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二爷去一直合作的保险平台转了转。
你们都知道,二爷只是自媒体,写文章,才是我的主业。
我菜单栏放的优选保险,还有咨询,方案定制等服务,都是合作的保险平台提供。
这个平台叫慧择保险经纪,有保险经纪牌照,在美股上市,是行业的头部平台。
他家一直提供理赔服务,叫小马理赔,只是我以前没太关注。
以为他家的理赔服务,也不过是跟以往的代理人一样,在中间传个话,那没啥意思。
自己直接找保险公司理赔,不是一样的吗?省去中间环节,免得麻烦。
但其实...不是的。
他们的理赔服务,做的更多。
如果有人报案,小马理赔会提供一对一理赔专员全程跟进。
先协助准备理赔材料,帮忙预审核,达到理赔条件了吗?
大概能赔多少钱?
病历资料是不是齐全,需要补充个啥?
如果你买了多个保险,还会帮规划一下,先理赔哪个,再理赔哪个?
有他们帮助,理赔会省心很多。
我在现场看了几个案例,印象还挺深刻,分享一下:
有一个案例,是父亲帮女儿理赔一个少儿重疾险。
“重症手足口病”,小孩挺严重的,都住进了ICU。
保险公司赔了80万。
协助这个父亲理赔的专员,一看金额不太对。
严重手足口病,属于这个重疾险约定的少儿特定重疾,保额可以翻倍。
但保司的工作人员在理赔时,操作系统少勾选了附加险责任。
就都是人嘛,难免会犯错...
于是,小马理赔帮他申诉,最后赔了160万。
这个少儿重疾险,二爷写过,你们中很多人可能也买了,就是已经下架的慧馨安。
如果我没记错,女孩6岁,80万保额,应该只花了几百块。
还有一个案例:
一个年轻姑娘的老公,大夏天参加公司的户外拓展活动,忽然摔倒陷入深度昏迷。
这个姑娘找保险公司理赔,对方要她提供各种病历资料。
但是医院要办理出院,才能打印这些资料。
怎么办呢?姑娘很生气...
协助她理赔的人员,让她跟医生协商,当天办理一下出院,拿到资料,再办理入院。
折腾是折腾了一些,但理赔金顺利拿到了。
保险公司不会教你理赔,但他们会...
我这次去交流,他们给我看了保二爷的数据。
过去几年,我这边读者的理赔金额,已经超过了500万。
还仅仅是他们帮忙处理的理赔案件,自己找保司的理赔不算。
当时,我都惊呆了。
所以,以后大家如果有需要,可以用这个理赔服务。
让专业的人,指导你去理赔,会轻松很多。
金额比较小,2000块以内的理赔,他们还会提供垫付服务,叫小马闪赔。
说的是3个工作日内,赔款到账。
现在基本1个工作日,就到了。
特别是华泰少儿门诊暖宝保,因为包含疾病门诊,理赔特别多,保险公司人手不是太跟得上。
点小马理赔去申请,会比找保险公司快一些。
还有就是,该理赔才理赔,不要勉强。
华泰少儿门诊险,因为金额小,理赔只需要拍照上传。
有一个用户,第一次提交理赔材料,理赔专员一看是等待期内患病。
告诉她不能理赔,案件被撤回。
结果,过了俩月,这个理赔专员又收到了同样的理赔材料:
金额和医院不变,只是就诊时间被P过了,改成了两个月后。
就...不要耍这种小聪明...
这些理赔专员经验丰富,一天看很多材料,基本瞄一眼就能看出猫腻。
除了理赔服务,再啰嗦几句,
方案定制和咨询,也是保险平台给二爷配的专属服务团队。
一共有4个顾问,只接待我的读者,不接其他客。
关键是我们合作了好几年,磨合得比较好,也了解彼此的脾性。
他们不会以销售为导向,甚至比二爷还会更严谨一些。
譬如一些小问题,我判断无伤大雅,会让大家直接买。
但如果咨询顾问,他们还是会要求你核保之后再买。
就他们会很负责任,不会为了KPI,瞎几把搞。
所以,大家如果咨询顾问,可以放心,是靠谱的,可以信任的人。
还有,咱们要么就别问,自己解决。
既然去咨询人家,就要保持基本的礼貌。
有顾问吐槽,说我的读者极有主见,也懂一些保险知识。
很多时候,他们还没说啥,读者先噼里啪啦教育他们一通。
我知道你们很懂,已经超越了大部分代理人,
但...保持低调好吗?
他们也都是比较优秀和专业的保险顾问,并且常年在一线,对产品变动,保险公司的核保政策十分熟悉。
听听他们的建议,对咱们有好处。
嗯,大概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