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金定投,大部分的讨论都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1、如何选择定投标的
2、如何设置定投策略,是不分行情固定定投,还是高估降低定投金额、低谷追加定投金额
3、如何设置止盈策略,达到盈利预期全部赎回,还是分阶段赎回等
但有一个问题很关键,却很少有人讨论,那就是:
止盈之后的钱,要怎么管理
这涉及到存量财富和增量财富管理策略的差异
假设我们每月定投1万块,10%为止盈点,在定投了10个月后达到了止盈点,这时候账户里应该有11万左右
如果我们把11万全部赎回,这笔钱怎么处理?
赎回的这11万是我们的存量财富,而每月定投的1万是我们的增量财富,你会发现,针对存量财富和增量财富,我们思考的维度是不一样的
不出意外,增量财富还会有源源不断的几十年,自然可以选择定投的方式,获取一个较高的收益
但存量财富呢?
如果继续选择基金定投,那要把存量财富分多少期投入到基金里?如果存量财富全都投入到基金中了,还没达到止盈点,心态能不能扛得住?
比如我们刚才举的例子,每月定投1万,已经定投了20期,中间收割了两次,现在手里有22万,把这22万分20期再继续投入基金,每期投入1.1万
那接下来每月定投的金额就从1万变成了2.1万
随着财富的积累,定投金额可能变成3.1万、4.1万,而实际我们的增量财富还是只有1万,随着差距的积累,越晚到达止盈点,心态越容易崩
而心态崩塌,就容易熬不住亏损割肉
资金量小时,亏损点儿不算什么,资金量大了,随便亏损一点就很客观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过去很多年的盈利,最后一年的亏损可能就都吐回去了
所以你看,基金定投是个好工具,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尤其是增量财富的问题
可能这也是为啥年轻人很喜欢基金定投吧,毕竟也没啥存量财富,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如果不放到基金中,还有什么方式可以在收益和安全性之间做好平衡么?如果不能,你是选收益还是选安全?希望听到你的想法
最后,感慨一下,互联网的世界是很奇怪的,人均年入百万,一说存钱都没有
网上那些让你肾上腺素飙升的案例,都不是你我身边活生生的人
投资是一件孤独的事,凑热闹大概率是赚不到钱的
所以,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不管别人的投资策略讲的多天花乱坠,无法形成逻辑闭环,于你自己的生活,都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