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楼市再现“深圳速度”,拍卖槌落当夜开工!谁这么牛!?

  今年度的土拍盛宴终于落幕,八宗地总共揽金约340亿,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中等县城半年的GDP总量。

  就在业内对此津津乐道的同时,昨天傍晚有网友发现,刚刚拿地的万科,已经连夜进发项目现场,准备大举开工。

  今天是个好日子,大红横幅挂起来!

  据某业内大佬透露,早在拍地前,万科就对尖岗山地块志在必得,相关规划更是提前做好,只等拿地后迅速报备转入开工。而不出意外的话,项目最快在明年即可入市。

  高喊活下去的全国TOP2房企万科,此刻终于雄起!缔造当天拿地当天开工的新纪录,再现传奇“深圳速度”!

  01

双限双竞时代,早开工早获利

  加快周转,基本上是大部分房企都会采取的一种有效开发模式。

  万科在10年前率先提出所谓的“5986”快周转模式,即“拿地5个月动工、9个月销售、第一个月售出八成,产品必须六成是住宅”。

  后来碧桂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速,在三四线实行“456”高周转模式,即“4个月开盘,5个月资金为正,6个月回笼资金”,演绎出了全新的开发速度。

  凭借高周转模式,万科与碧桂园都获得了巨额利润,2019年分别跃升为全国top2、top3房企巨头。

  但是在深圳,这种高周转模式却并不为大多数开发商所采用。

  为什么?

  除了深圳对于工程建设监管更为严格外,对于开发商而言,高周转反而会错过预期价值红利——因为“囤地待涨”,有利可图。

  曾经,在深圳连连上涨的房价红利面前,一些开发商都利用楼市调整期,先是低价拿地,然后选择延迟开工竣工的方式,以求更高的售价,套取更高利润。

  这种“囤地待涨”的行为,与“捂盘惜售”一样,会导致市面商品住宅相对减少,加剧市场供需矛盾,从而进一步推高楼市对房价上涨的心理预期。

  针对这种变相刺激房价上涨的情况,深圳市规土委在2018年10月17日晚印发《深圳市建设用地开工竣工管理办法(试行)》。

  明确规定主体功能为住房类建设项目的,应在划拨决定书签发之日或出让合同签订之日起1年内开工建设,自划拨决定书签发之日或出让合同签订之日起4年内竣工。

  该办法与后来施行的“双限双竞”土拍政策双管齐下,才算真正杜绝了房企的“囤地”行为,从而最大限度控制了房价上涨的可能。

所谓“双限双竞”,

  是指被拍卖地块限地价、限普通商品房销售均价,竞地价、竞只租不售的人才住房面积。

  这其中,最狠的当属“限普通商品房销售均价”这一条款,因为这是从根源上约束未来高房价的产生。即不管未来周边二手房价格如何上涨,新建项目售价都不得超过土地出让时约定的最高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限售价”并非是深圳独创,之前北京、南京、苏州、长沙、杭州等城市,均有过执行。而深圳自从去年11月22日启动“双限双竞”拍卖政策后,一直延续至今。

便是新旧二手房价格明显倒挂,直接导致打新愈演愈烈。

  但是,“限售价”除了进一步压缩房企获利空间外,导致的一个最直接后果,本次拍卖的八宗地块,建成后恐怕无一例外。

  在很多房企看来,优质地块虽然限价,但只要开发节奏快,能在最短周期完成销售回笼资金,其中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

  就拿此次万科拍下的尖岗山地块来说,虽然建成后售价不得高于83265元/㎡(毛坯),但回头装修费什么的搞起来,其中仍具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所以,再看万科当天拿地当天开工的神操作,也就不难理解了。

  02

狂飙突进已经预演,更多房企或加入

  实际上,近年来在深圳拿地便迅速转换入开工的房企,不只有万科,其他实力房企也有,其中最典型的便是龙光。

  在今年5月中旬,龙光以最高限价115.97亿元竞得的前海限价地块后,6月中旬便有媒体发现该“地王”已经破土动工。现在这块地建成项目备案名为“前海天境花园”,据传将于12月中旬入市。

  10月29日,有网友在“家在论坛”爆料,在10月13日土拍中拿下坪山马峦山地块的龙光地产,在短短短半个月内,已经进驻现场破土动工。

  从2014年至今,龙光在深圳土拍市场共拿下了4宗住宅地块,除前海天境项目外,其余三宗也实现了高周转的快建设快销售效果。

  2014年10月,龙光以总价46.8亿元、楼面价逾2.5万元/㎡的价格成功竞到白石龙项目,溢价率83.35%。

  之后,项目于2015年10月便推出了龙光玖龙玺一期,均价到达了约5.5万元/㎡,到2017年3月,其三期价格更是超过了7.2万元/㎡。

  2016年6月,龙光以总价140.6亿元,楼面价约2.76万元/㎡拿下光明一商住地块,溢价率高达159.79%。

  2018年5月,龙光玖龙台项目以大约4.65万/㎡的价格售出。2019年下半年,龙光玖龙台二期于线上开盘,705套约96-142㎡住宅以5.25万/㎡的成交均价实现“秒光”。

  2019年6月,深圳“史诗级”土拍落下帷幕,龙光以65.85亿元的总价竞得最受瞩目的红山-上塘片区地块,成为超过金茂府的龙华新地王。

  今年8月,龙光玖悦台一期开盘,310套住宅产品均价9.05万/㎡迅速售罄。

  这三个项目再加上即将入市的前海天境花园,龙光将高周转的开发套路展现得淋漓尽致。当然,也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利润(相信被反教育的万科是切实看在眼里的。)

  实际上,在限价影响下,近两年深圳拿地的开发商,基本上都有意缩短了项目的开发周期,以期能够尽早入市获利。

  而这种快周转甚至高周转模式将来恐怕会愈加普遍,深圳楼市或将进入狂飙突进的新时代——

  房企加快开发入市,推动市场新房供应量增加。而新旧倒挂又加剧“打新”趋势,这对于价格较高的二手房市场而言,恐怕不是什么好消息。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shangye/20201125241950.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