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教小白理财的广告,情景问答式的视频广告。
小白问正在吃火锅的精英大佬:我有五万块,买股票还是买基金?
大佬:你更懂那个?
小白:我两个都不懂。
大佬很严肃的放下筷子,开始说教:
你不懂就都不要买了。理财最重要的不在于买什么,而是对自身财务规划的认识,对财富的认知,现在报名×××理财课程,12天12块,手把手教你正确的财务规划理念,实用的理财知识。
现在的镰刀,都这么锋利了吗?
你问买股票还是买基金,本来是A和B两个选项,他能给你整个C出来,结果股票也没买,基金也没买,买了他的理财课程C。
你问吃火锅好,还是吃牛排好,他说都不好,你买我个锅吧,回家自己做好。
突然想起《破坏之王》里面,达叔教周星星武功那一段。
平心而论,我是支持这种理财学习产品的。
这种课程,不能教你发财,教你破财。但是破小财保大财。因为太多年轻人缺乏基本的财务知识。
兰州特大“套路贷”犯罪,警方出动600多名警力,查获涉案金额高达62.73亿元。其中,受害者超过39万人,还有89人因逼债催收而自杀身亡。
你敢信!
更多深陷传销、赌博、各种项目而破产的,这些人对财富,对货币,对经济回报率的认知几乎是零。
你发现没有,个人财务知识宣传,这就是一个市场,一个商机。
我在免费做
抛开技术层面,理财的基本观念在于积攒,就像小朋友攒奥特曼卡片,一张一张搜集,最后能超越班里大多数同学。
刘銮雄有一个视频,说现在的年轻人只知道撸卡(刷信用卡),负债没有一点感觉。创业的前期,他看到一件大衣,非常风光漂亮,要5000块,很多年都不舍得买,而这时候他手里的资产早已经超过百万。
守财是一种习惯,类似于节约。你能想象,香港演艺圈“女星杀手”的大刘,是个守财奴。
鼓吹睡后收入,拿资产赚钱,让钱替你赚钱。说实话,这是少数人的专利,是很难的事情。
如果人人躺下来,什么也不干就能赚钱,你想想,这钱是从哪来的?
从道理上说不通,而且人人都拿资产赚钱,国家是绝对不允许的,国家打击房地产套利,打击影子银行,打击泡沫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只有一个意思,人人都努力干活,不要偷奸耍滑,不要哪里赚钱哪里钻。
E=mc2
能量守恒,出多少力,赚多少钱,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
在一个社会,如果以资产赚钱很容易,很明显的结果就是,越有钱的人,越有钱。
贫富分化是国家面临重大的挑战,紧随而至的是中等收入陷阱,如果你读过十四五规划,就知道国家在这方面的努力。
最近胡润又开始公布数字了,说一线城市财富自由的起点是1900万,二线城市1200万,三线城市是600万。
财富自由本来就是个伪命题。
自由都是附带条件的,人是欲望的动物,欲望一词本身,就不允许添加条件。添加条件的欲望就成了纪律。
把财富自由的门槛分成一二三线城市,也是不妥当的,只能是一个模糊概念。
满足日常需求,随便的去吃饭、穿衣、花费,住房教育医疗养老选所在城市最好的,这样过完一生,算是这个城市的财富自由阶层。
以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参照,所有人都是财富自由;以乾隆年间财务指标计算,所有人都是皇室贵胄;以三国时代的标准计算,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神仙。
整个世界的物质在过去一百年,以指数级别膨胀,沃尔玛里有供人类使用的十万种商品。
世界在丰富的同时,尽量做到公平,否则就有剥削,就有战争。
不论买股票还是买基金,对一般人来说,从来都不是快速致富的法门。
重复一下昨天的总结文章——(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March)里的话:
法律上关于过失分为两种,你几乎想不出来第三种。
一种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一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在我们的投资中,千万注意这两种,否则被割韭菜的可能就比较大。
楼下一间门面房,开始卖保健酒,过两个月卖艾灸产品,再过半年信用卡套现,再过半年直销某种化妆品…… 每一次都要装修一番。
以我愚笨的估计,这么短的时间,是赚不到钱的,如果赚到了,那肯定是有人被骗了。
不要疏忽大意,不要过于自信。