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一天翻了一倍可转换债券继续飙升,监管部门采取了行动

  最近疯狂的可转债市场与不温不火的a股市场形成了鲜明对比。

  10月23日,截至9时38分,蓝盾可转换债券等20余种可转换债券上涨超过10%,包括中国体育可转换债券在内的14种可转换债券上涨20%,进入临时止损状态,延续昨日的市场火爆。

  10月22日,沪深两市近20只可转债停牌,其中不少债券两次停牌。与此同时,可转换债券在整个市场的成交量接近1200亿元,几乎相当于上海股市当日成交量的一半,创下新纪录。

  当日成交量最高的蓝盾可转换债券成交量为113.2亿元,接近当日成交量最高的比亚迪的两倍。此外,价格也在飙升,如郑源可转换债券收盘上涨176.4%,银河可转换债券收盘上涨73.22%。

  但可以看到,由于这轮上涨,很多可转债已经脱离基本面,投机痕迹明显。目前监管机构已经介入,一些机构表示这个市场难以维持。

  罕见的保险丝潮。

  自从3月份最后一波“怪物债”投机以来,可转债集体触发熔断的现象又回来了。

  10月23日,截至9:38,沪深可转换债券指数开盘上涨0.51%,中体可转换债券上涨20%,兰顿可转换债券、仲恺可转换债券、万里可转换债券、银河可转换债券等12种可转换债券上涨10%,横河可转换债券、斯莱可转换债券上涨近10%。10月22日继续行情。

  10月22日上午,开市后,很多可转债暂停20%,之后又有一些迅速超调30%,甚至涨幅更大,甚至升至50%以上。截至上午收盘,人民币可转换债券上涨58%,银河可转换债券上涨46%以上。

  下午开市后,很多可转债被集中冲击吹走。临近交易结束,正元可转债加速,最终收于353.805元,单日上涨176.41%。

  事实上,这一轮可转债热潮已经持续了很多天。

  10月20日,在蓝盾可转换债券的带领下,许多可转换债券大幅上涨,暂停发行。很多券交易活跃,蓝盾可转换债券、卢生可转换债券、凯龙可转换债券的成交率均超过1000%,共有16张券超过10倍。

  10月21日,万利可转换债券、九洲可转换债券、新天可转换债券、蓝盾可转换债券等债券继续触发导火索,恒和可转换债券、卢生可转换债券的成交率均超过3600%。

  最疯狂的是蓝盾可转换债券,从周一开始飙升了150%。

  业内普遍认为,第二轮行情暴涨伴随着成交量暴涨,涨价趋势脱离了正股,炒作风格明显。

  以王兰顿可转换债券为例,市场爆炸可转换债券的原因之一是量子技术的概念。虽然蓝盾股份迅速澄清“量子技术”领域不存在市场业务,但资金炒作并未停止。最近业绩持续亏损的蓝盾公司,以及部分子公司和控股股东刚刚被列入不值得信赖的执行人名单,属于基本面不好的公司。

  以蓝盾可转换债券为导火索,掀起了可转换债券的“融化浪潮”。

  可转换债券是可以在期限内转换成股票的债券。与股票的T+1制相比,可转换债券目前处于T+0制,交易更加灵活。只要投资人愿意,一天可以买卖几次。所以这也给热钱提供了投机机会。

  最后,本周以来,股市低迷,缺乏盈利效应,部分投资者转向可转换债券,反过来推动了繁荣。

  该机构暗示存在风险。

  从一些公司的态度也可以看出猜测。

  近日,一些与飙升的可转换债券相对应的上市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存在风险。比如10月20日晚,蓝盾宣布“蓝盾可转换债券”价格已严重脱离公司股价,偏离合理价值区间,与市场宏观环境、行业状况、经营状况无关,主要受市场资金影响。

  卢生通信也宣布,近期“卢生可转换债券”价格偏高,主要是公司可转换债券发行量小,受市场资金影响,建议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经纪人也在暗示风险。近日,不少投资者收到券商短信、弹出提示等多渠道通知,要求尽快签署可转债交易风险揭示书。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2日晚,郑源智慧收到深交所的关注信。被认为是监管部门正式控制第二轮可转债暴涨的首例。

  10月22日,人民币正可转换债券上涨176%,成交率60.95%。正元智慧价格上涨6.90%,转换升水率达到170.58%。

  根据公司当日公告,浙江郑源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今日交易价格大幅波动。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根据《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公司股票(股票简称:郑源智慧,股票代码:300645)和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简称:郑源可转换债券,债券代码:123043)将于2020年10月23日停牌。本公司将对近期二级市场交易的相关事项进行必要的核查,并在完成相关核查工作并披露核查结果后恢复交易。

  对此,渤海证券也提醒投资者。它表示,此次可转债热潮的主要目标仍然是小价值债券,部分目标已经在前期经历了一轮投机。

  建议警惕价格过高、发行量过低的可转债。比如今年5月初,泰晶可转换债券强制赎回公告发布,对市场的投机性可转换债券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外,今年以来,共有98只可转换债券进入转换期,其中40家公司发布了“不提前赎回可转换债券”的公告。一些公司可能会在前期发布不提前赎回可转换债券的公告,但在后期发布强制赎回的公告。渤海证券建议,对于符合强制赎回条件的债券,仍应注意风险。

  另一方面,“随着10月26日可转换债券新规的实施,可能不利于可转换债券的延续。”渤海证券表示。

  今年7月2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发布了《关于做好向未指定对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者适当管理工作的通知》:从10月26日起,参与可转换债券购买和交易的普通投资者应以纸质或电子形式签署《向未指定对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风险揭示书》(以下简称《风险揭示书》)。本通知主要监管可转债的发行和交易权限。

  渤海证券认为,投资可转换债券仍需关注上市公司基本面、股票走势和可转换债券内在转换价值。对于高转换溢价、高周转率、高收盘价的可转换债券,要及时规避风险。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hongguan/20201023241571.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