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TX淮海、南翔印象城MEGA、后有SKP
K11未来必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5月10日,K11集团公布,于「五一黄金周」(4月28日至5月5日)期间在香港、广州、上海、武汉及沈阳五地推出多项艺术文化体验活动,带动整体销售额按年升49%,人流按年升50%。
公告指出,内地市道复苏强劲,出现「报复性消费」情况,内地四座K11商场人流较去年同期增长71%,销售额更增长92%。其中广州K11人流比去年同期上升123%,销售额大幅上升77%;沈阳K11流比去年同期上升90%,销售额升53%;武汉K11 Select人流比去年同期跃升169%,销售增长77%。
01
K11内地市场表现强劲
2009年,新世界发展行政总裁郑志刚采用人文、艺术、自然三位一体的思路,创立了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艺术购物中心”的香港尖沙咀K11购物艺术中心,自此开启了K11购物艺术中心的扩张之路。
K11旗下包括办公楼品牌K11 ATELIER,K11自有实体店和K11线上零售店,形成文化延伸品生态。
根据新世界发展公布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上半财年业绩数据显示,受惠于内地消费强劲的复苏趋势,内地K11业绩表现亮眼。且期内,新世界发展位于上海、武汉、广州、沈阳四座城市的五个K11购物艺术馆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上升35%。
其中,上海K11的销售额同比增长37%,并在靠近节假日的12月达到了22%的增幅,创2013年开幕以来的12月最高销售记录。此外,沈阳K11也录得50%增长。
K11能在疫情前后都保持高增长,其背后也自有一套“打法”。
K11将艺术与商业结合,营造的氛围感和归属感逐渐被消费者接受和认可。
就拿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来说,全国五城推艺术文化体验活动 K11紧抓“报复性消费”商机。
广州K11在四月至六月期间推出“糖心异想”系列活动,并在五一期间特别推出首个潮流文化市集“K市”,打造一个属于大湾区年轻人的共同体,成功在五一假期期间带动人流实现同比翻倍(123%),销售额同比大幅上升77%;
坐落在沈阳K11顶层、中国北方首个空中K11雕塑公园于5月1日正式对外开发,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在五一黄金周期间其录得人流同比上升90%、销售额同比上升53%的佳绩;
武汉K11 Select的“诺亚花园”于早前正式开幕,当中设计特别邀请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及建筑师精心策展,还有一系列表演活动等带动人流同比飞跃式增长169%,同比销售增长也接近八成(77%)……
近年来,K11在内地的扩张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目前,K11在全国已开业了上海、沈阳、武汉光谷K11、广州、天津、武汉汉口K11等项目。但K11此次仅公布了四个商场在五一期间的销售增长数据,不得不耐人寻味。
值得一提的是,武汉K11购物艺术中心I馆于4月30日盛大开幕,开业当天邀请卢森堡女高音史蒂芬妮·奥尔特加上演“怦然心动”歌舞剧,携手大都会乐团带来交响乐表演,还有朱一龙等明星助阵品牌开幕活动。
在品牌打造上,武汉K11购物艺术中心I馆将引进多家“中国内地首店”、“华中首店”、“武汉首店”强势入驻。其中,K11| ANTONIA 中国内地首店、I.T 武汉首店Alexander McQUEEN 华中首店、GENTLE MONSTER 华中首店、等一众品牌首店的进驻,
自此,武汉K11购物艺术中心I馆的开业也标志着这一新地标的全面投入运营。武汉K11购物艺术中心将与武汉K11 Select发挥协同效应,全面覆盖武汉年轻具个性的新兴消费群体,为他们带来超越想象的沉浸式文化零售体验,并进一步完善K11生态圈在华中地区的布局。
有意思的是,K11全国首店早在10年前就曾落地武汉,但后期因为各种原因闭店后,最终在上海一炮打响。
2013年6月,K11打造了中国内地首个K11购物艺术中心——,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落地淮海路黄金地段,成为整个上海地标的商业地产标杆性项目,地下三层至地上六层,面积约40000平米,周围配套设施成熟。
据港资地产新世界发展日前公布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上半财年业绩数据显示,得益于K11购物艺术中心的强劲发展,中国内地物业投资收入增长3.6%达8.74亿港元。位于上海、武汉、广州、沈阳四个城市的5个K11购物艺术中心去年销售额同比上升35%。其中上海K11表现最好,销售额增幅为37%,12月的增幅更高达22%,创2013年开幕以来新高。沈阳K11也录得50%的增长。
02
难逃激烈竞争
一路高歌猛进,让K11有了更大的野心。新世界发展在财报中表示,将加大对内地的投入,拓展一线及快速发展的城市,并重点布局大湾区,不断完善长三角及京津冀地区的战略布局。预计到2025财年,K11将遍布大中华区的10个城市,合计共38个项目,总楼面面积达284.6万平方米。未来,五年内将有24个K11购物中心集中开业。
在4月28日,郑志刚于团结基金主题演讲上表示,将文化融入商业的成本并不高,以旗下K11开幕后两年,即2009年的销售额已翻倍。同时,他也指出,未来将以K11品牌发展不同的项目,在大湾区及长三角等地区再增加24个项目,令K11项目总数达38个,目前以品牌营运的项目达14个。
但值得关注的是,进军武汉高端商场的武汉K11还有不少挑战。除了武汉当之无愧的高端商场“一哥”武汉国际广场外,恒隆广场几乎与K11同时入局武汉,加速了武广商圈各项目间的高端对决。
此前,更有武汉恒隆广场因武商抵制导致开业时开业率不足40%的传闻,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不仅是武汉K11,开业已近8年的上海K11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近几年随着消费升级变化,越来越多具有标志性特色的购物中心,有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如TX淮海、南翔印象城MEGA、上海虹桥南丰城、LaLaport啦啦宝都、恒基·旭辉天地……
另一方面,与K11一起鏖战新一线城市及二线城市的高端商场SKP也于近年内接连布局昆明、成都、武汉、杭州、呼和浩特等多个城市。
虽然都瞄准下沉市场,但两者在二线城市仍以错位布局为主。在城市选择上,二者都抢先试点潜力股城市,减少过多扎堆网红二线城市。5月7日,在杭州土拍会上,经过一轮竞价,北京华联48.3亿竞得世纪城核心区地块,自此,正式确认落户钱江世纪城。
在商圈选择上,SKP、K11也都避开了成熟的顶流商圈,选择通过获取政府规划里的大体量地块,打造商业综合体项目。
但无论是打文化品牌的K11,还是迅速扩张希望实现品牌化的SKP,野心都不小。随着版图扩张,二者终有狭路相逢的一天。可以预见,未来国内高端零售的竞争无疑会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