着,金融消费者不再能通过支付宝、腾讯理财通、京东金融、度小满金融等平台购买一度火爆的互联网存款产品。

  不管怎么说,以后老百姓想要找到安全、且收益高于传统大银行的存款,不容易了~

  银保监会不仅管银行,还管保险。

  无论管啥,既明认为都是——凡事要趁早!

  以前收益更高的银行存款没了,去年4.025%终身复利定价的年金险也没了,今年有卡友问既明还能买么,却发现现在最高的年金险也只有3.4%左右的定价利率了。

  错过了就不再有~

  另外,此前备受大家关注的重疾新定义已经发布,根据要求,所有旧定义重疾险产品将在2021年1月31日前全面下线。

  这意味着,另一个大路子即将凉凉。

  有人曾利用这个“BUG”撸了几十万!

  此次新规变化和上次的终审版基本一致,其中最大的影响有以下3个:

  (1)甲状腺癌赔付弱化了,轻度的按照轻症赔,最多只能赔30%的保额;

  (2)3种高发轻症赔偿不得超过重疾保额的30%;

  (3)部分重疾险的定义更加明确,但理赔门槛也提高了。

  这里简单举个例子:

  本来买达尔文3号重疾险,甲状腺癌不管轻重,都可以赔180%保额,买50万赔90万。

  新产品只赔30%,买50万只赔15万。

  90万和15万,整整少了75万...

  轻度甲状腺癌,按照现在的医疗技术,治愈率挺高,而且治疗费用不高,一般也就3、5万。

  如果继续常规赔付,买 50 万保额赔付 50 万,似乎是有点过度赔付了。

  所以,新定义降低了其赔付额,其实是变得更加合理。

  但对个人来说,钱直接变少了很多。

  重疾险不是报销型保险,买重疾险就不仅仅是为了填补医疗费用 ,更多时候,赔偿金是用来弥补长期的收入损失。

  重疾险赔得多,可以对冲一下收入缩水情况。

  最近一两年,保险公司甲状腺癌理赔率也一直走高。

  很多甚至占到重疾理赔30%,平安最近公布了近5年的理赔风险报告,

  不论男女,甲状腺癌都排第一、第二。

  因此重视甲状腺癌保障的用户,很值得在旧定义重疾险产品下架前投保。

  上面的数字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个数字,看到后可能只是感叹一下。

  但对既明这种身边很多朋友买了保险的人来说,每个数字,都是一篇长长的故事。

  我们理赔团队每个月都会接触到许多甲状腺癌理赔案件,且出险的大多才30-35岁左右。

  一般确诊甲状腺癌后,旧定义重疾险会直接一次性赔保额,过程都挺顺利。

  8月我们接触到一个甲状腺癌理赔案子,只花了7天,就拿到了30万理赔款。

  30岁的明明(化名),6月在福建某医院被确诊甲状腺癌。

  报案的时候,他还在治疗中,我们协助理赔人员加了他微信后,

  把理赔申请书等需要准备的理赔材料以及注意事项写了个清单,方便他随时查看整理。

  并告诉明明如果理赔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我们,委托我们去协助沟通。

  8月14日明明正式出院后把所有的理赔材料,正式递交保险公司。

  8月21日,30万理赔款就到账了。

  从寄出资料到结案,也就一个星期的事儿,效率很高。

  还有9月的时候,32岁的英子(化名)也在2周内拿到了50万的甲状腺癌理赔款。

  她是在单位体检时,查出的甲状腺癌,虽然害怕,但对治疗还挺淡定的。

  2018年就给自己买了50万保额重疾险,心里没啥负担,不愁看病钱。

  其实,甲状腺癌不算太吓人,治愈率非常高,早期的大概花2-3万块医疗费用就能治好,真是“喜癌”。

  对于明明和英子来说,他俩是幸运的。

  去年刚买的保险,谁都想不到今年给用上了。

  如果他们都稍慢几个月购买,可能就没有这笔理赔款的补偿了。

  又是在重疾新规落地前,甲状腺癌还能按照重疾赔付100%,买50万赔50万。

  重疾新定义落地后,旧产品将会陆续下线,到时候买的新款产品,可能只能赔15万。

  足足少了35万。

  一直跟大家说,买保险,宜早不宜迟。

  越年轻越健康,买保险越容易,也越便宜,保障时间还更久,怎么看都不会亏。

  特别是现在重疾新定义发布了,有配置需求的,又想甲状腺癌保障更多的,就不要再拖延了。

  目前推荐的重疾险里,单次赔付重疾险推荐达尔文3号,60岁前患重疾,直接赔180%,市面最高额度。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hongguan/20210117242704.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