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开征房地产税的消息,几乎每年都要来一次…
但这次,好像是要来真的?
而且还提出了先行先试的城市和省份:深圳、海南。
如果出台房地产税,对现在的房价会有什么影响?
我们来做个简单的推演,就以深圳为例。
1.
首先明确一点,
征房产税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降房价,
而是为了扩大税源,多收点税。
这是大前提。
然后再讨论对房价的影响。
如果开征,税率会是多少?
美国的房产税税率在1%-3%之间,国内房地产税主流的网传版本,基本都是参考这个税率。
按照什么价格征收?
深圳都出二手房指导价了,按照指导价征收,水到渠成嘛。
如此,
一套指导价400万的房子(市场价500万-600万之间),1%的税率,就是一年4万,平摊到每月3333元。
这个成本,是普通人完全没有办法承受的。
房价的1%哎!
中介费这种一次性的支出,多少人都肉痛,掏得心不甘情不愿甚至不惜跳单也要省一点,
更不要说每年都交的房产税了。
一个家庭,举全家之力凑足了首付、用足了杠杆,才勉强上车,
每月还完房贷刚刚够生活。
然后你要他们每个月再掏3000多出来?
这就是在逼着他们离开。
能在深圳买得起房的人,无论如何也算是优质人口了,
在国内各大城市纷纷抢夺人口的当下,深圳应该不会做这么自毁长城的事。
2.
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解决思路有两个:
一是降低税率,
降低到完全不给业主带来压力的水平。
—— 比如物业费那种程度的费用,400万的房子一年两三千、三四千?
二是设置免征面积,对普通刚需自住的家庭免征。
如果是第一种,房子的持有成本并没有高出太多,
差不多就相当于物业费涨价了,或者还贷的利率上浮了一点。
对房价影响不大。
如果是第二种,就要往下细分——
免征面积多少?按家庭还是按人头免征?
现在网传的版本,差不多都是以家庭为单位,人均居住面积60平以下免征。
如果以此为标准,
一个家庭一家三口,就是180平免征;
一家四口,就是240平免征;
一家五口,就是300平免征;
…...
不要觉得一家五口很夸张啊,多生俩孩子不就好了么—— 反正生育也放开了对吧。
不想生孩子也可以,
小两口双方父母,还可以贡献四个备选名额。
总不至于不能让人接父母过来照顾吧?
所以,随便个人就能轻轻松松干到300平免征。
300平啊…
在89平就可以做三房两厅两卫的深圳,300平差不多相当于:
一套300平豪宅,市值约3000万+;
or 两套150平大四房;
or一套150平大四房+一套89平大三房+一套60平小二房;
or …
总之,市值肯定要3000万往上了。
3.
这样一来,房产税跟绝大多数普通人就没什么关系了。
只有名下房产超过3000万(甚至更多)且房子多于一套的人,才会被征税。
而且是重税,我们就按1.5%算:
假设一个家庭名下有2套房,一套300平全家自住免征,价值3000万;
一套100平投资出租,价值1000万,指导价800万,租金8000元/月。
那么,这套房就需要缴纳:
800万*1.5%=12万
比租金收入还高,亏钱。
如果还要还房贷,持有成本就更高了。
这个时候 ——
许多人幻想中的降价抛售,会发生吗?
我觉得大概率,会。
关键是,卖给谁?
投资的人不会接盘,因为拿到手就亏。
只能卖给刚需 —— 正如许多人所期望的那样。
然后呢?
一轮洗牌过后,该卖的卖了,该买的买了,
届时,所有人持有的房产,面积都控制在了300平以内。
深圳所有的房子,一个萝卜一个坑,全部都是自住房。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除非有人离开深圳卖房变现,否则新进来的人,再也无房可买。
哦,也可以去坪山买新房…
即使没有这么极端,市面上的二手房也会大大减少。
更重要的是,
一旦进入到这种局面,政府就再也征不到税了!
以上无论哪一个结果,都是深圳政府无法承受的:
没有了外来人口,深圳这座城市就失去了源头活水;
只实施一段时间就无税可征,那搞这一出房地产税的意义何在呢….
不要忘记征收房地产税的初衷和目的:
开征房产税不是为了降房价,而是为了开拓税源。
综上,如果达到网传的1%以上的高税率,
必然没有免征面积,
因为在实际效果上,部分免征就等同于全部免征(或者很快就征不到)。
但最开始也说了,这是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承受的。
4.
所以,房地产税真的出台,最大的可能性是:
极低税率+无免征
即,税率很低,大概0.1%或者更低;也没有免征面积,所有人一视同仁。
或者,
较低税率+有免征面积
免征面积这部分很好理解;
至于较低税率,比如0.2%、0.3%这样,
大约就是一个需要有多套房子的人出点血,但又不至于因为持有成本过高而引发抛售的税率,
以便可以把税源源不断、持续地征收下去。
但可以肯定的是,
不论哪一种,对现有房产市场和房价的影响,都不会很大。
或者说,
房地产税在没有正式发布之前,对楼市的作用才是最大的。
因为可以时不时拿出来吓唬吓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