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荒谬!基金抱团是个伪命题→→→但明星基金经理的确集体看好这几家公司(上)

  什么是基金抱团?

  简单点说,

  如果一个股票前十大流通股中,除了控股股东外,上榜的都是各类基金,

  又或者是某一个股票,出现在绝大多数基金的持股名单中,

  我们就说这个股票是“基金抱团”股。

  根据机构的投资风格,通常都很重视基本面,

  因此被机构抱团看好的股共性是基本面较好,未来发展较好;

  这些公司猛的一看让人感觉股价高企,甚至还在持续向上,

  散户们在一旁看得眼红心痒,抓耳挠腮的,

  却一直找不到进场的机会,

  导致骂声一片。

  于是,安了个罪名:

  基金抱团股。

  其实,按照这个字面解释,

  发达国家市场的主要上市公司应该都是所谓的“基金抱团”股,因为人家压根就很少有散户,那持股的当然基本都是机构。

  所以才有标叔怒喝:

  荒谬!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基金抱团股!

  抱团当然是个伪命题,A股基金重仓的抱团股,可以说是A股核心资产和细分龙头,

  现在被埋怨抱团的这些企业代表中国经济的竞争力,或者未来的发展方向,

  比如新能源车、智能制造、大消费以及生物医药等。

  优秀公司受到资金追捧,是英雄所见略同,大家有共同的选择出现集中在某些公司上,这是主动选择后出现的结果!

  而幻想臆测基金主动抱团取暖,这是倒果为因,简直荒谬至极!!!

  臆测机构抱团取暖的看法完全是一些半吊子的投资评论客在那里扯犊子,

  无中生有暗度陈仓凭空捏造凭空想象,

  他们连起码的逻辑因果关系都理不出来,怎么有脸在那里大放厥词误导大众?

  小组之前就杀人嫌疑犯劳荣枝吐槽炒股的传闻写过一篇小文,

  当时我们就提醒大家说那是一个很好的鉴定你是否有投资的敏感度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社会事件,

  成熟投资市场的“二八分化”甚至“一九分化”格局会进一步强化,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也就是说,

  只有两成甚至一成的公司才是真正优质的公司,只有两成公司甚至一成公司能够持久得到市场的追捧和资金的关照,

  资源和资金会慢慢集中到这少数的头部公司身上。

  这些资产本身是没有问题,

  现在无非就是持续走高,估值现阶段显得贵了,或许当初发行就定价过高!

  可能,很多投资者仍然有这样的疑问:

  未来的A股,真的、真的是这样吗?

  ‍大家都还记得吗?

  蚂蚁集团虽未能如期上市,但按照当时拟定发行价,蚂蚁集团总市值高达2.1万亿,

  上市后二级市场稍微追捧下,拿下2.5万亿市值不难。

  那么,把在A股外上市龙头企业都算上,

  假设阿里、蚂蚁、腾讯、头条、美团、京东等都回归A股,加上A股目前正在被抱团的龙头企业,

  这些加起来会超过30万亿。

  目前A股总市值不到80万亿,

  考虑到这些公司回A股上市带来的总市值扩张,那中国上市公司的全部龙头股会占到全市场的1/3以上。

  是不是与美股市场的几家头部企业市值占比接近一半,腾讯一家在港股占比接近15%,

  有着似曾相识的赶脚?

  优秀公司,有滚雪球越来越大的趋势,

  也会有得到越来越多的机构和投资人的认可,

  也就是会有越来越多的基金集中到这些少数公司上。

  这件事情的逻辑是,它优秀,得到更多人认可,

  于是有更多人投资,

  于是情绪和资金集中,股价走高;

  而不是,大家商量着去集中到几家公司身上来维持或抬升股价。

  从一个个人投资者的成长轨迹来说,

  这个事情给人的思考就是投资完全可以做减法,

  我们只需要关注市场上最优秀的核心资产和细分龙头。

  只在这个范围内做投资,

  确定性是最高的。

  当然,要想获得超额收益,

  实事求是的说,

  那就是另外一个思路了,

  这个我们下次再谈。

  那么,

  有了基金经理的筛选和把关,

  有哪些公司得到多人的认可,被集体看好、被集中投资呢?

  我们整理了排名前三的明星基金经理张坤、刘格菘、刘彦春和专注医疗的葛兰等4个明星基金经理2020年4季度持仓明细,

  想不想抽丝剥茧、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hongguan/20210205243138.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