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超实用干货贴:教你又快又好挑选适合自己的重疾险!

  这几天,我朋友圈被“重疾下架”的话题刷屏了。

  - “重疾险下个月要集体下架?”

  - “现在不买,到时候就没产品买了?”

  真的假的?

  其实就是咱们之前说的,重疾新规的事儿。所有旧定义重疾都要在2021年1月31日前下架。

  准确来说应该是:

  集体下架——旧定义重疾;

  没重疾买了——但新定义的重疾不受影响。

  现在不买,到时候确实买不到旧定义重疾了。

  目前新重疾产品在各方面都没有旧产品好,还贵,错过了,损失不小。

  因此,还没配置重疾,或者重疾保障不足需要补充的,一定要在1月31日前落实!

  在此,我给大家送上最强助攻——重疾险购买指南干货大全。

  主要内容:

  1. 为什么要买重疾险?

  2. 重疾险挑选要点有哪些?

  3. 多款即将下架的热销重疾险评测

1

为什么要买重疾险?

  重疾险,全称是重大疾病保险,顾名思义就是保重大疾病的。是家庭保障规划的必选项。

  为什么每个家庭都需要重疾险?

  有资料显示,人的一辈子,患重大疾病的概率高达72.18%!

  比如癌症(恶性肿瘤)、脑梗(脑中风)、心梗、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都是身边很常见的重疾。

  这些病,危害大,治疗费用高,一般家庭难以承受,可能一个家人患病就会掏空整个家庭。而如果有重疾险,这些都可以赔。

  不同于报销型医疗险,重疾险的赔付条件是针对罹患列表内的重疾,而保监会规定,国内大陆的重疾险必须包含25种最高发的重疾(占理赔率的95%以上)。而实际上,现在的重疾险不仅包含这25种高发重疾,有的高达100种以上。保障妥妥的。

  其次,重疾险不同的地方还在于它是赔付先于治疗,也就是确诊了,或者达到合同中约定的状态了,可以一次性拿到保险金。这笔钱我们可以投入到后续治疗,当然了,如果不用于治疗也没关系,任意支配。

  家庭成员如何规划购买重疾险呢?

  考虑到每个人都有可能会患病,任何一个家庭成员患重病,对整个家庭财务都是灾难。因此,建议每个家庭成员都要配置重疾险。

  但在家庭成员里,配置顺序也分轻重缓急:成人的保障应该优先于孩子,家庭经济支柱的保障应该优先于其他成员。

  大人,尤其是家庭经济支柱的保障最重要,说白了,如果家庭经济支柱倒下,连保费都交不起,还谈什么保障?

  小孩因为年龄小,保费一般不会很高。

  老人因为上了年纪以及身体条件等原因,一般过不了健康告知,即便可以,往往也会出现保费倒挂。因此,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考虑用其他保障(如防癌险)代替重疾。

  2

重疾险挑选要点

  重疾险的保费主要取决于投保人的性别、年龄,以及附加的保险责任多少决定的。

  通常来说,年龄越小,保费越低;同样年龄的女性比男性的保费低。这也是为什么重疾险越早买越好的原因。

  另外,附加的保险责任越多,保费越高。比如兼顾各种衍生的保障责任,轻症豁免、重疾多次赔付、身故责任等等,有这些保障的产品比没有的要贵一些。

  面对这么多选择,很多朋友头疼了:

  保额买多少?

  保障期限选多久?

  缴费期限怎么选?

  单次赔付还是多次赔付?

  重疾种类越多越好吗?

  轻中症责任要不要附加?

  ……

  别急,一个一个来解决。

1. 保额买多少?

  记住一句话:买重疾就是买保额!

  因此,重疾险的保额一定要足够。

  到底买多少才够?这里有个简单的计算方式:

2. 保障期限选多久?

  按保障期限划分,重疾险可以分为终身重疾险、定期/长期重疾险、1年期重疾险。

  1年期重疾险因为面临费率上涨、健康和停售等续保问题等,因此不建议大家配置,除非手头真的非常紧张,可以暂时过渡用;

  如果预算充足,当然配置保终身的最好,毕竟年纪越大,患病概率越高;

  预算有限的话就先配置定期重疾险吧,后期再加保。

3. 缴费期限怎么选?

  重疾一般有以下几种缴费期限选择:趸交、月交、10年、20年、30年。

  一般来说,选择年交,建议缴费期限越长越好,有利于提高保费杠杆。

  对于预算充足的家庭,也可以选择趸交,总保费更少。

  对于预算紧张的家庭,可以选择月交,缓解当下现金流紧张的问题。

4. 单次赔付还是多次赔付?

  按照重疾可以赔付的次数来分的话,有单次赔付、多次赔付。

  单次的赔完那一次以后,保单就结束了,所以预算充足的话,最好是选重疾可以多次赔付的,谁说得准人生会有多少道坎呢?

  而多次重疾险,又会细分为“分组”和“不分组”两种:

  ▶ 分组多次赔付重疾险,会将保的100多种重疾分为几组,每组赔过一次以后,同组里的疾病就不能再赔了,只能再赔其他组别的;

  ▶而不分组多次重疾险,不仅重疾可以赔多次,而且那100多种重疾还不分组,不管这次赔了哪种重疾,都不影响其他重疾的赔付。当然,这种价格更贵啦。

  简单来说,保障充足度的排序是:

  多次不分组>多次分组>单次赔付。

  保费也是从贵到便宜,大家根据家庭预算选择即可。

5. 重疾种类越多越好吗?

