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新信号!

  家具板块回顾,吃肉吃美了吗

  1月17日我们首次发文【这几个大利好,你必须知道!】,对家具板块的上涨逻辑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帮助大家筛选出了一些优质公司。现在13个交易日过去了,再复盘我们给出的福利——涨幅喜人,最高涨幅超过40%,而福利当中所有标的平均涨幅超过22%:

  在发文之后我们密切跟踪,也在每天的文章中跟大家多次分享,分别是1月21日【确认家具板块,底部反转】和1月27日【抗跌才是王道,主线在景气板块!】

  重申:家具板块迎来行业景气,竣工持续回暖将支撑业绩持续提升!

  ——以上文字来源:1月27日 众研会【抗跌才是王道,主线在景气板块!】

  有认真读文章的会友应该是收获满满了吧。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读文章,认真点在看,准时领取我们的福利。

  接下来再次表述家居板块上涨的逻辑:

  2020年4季度家具集中交付环节,板块内Q4业绩表现都不错;由于2020年初疫情的缘故,上半年尤其是第一季度基数都比较低,因此2021年年初的家具板块同比应该都不错;

  1、家具作为地产后周期,受到竣工数据持续回暖,行业景气度上升;原本房地产开工端与竣工端的巨大剪刀差将为行业景气度提供时间维度上的支撑;

  2、海外房地产,尤其是美国房地产数据表现良好,海外需求端增加;我国疫情复工复产领先于世界,供给端有限,我国家具出口数据表现良好;

  3、精装修作为长期逻辑将提升龙头公司市场份额;

  最后我们对整个板块进行了大致的梳理,看好的板块依次是软体家居、零售端与工程端均不错的家居企业、工程端具有较强话语权的企业。当然每个标的具体情况不同还需要具体再分析,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再交流。

  2

  新信号,资本开支

  2004年以来A股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大幅提高资本开支扩产能的阶段。

  第一次是2005年-2008年底,中国加入WTO后出口大幅抬升,以及房地产迎来高度景气,双轮驱动下,带动了出口链中的纺织服装、家电、商贸零售汽车等以及地产产业链的建筑、煤炭、有色金属等企业盈利出现大幅改善。

  第二次是2010Q3 至 2012Q2,四万亿带动房产、基建、科技、周期等制造业盈利大幅改善和产能扩张。

  第三次是2017Q4 至 2018Q4,供给侧改革之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工业库存低位、以及融资成本下降,推动了消费服务、信息科技、医药生物等行业产能扩张。

  这三次大幅的资本开支带来了A股近20年来最大的几次的牛市。

  所以回顾前几次的资本开支历史,企业愿意加大资本开支建立在三个条件之上:未来市场需求乐观向好,产品不愁卖;手里有现金流或者不久就可以赚到现金流;市场上流动性充裕,容易募资筹钱。

  近两年即将迎来第四次资本开支大幅增加带来的牛市,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这次新冠疫情对全球各个国家的企业经营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中国是唯一的疫情控制良好,企业生产正常进行的国家,这就造就了出口的繁荣,在全球疫情全面控制之前,出口需求依旧会很旺盛。

  其次,过去供给侧改革,三去一补的政策下,公用事业和顺周期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不断放缓甚至趋于负数,落后产能持续出清,负债率也降到了历史低位。2020年疫情控制住后,行业内企业经营向好,在外需的刺激下,库存水平持续走低。

  综合上述,大幅提高资本开支扩产能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需求端:在资本开支多年回落,落后产能出清,外部需求持续增长,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为各大企业加大资本开支提供了极大的动力。

  盈利端:2020年疫情过后,在外部需求向好的情况下,多数企业盈利已经大幅改善。

  资金面:央行从2019年开始扩表,2020 年为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央行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速再次上行,11 月份央行总资产同比增速达 5.21%,创 2018 年以来的新高。

  通过回顾前几次资本开支提升,企业扩张产能带来的投资机会,一般早期以上游的资源品最先开始涨,涨幅较大有超额收益的集中于消费、医药、科技,滞后的主要是中游制造。而启动的早晚又和在建工程关联度呈强相关,略领先于在建提前开启行情。

  我们围绕各个行业盈利端变化,资本开支变化,在建工程变化将A股所有行业滤了一遍。

  将所有的行业分类四类:

  (1)盈利、资本开支、在建工程同比增速都处于上行阶段,主要包括基础化工、轻工制造、机械、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家电、农林牧渔、电子等行业。

  (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上行,资本开支增速有待提速,主要包括有色金属、钢铁、汽车、纺织服装、医药、传媒等行业。

  (3)归母净利润下行,资本开支上行,主要包括电力及公用事业、商贸零售、通信、计算机等行业。

  (4)归母净利润下行,资本开支下行,主要包括石油石化、煤炭、建筑、建材、国防军工、消费者服务、食品饮料、房地产、交通运输等行业。

  结合我们上述的分析,同时结合目前市场上的情况,中短期有机会且可能会出现超额收益的行业可能会在化工,工程机械,电气设备,信息科技领域。

  3

  电子烟

  在雾芯科技-也就是电子烟品牌悦刻在美上市之际,我们曾经对该领域跟大家进行过交流。可以说悦刻还是非常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的,但是也可以观察到这一事件在社会上媒体上又掀起了一波舆论,各大新闻、公众号文章层出不穷,大多都是带有负面的描述,其中也有偏官方的媒体对事件进行了偏负面的点评,因此包括雾芯科技,思摩尔国际等核心标的都表现一般。

  所以,当下政策的不明朗是行业最大的灰犀牛。目前欧美是电子烟的主要战场,他们的政策已经比较稳定,但是目前全球没有统一的标准,还是能看到各地趋严的趋势。

  中国的政策是在2019年双十一段提出禁止网络销售,同时禁止在公众场合进行冠名等宣传,但是在电视剧植入等地方还没有明确规定。

  雾芯的上市,可能会引起监管的注意,可能会引发政策的颁发,这里简单分析一下:如果对售卖需要许可,那么对优质渠道商是利好;如果是像美国一样,禁止一些口味,会对渠道商和品牌商都是利空;如果是对商品加税,则较为温和,对行业影响有限。综合来看,品牌商的风险最大,但是在监管下也会出现出清小厂商的局面;渠道商利润有限,而且公司质地都一般;而思摩尔类的制造商的位置则最舒服。

  总结起来,只要政策不是毁灭式的,就难以阻挡行业雄赳赳的增速。

  说完政策的风险,行业的空间则是最大的看点,无论是作为减害的替烟产品或是全新的娱乐消费品,兼具成瘾性与社交性,具备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根据CIC统计,全球电子烟2019年市场规模352亿美元,预计2020-2023年复合增速为21.9%;中国增速则更为惊人,因为当前整体渗透率只有1.2%,而美国和欧洲的渗透率都在30%以上。2019年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为15亿美元,预计2020-2023年复合增速可以达到65%左右,悦刻目前在中国市占率达到60%以上,在禁止网上销售后快速反应,第一时间抢占线下渠道,成果斐然,APP与社区营销也颇有水准,电子烟有望在未来几年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所以未来产业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hongguan/20210204243132.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