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可以等下我吗,上海的房子

最近总感觉上海的楼市有点暗流涌动,很想把这些草蛇灰线的细节写下来给大家分享。正当我苦思冥想,头上的白发又快要多了起来的时候,电话突然响起。

哦,原来是老钱打来的。

老钱其实不老,四十不到,上有老下有小,在浦西某地开了个教育机构。2016年楼市最火的时候,在一次线下聚会中与我结识,便在我的指导下买了套大虹桥一个次新小区的房子,平时工作忙就住市中心,双休日了就来新买的大房子,与家人一起享受生活。

老钱打电话来,是想向我咨询一下房子置换的事情,周末我们便找了一家茶艺馆,聊了起来。

 

01

“最近的上海啊,又让我有种蠢蠢欲动的感觉。”老钱说道。

喊他老钱不是没有原因的,他年纪虽然不算大,但有着一种经验丰富、老道熟练的敏感度。

原来,他是被最近一些上海楼市的小猫腻给刺激到了。

年后几大新盘的火热认筹就不说了,什么绿地海珀外滩、滨江凯旋门、中海汇德里、碧云尊邸,又贵又难抢。

而更需要关注的,就是楼市的先行指标——土地,这也是老钱目前的敏感所在。

房地产房地产,土地才是一级市场,房子其实是二级市场,加上土地价格占房价的比例很高,一级市场的变动就会传递到二级市场,所以我们常说,关注土地比关注房子更具有前瞻性。

最近老钱发现,上海土地拍卖的溢价率,居然创新高了。

6月11日,万达拿下了临港新城滴水湖边的一块纯宅地,53%的溢价率是2017年3月以来上海土地市场的新高。

这个溢价率有多夸张?

2017年8月到2020年4月,上海实行土地“招挂拍”制度,开发商得先接受打分,再进入竞拍流程。开发商资质越好,分数越高,开发商在上海拿地越多,分数越低,因此拍地的门槛大大提高,土地市场热度直接降至冰点。

由于这一“地票”制度的执行,上海绝大多数土地都是“零溢价”。

最近,上海放宽了拍地门槛限制,更多开发商得以同台竞争,同时也取消了部分地块15%的自持比例限制,土拍热度便开始提升,就有了那天临港的高溢价出现。

这让老钱想起了2016年我带着他买房时的经历。

我们知道,上一轮上海牛市的一大导火索便是2014年1月方兴101亿拍下大宁地块(也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大宁金茂府),楼板价4.76万/平,刷新上海宅地地王。火热的土拍,超高的楼板价,让大宁金茂府地王附近的房东信心倍增。

这种“土拍出地王,地王拉二手”的高潮是2016年的8月,融信110亿拿下静安中兴路地王,创造了全国总价记录,楼面价也是达到了令人咋舌的12万+。

2015-2016年土地市场有多火,新房、二手房市场就有多火。

万达溢价53%拿下临港宅地,就让老钱有了那么一点感觉,现在全国,哦不全球大放水,可能楼市真的又要起来了,最近两年教育培训行业不错,赚的这些钱是不是得有个去处,至少也得改善下居住环境,不然别人都去水龙头边上接水了,老钱手里的人民币不就毛了么?

老钱很焦虑。

02

如果说土地只是开发商的游戏,传导到楼市中还需要时间,那么更让他焦虑的是,最近看房的人真的多了。

老钱的邻居在年后挂了套房子,2-3月由于疫情原因,小区不开放,几乎没什么人来看房子。

但一进入4月,情况完全来了个180度大反转。

同样的房子,同样的价格,前来看房的人突然络绎不绝,夸张的时候一天都能上门两批意向客户,邻居的房子不到两个星期就卖掉了。

进入六月,更加让老钱惊讶的是,小区里一套更贵的房子居然看的人也不少,有几个客户想多还点价,一看这阵势发现根本没戏,最后原价交易了。

老钱对比了下小区最新的成交价和2017年最高点的价格,发现虽然还没有超过当时,但从2018年底开始,价格逐渐在往上走,从高峰期的8.5折,8.8折,9.2折,现在竟然已经非常接近上一轮的高点了。

虽然遇到几个来看房的,都说“刚好自己的房子卖掉了,钱也到位了,就买了”,但老钱心里知道,几年下来购买力的积蓄,经济大背景下的资产焦虑,上海这座城市的性价比凸显,才是买房人越来越多、房价越来越坚挺的理由。

以老钱自己的房子作为样本,从2017年到2020年,基本上是走了个“高峰-低谷-高峰”的V形。

03

而放眼全市,很多房子,压根就没跌过,直接就是一条斜向上的直线。

比如学区房,特别是带初中学区的品质次新。记得自己2017年底带着一位朋友买了一套张江汤臣140平左右的大三房,带小学+初中双学区,花了970万,一个很多人觉得是“高位站岗”的时机。当时急着结婚,就没太在乎时机的问题,房子满意就好。