  首先要肯定的是,所有的重疾险中都包含了保监会规定的25种(新定义是28种)高发疾病,这里面已经包含了98%高发的病种。

  也就是说,不管是80种还是110种,相差的往往都是患病率极低的罕见病种,甚至是“凑数”的,发生的概率几乎接近0。

  疾病种类越多、价格越贵是可以肯定的。因此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疾病种类越多越好。但如果是为了更多的病种,而花费更多的保费,就没有必要了。

6. 有没有必要包含轻中症责任?

  除了重大疾病,程度较轻的中症、轻症,很多重疾险也是会按等级比例去赔的。

  但具体保哪些、多少种中症、轻症,各个产品就不尽相同了,不像重疾那样都被银保监老大哥强制规定好了;

  挑选重疾险的时候就要注意了,最好有包含高发、常见的轻中症疾病:

7、要不要附加身故责任?

  视情况而定。

  附加了身故责任的重疾险,保费往往要比不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高得多。而且当这份保单理赔完重疾之后就失效了。

  同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选择以重疾险+定期寿险去代替身故责任的重疾险,身故责任和疾病保障的保额相互独立,相对而言保障会更加全面。

8、返还型重疾险还是消费型重疾险?

  按返还区分的话,重疾险分消费型重疾险和返还型重疾险。

  返还型重疾险很喜欢用的一句话就是“有病治病,没病返钱”。听起来非常划算。

  然而,保险公司也不是傻的,返还型重疾保费非常非常高。

  有这个钱,都可以去做一份十分充足的消费型重疾险,剩下的钱即便是简单理财都超过了返还型重疾的收益。

9. 配置原则

  正因为重疾险的产品形态太丰富,价格又较贵,所以大家在预算有限的时候难免会面临一些取舍问题。

  在保证包含高发疾病的前提下,

  预算十分有限的:配置月缴型的定期消费型重疾险;

  预算稍宽裕的:延长保障期,配置保障终身的重疾险;

  预算充足的:再增加赔付次数,配置终身多次赔付重疾险。

  谨记:不要因为预算有限而降低保额!保额不能少!

  预算有限,只能减少赔付次数或缩短保障期限,先保障当下,等以后预算充足了再加保。如果产品支持月缴就更好了,减轻了当下的缴费压力,又解决了保障问题。

  3

多款即将下架的热销重疾险评测

  前面咱们也说了,所有旧定义产品将在2月1日前全部停售。

  比起目前新定义的产品而言,旧定义重疾性价比更高,还没配置重疾,或者重疾保障不足需要补充的,一定要在1月31日前落实!

  那么,有哪些产品是值得我们选购的呢?我从数百款重疾产品中挑选出以下几款,给大家作参考。

  一、预算有限的家庭

  ① 瑞泰瑞盈:性价比高,30岁女性,买50万,每年只需要1680元;健康告知宽松,任何职业、肥胖超重都能买;年龄限制宽松,最高70岁前也能投保,家里有老人的可以重点考虑。不过保障程度一般,适合预算十分有限的家庭做过渡。

  二、预算稍宽裕的家庭

  ②国富嘉和保:基础保障全面,投保后的前15年,能多赔50%;轻中症各赔付三次,且赔付比较较高;可选癌症2次赔付;对男性朋友相当友好,价格比同类产品便宜15%

  ③横琴无忧人生2020:保额充足,50岁前患重疾多赔50%,50-59岁多赔60%;性价比高,是目前带身故的单次重疾里面价格最实惠的

  ④信泰超级玛丽3号max:基础保障全面,60岁前多赔80%基本保额,即50万最高获赔90万;轻中症赔付比例高,分别是55%和75%(60岁前);可附加癌症二次赔付。想要保障好,又想兼顾性价比的朋友可以考虑这款

  三、预算充裕的家庭

  ⑤信泰达尔文3号:保障充足,60岁前多赔80%保额;在心脑血管方面的保障非常出色,高发心脑血管轻症赔2次,还能附加心脑血管重疾2次赔。看重心脑血管疾病保障的朋友可以重点考虑。

  ⑥昆仑健康保多倍版max:重疾不分组,获赔概率更高;能附加70岁前患重疾多赔50%,适合想要重疾获赔概率更高的朋友;不过投保年龄有限制,只能0-45岁的朋友购买

  ⑦百年人寿百惠保:重疾分为5组,最多能赔5次,能附加心血管2次,整体保障非常全面;本身自带癌症二次赔付120%基本保额;60岁前首次重疾额外赔付60%基本保额;创新“前症”保障,比轻症更轻度的高发疾病也可以获赔15%的基本保额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富嘉和保和昆仑健康保多倍版max支持月缴的缴费方式,也就是,现在我们能以更低的缴费压力获得更加充足的保障。

  特别是还没有配置重疾险的家庭,以及重疾保障不足,需要补充重疾的家庭,眼下是个非常难得的机会。这两款产品都将在2月1日前停售,要买的朋友可要抓紧了!

4

最后叨叨

  可能有的朋友还在纠结:到底是新产品划算还是旧产品划算,这里我也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你们:优先考虑旧产品。

  就目前的新定义产品来说,保费都比旧产品搞了10-20%不等。如果现在不买,意味着我们将可能在接下来的10年、20年甚至30年里,每年多花一笔钱才能买到相同的保障。

  因此,能上车的朋友千万不要犹豫啦~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hongguan/20210112242589.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