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快来看看你的城市属于什么级别

  电影《天下无贼》里有一句著名的台词出自黎叔口中: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这句话说的真是精髓。

  这不,当前各大城市的抢人大战正在上演。

  超大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有的城市还主动控制人口增长。剩下的大中城市,不断通过降低甚至取消落户门槛等政策吸引人才迁移。

  那么,按照人口的角度,城市规模该如何分类呢。

  目前的城市规模分类标准出自国务院2014年印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划分标准的统计口径是城区常住人口。

  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通知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

  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I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II型小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I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II型大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划分城市规模,有利于更好的精细化管理。

  按照2019年的数据和上述标准,目前中国的超大城市有6个,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重庆。

  特大城市有10个,分别是东莞、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郑州、西安、济南、沈阳、青岛。

  I型大城市有14个,分别是哈尔滨、长春、大连、合肥、昆明、太原、长沙、苏州、南宁、乌鲁木齐、石家庄、厦门、宁波、福州。

  上述三类城市共计30个,人口门槛是300万。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门槛。比如,城市建设地铁的其中一个必备条件是城区人口达到300万。

  不算港澳台的话,我国内地有297个地级市和388个县级市,共计685个城市。

  685个城市,才有30个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达到300万,占比不到5%。

  当然,很多县级市的宿命都是变成市辖区,这样的话,这些县级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就归属于地级市了,地级市的规模会膨胀一大截。

  城市规模按照城区常住人口划分其实很重要,现在从国家层面,已经在推动公共资源由按照行政等级配置向按照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规模配置转变。

  也就是说,人口越多的城市才可以取得更多的公共资源,淡化城市的行政级别无疑是一种政策方向。

  而且,人口的聚集对经济发展、大宗资产价格如房地产都十分有利。

  户籍制度方面,已经放开放宽了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

  所以各地抢人的新闻,屡见报端,现在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对城市发展异常的重要。

  有些知识看起来和我们无关,但是关键时候却很有用。

  在个人进行城市迁移的时候,城市规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因素。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shangye/20210115242654.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