结果现在那个小区的最新成交单价已经达到了10.4万,目前86平米户型的挂牌价已经和当初买的140平大三房是一样的,看着这价格变化,真是恍如隔世啊。

还有就是一直处于“限价”之下的新房。很多人觉得新房限价很实惠,但事实是,由于新房指导价只会上涨,不会下调,限制了上限也限制了下限,限价也保护了绝大多数滞销新盘的价格。

二手房卖不出去,可以降价,新房卖不出去,没事,有指导的限价在,虽然不会涨,但也不能跌,拉长时间周期,总能卖出去。

尤其是随着今年经济的下行,为了保障土地收入、开发商的现金流,上海的新房指导价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基本全面超越了上一轮高峰的价格。

学区房、新房的一直涨,搞的老钱更焦虑了。

04

看着老钱焦虑的样子,我赶紧给他倒了杯茶,我淡定地说,其实与上一轮周期的高峰期相比,上海楼市现在完全算不了什么。

虽然看似土拍很火热,但是上海的土地价格离上一轮的高点还有很大差距。

万达拿下的那块临港滴水湖宅地,溢价53%后,17637元/㎡的楼面价还是低于这块地300米外,2017年2月万科、绿地和碧桂园分别拿下的三块宅地,它们当时的成交楼面价都在21000元/㎡左右。也就是说,目前火热地块的价格大概回到了上一轮高峰期的80-85%,而非热点区域,土地价格大致要比高峰期打6-7折。

作为对比,南京最新拍出的河西地块楼面价达到了42398元/㎡,是高峰期45213元/㎡的94%;而杭州最新拍出的临安青山湖地块则超过了2017年的最高价。这些城市土地的热度都走在了上海前面。

你看现在成交很火热是吧,告诉你,上海二手房的热度其实还没超过去年。

2020年5月上海成交了2.86万套二手房,创造了2016年10月来的新高,而且是过去十年来(2011-2020)上海二手房卖的第二多的五月。

但其实把1-5月加一起,8.0万套的二手房交易量也还是没有超过去年同期的10.2万套。也就是说,现在火热的二手房成交,还是疫情之后的需求释放。

价格方面,也继续维持稳定,市场心态也比较健康,说明压缩积累的购房需求基本释放,市场趋于冷静。

对比深圳,今年的二手房交易量几乎是去年的翻倍,而且是量价齐升。

所以,现在的上海楼市,一点都不用急,老钱大可放宽心。

虽然从基本面角度,无论是货币宽松方面,城市的产业升级方面,和其他一线城市的价格比较方面,上海已经具备了房价向上的条件,但在可预见的短期内,楼市政策还是会相对严谨,不太会出现大规模放松的局面。

05

跟老钱长篇大论了一番,我突然发现,对于上海的购房者来说,现在基本上20年来最好的购房时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现在这种供需两旺、价格平稳的阶段,是买卖房子最舒服的状态。

想买的人总是担心踏空或者站岗,但现在的市场,从心理上来说是没有跌价负担的,真的进到市场中呢,又没有火热到需要抢房的阶段,可以安然选房。

想卖的人呢,担心卖亏或者置换落空,但现在上海的议价空间非常小,基本没有给下家“打骨折”的机会,房东在买下一套的时候也不用担心上家跳价、毁约。

经过了20年的发展,楼市终于不像赌场,有点像楼市的样子了。

在这种健康的平衡下,刚需可以安心上车,置换客可以安心改善,市场上出现了不少连环单,房东既要卖,又要买,刚需-改善-豪宅三批人的链条串在了一起。我们最近在帮一个粉丝买房,他的房子刚卖掉,想看看钱什么时候到账,我们就帮他尽调了下家,发现下家也是刚卖了房子,后来继续追问梳理后才知道,原来这里面上下家都加起来一共有5个连环单。

所以这就是上海的市场,没有太多虚的放杠杆纯投资,都是真实的自住,追求更好生活的置换。这样的楼市回暖,是很扎实的。

同时,由于预期被稳稳地把控住,市场上的炒房客也基本不存在了,自住客户得到了极大的尊重,房东和买家,谁也别看不起谁,大家都是客客气气、心平气和的。

老钱辛苦了这么多年,攒了点余钱,也有了些资产,终于可以安心看房,买一套称心如意的好房子了。

我也不知道这种市场状态实际能持续多久,毕竟全球都在放水,虽然稳定是主基调,但是楼市作为经济的定海神针的地位暂时还未改变。那天看到一个故事,房子卖少了,连开锁师傅都会失业,房子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所以,我建议老钱能抓住机会换房就赶紧换,这样美好的日子也可能转瞬即逝。房地产世界里,翻脸真的比翻书还快。

走出茶艺馆,我不禁感叹,上海,还是那个海纳百川、充满包容的城市,无论是刚需还是改善,请不用像老钱那样整天焦虑,你们都还有机会,可以找到最适合你的房子。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绿芽苏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shangye/20200618239981.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