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有个小伙伴来问我基础保障的事儿,本着认真靠谱的原则,先要客户的体检报告看看
身体条件不允许,看啥产品都白费,不了解健康状况之前挑产品,纯属浪费时间
后来客户的体检报告也没发给我,就问了一句
果然不出所料,只想买百万医疗(话里话外几十万的存款也是秀了我一脸)
百万医疗这么便宜,又有几百万保额,干嘛要花好几千买重疾
这是很多客户的疑问
所以,有必要好好讨论一下,有了百万医疗之后,到底有没有必要买重疾险
先说结论
有必要
除非你月收入好几万,并且80%以上是都是稳稳当当的被动收入
为什么这么说呢
01
我们要去考虑一场大病的影响有什么
花很多钱是肯定的,但,都花了些什么钱呢?
其实一般客户都太考虑过这些
医疗费肯定是大头,确实百万医疗能够报销很多,但,很可能不够
比如,你的医药费,不一定都花在医院
有些疾病需要的一些药品,医院根本买不到,没有医生的处方,保险公司怎么给报销呢,毕竟报销公司给报销的费用是“合理且必须”的,什么费用合理且必须呢,那只能参考医生说的,都要讲证据嘛
再比如,有些疾病,需要长期营养支持、康复支持,尤其是康复支持千万不要小瞧,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同样的医生、同样的手术,为什么不同人预后这么不一样,康复休养不一样。人家看完病飞海南疗养了,咱们看完病回公司996了,好点儿的回家躺着还觉得拖累家庭不好意思,怎么比
除了医药费,异地就医的费用要不要考虑?优质资源集中在北上广这种一线大城市,到时候要不要异地就医,这期间的食宿、交通,要不要花钱?
生病了,要不要有个人照顾,现在一般都独生子女或两个孩子,谁来照顾?请个护工的话,一天得多少钱呢,钱从哪里来?
更更大头的,都生病了,还咋上班,不上班咋赚钱,不赚钱,上边提到的康复、营养支持、异地就医的交通住宿、外购的药品等等,谁管呢,家里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够不够呢
一边是钱哗哗的往外花,一边是不赚钱,焦虑么?这么焦虑怎么好好养病?没法好好养病,前期治疗效果没法保证,钱是不是又白花了?
这就是上边说到的,买个保险,为什么还要看你的收入结构
80%以上都是被动收入,才有一点点底气不买重疾险
也是为什么预算比较紧张的时候,我们建议老年人优先考虑医疗险,重疾险不再是必备选项,可不仅仅是年纪大了重疾险太贵
人家的退休金是100%的被动收入啊,那是妥妥的安全感,只要活着就有
这,咱们不敢辞职的中年打工人,能比么
02
医疗险,能不能给踏实的安全感
几百块就能买几百万保额,拿几千块买重疾
你会发现,你能找到的医疗险,复星联合超越保、好医保、尊享e生等等的,都是交1年保1年的,有些承诺6年保证续保
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极少极少的终身续保的医疗险,但费率可变
为什么呢
现在这医疗技术日新月异,谁敢承诺每年几百块,年纪大了两三千,就能换终身几百万保额呢,除非脑子进水了
再看看相互保,最开始分摊只有几分钱,现在分摊涨到了几块钱,暴涨百倍
不要黑相互保是骗子,这是个发展的必然结果
没有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事物能背离基本逻辑,再牛的创新也不行
但,如果我们对一个不合逻辑的事情抱有了过高期望,尤其是给自己家庭兜底这种期望,最后失望的一定是自己
最后的最后
既然都考虑保险了,那就是感受到风险、开始考虑自己的家庭责任了
干嘛不直接一次到位完善点儿,又不是没那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