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终于结局了,五一假期,我跟着茵茵也追完了这部剧。观剧过程中,在对剧里反映的教育内卷现象大呼“太真实”的同时,也再次深刻感受到了“为人母”的不容易和不得已。
剧中,最开始立志鸡娃并愿为此付出一切的,是妈妈;最后孩子们出现心理问题时幡然醒悟果然放弃鸡娃的,也是妈妈们。为了孩子,最能狠得下心的是妈妈;因为孩子,最心软的也是妈妈。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妈妈天然与孩子有着最为亲密的情感联结,所以她们常常觉得,自己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为孩子负责。
牛爸也发现,日常来咨询保险的很多宝妈,开始有购买保险的意识,都是在生孩子之后。面对脆弱的小生命,觉得再多的防护都是不够的,所以有很多家庭的第一份保单是买给孩子的。孩子的保险要买,但优先级不是第一位的。
孩子生病了,我们固然难受心疼,但大人有挣钱给孩子治病、照顾孩子的能力。可假如情况反转,假如患病的是妈妈,甚至妈妈因病不幸身故,幼小的孩子会面临怎样的境况呢?所以希望还没配置好保险的妈妈,在考虑家庭、孩子的同时,不要忘了自己。爸爸是顶梁柱,妈妈也是主心骨。
正好母亲节要到了,牛爸特意准备了一份“妈妈版保险配置方案”,希望可以给妈妈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01
重疾险:达尔文5号焕新版
建议妈妈们首先要配置的就是重疾险,患重大疾病时,可以一次性拿到一大笔钱。见过很多妈妈患病后,爸爸既要工作赚钱维持家庭,又要操心孩子照顾妻子,压力巨大,分身乏术。
如果妈妈买了重疾险的话,生重病时保险公司会一次性赔付一大笔钱,有了这样的经济补充,爸爸就可以请个长假,安心照顾妈妈和孩子。
牛爸推荐的是达尔文5号焕新版。它的重疾赔付很多,60岁之前患病能赔180%,相当于买了45万的保额却可以赔81万;它还自带晚期重度恶性肿瘤关爱保险金,不幸罹患的话,可以多拿30%的钱。在重疾险赔付比例上,相当优秀。
02
百万医疗险:超越保2020(标准版)
百万医疗险是实报实销类型的,像门急诊费用、手术费、治疗费、膳食费、床位费之类的合理治疗花费,扣除免赔额之后,100%报销。
超越保2020的保障非常优秀,保额最高有400万,社保内外都能报销,而且支持院外购药。最让人惊喜的是,它能保证续保6年。一旦投保成功的话,6年内,不管是产品停售还是身体健康发生变化,都能续保。
03
意外险:小蜜蜂2号(尊享版)
很多年轻妈妈都是家事和带娃主力军,日常琐碎繁杂,又要面对时刻闹腾的娃,忙中最易出错,小磕小碰、追娃扭伤、摔倒骨折、做菜烫伤之类的小意外很容易发生。如果受伤比较严重的话,去医院也得花一笔钱。但每年花几十上百配个意外险,就能够应对这些意外伤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了。
最推荐这款新出不久的小蜜蜂2号意外险了,除了小磕小碰外,它还有很全面的交通意外伤害额外赔付,飞机、火车、轮船、汽车、甚至共享单车意外伤害都有额外赔付,还有很应景的疫苗接种意外责任。更具体的介绍可以看看这篇《35元起的小蜜蜂2号意外险,真香!》
ps:这款产品目前是无需健告的,但5月13号开始会增加健康告知,有需要的,强烈建议在此之前购买。
04
定期寿险:瑞和2021
定期寿险可以保障家庭经济压力最大的二、三十年间,夫妻一方不幸身故带来的家庭经济风险,对于有房贷等大额债务压力或者养老、教育支出较大的家庭,建议购买。甚至可以指定受益人,把赔偿金留给孩子。
牛爸推荐的这款瑞和2021,价格不高,也不限制职业投保,很适合全职妈妈购买。定期寿险保费要比终身寿险便宜得多,30岁女性购买100万保额,保到60岁,分30年缴费,一年也就600多,性价比还是蛮高的。
我们经常说,买保险的原则之一是“先大人后小孩”,只有大人的保障做好了,小孩的保障才能长长久久、源源不断。
希望所有的妈妈,在日复一日的操劳与付出中,也要多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该休息就休息,该放松就放松,保重身体,走可持续发展的养娃路线。因为只有妈妈,才是孩子最坚固的防护线。
祝妈妈们,母亲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